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横打的体会(精彩文章)

庄周迷蝶 2010-8-6 21:37:00

    说明:这篇文章是我在网上看到的,看完帖子后,我按楼主所说的细节逐一体会了一遍,发现我的体会完全一致,故把此文章转帖过来,让学横打的球友都看看,共同进步。

 

 

    看王皓的视频太多了,结果只有一个:除了王皓,看谁都动作都觉的不舒服(横打的)。王浩平挡时是整个身体去压球,拉下旋时腿、腰、肩、大臂、小臂手腕鞭打式发力,真叫协调,充满了美感。
    下面谈一下我练球的感受,所有感受都是基于王皓的动作。当然,王皓的动作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或者说不一定是完全适用的。
    一、握法感受:握法是绝对最最关键的。
    1、中指一定要抵在球拍中线上。另外,王皓手大,所以中指抵在球拍的1/3处,我的手小,抵在1/4处时我握拍的感觉是最舒服的。另外中指一定要用左侧抵住拍,不能用指肚,否则会很别扭,无法稳定拍型。
    2、拇指尽量深握,第一个关节一定要卡进拍肩里,这样拍型很自然的就能立8度。特别注意,拇指深握和浅握能够使拍前倾角度相差8度,大家可以体会一下两种变化,非常关键。浅握时拇指尖刚到胶皮处,深握时拇指伸入胶皮约1cm。
    3、中指和拇指位置固定以后,食指自然搭在拍肩,食指也一定要深握,并且勾住拍柄,指尖与拇指“接近”接触,形成环状。食指浅握与食指深握并勾住拍柄两种方法也有差异,后者能使拍型立3度。这个差距虽然很小但意义重大。8度加上3度就是11度,拍就能立起来了。而且王皓的握法下,反手的搓球、拉球、快撕、拧都是要食指用力引的,食指用力引实际上就是食指握紧,勾住拍柄,触球时食指用力抠一下。
    平挡的时候食指可以略放松,搭在拍肩;或者轻勾拍柄也可。“横打的持拍”一文中就是略放松。至于王皓的食指,我没有找到他平挡是的食指位置图,只找到了搓、拉、撕、拧的位置,都是勾着拍肩的。实际上食指放松搭在拍肩也没问题,因为食指一用力就勾在拍柄上了,但要保证食指深握才行。我左右手都试过了,食指放松搭在拍肩时,很难保证稳定的深握。所以我自己采取了勾拍肩的方法,所有动作食指都是勾着的,只是松紧变化而已,这样简单很多。
    4、无名指一定要与食指紧贴,这样中指才有力、使拍更稳。无名指指尖必须抵拍,这样才能保证反面板型很稳定。
    5、小拇指自然弯曲即可,指尖不要与拍接触。

    二、碗型。
    1、平挡的碗型是横打碗型的基础。也是平挡、快撕动作的基本碗型。手腕有两个动作,一个叫内旋,就是以小臂为肘,手做逆时针旋转;一个叫内曲,就是手背与小臂外侧平面延长线的角度变化。王皓平挡时,手腕内旋到极限,手腕内曲20度角,这时球拍与台面的夹角约50度,注意,一定要保证这个角度,而且平挡、快撕动作过程中拍型要保持这个角度的相对稳定。只要能保证这个角度,那么无论对方是冲一板、或者是练球时漫不经心发一个软软的不出台球、或者自己发力攻一板,你都可以象推挡或正手攻一样,把球轻松回过去。能做到反面板型稳定,其它反面动作自然就一蹴而就了。反面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反面板型的稳定,拍型稳定了,攻、防问题都可以解决。
    2、我用左手也试过了,用上面的方法可以很容易把拍调整到50度。但不是很自然,所以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使拍型稳定,达到一个状态:只要转到反手,拍自然就是50度,手腕自然就内曲20度,手腕内旋自然就是在极限位置。
    3、王皓板型与马琳比较:马琳横打时反面板型稳定在45度左右。我们都知道,拍面越立,撞击越多,发力越容易,所以王皓反面的发力比马琳要大,最主要是因为拍型比较立。王皓无论平挡、快撕、拉都比马琳的拍型要立一点。我两种动作都经历过了,两种拍型下发力的不同特别有感受。改成王皓的拍型之后,反面力量比原来大了很多。而且以前用马琳式拍型式,拉出来基本都是侧旋,现在用王皓的拍型拉出来大多是正上旋。
    4、这种握法下,正手自然状态下的拍型也是50度,两面是一致的。

    三、肘和还原
    推挡时肘是比较下垂的,但横打的肘必须抬起些,离身体远些,约20-25cm。大臂和小臂的夹角大约120度。拍置于正手偏中间的位置。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还原位置,正反手衔接都比较快。

    四、站位。横打时肘离身体较远,大臂小臂角度比较大,球拍离身体很远,所以必须站位远点才能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因为以前习惯了在近台打球,所以个人感觉60-80cm之间比较舒服(这个距离指台边到自己小腹的距离),自己第一板触球时在60cm处,自己第二板触球时在80cm处,也就是第二板要稍微退台。60-80cm是指大部分情况下,不包括台内、远台。

    五、重心。
    推挡时重心比较高,横打时重心必须降下来些。

    六、平挡。
    平挡时手腕内曲20度,这时候拍不是朝正前方的,而是偏向自己的右前方,这样不熟悉横打的人开始时都很难对上点。见下图:王皓的站位下,球本应该是向对方中线,但实际球的方向是对方左边线。
    挡的动作至少分两种:
    1、对正手偏中间的位置的来球。这时候腰、肩、大臂、小臂合一,击球时肩、大臂、小臂都向前送,重心在右脚。感觉上是整个身体在压球,击球是的感觉也是用整个重心去挡球。
    2、对与身体左半部分前方的来球,引拍到左腹前,击球时在手腕的带动下,大臂和小臂向前发力,腰和右肩稍微前送,左肩是向后运动的。这个动作看起来和横板的拨很象。个人感觉这个动作可以叫加力挡,或者说“大动作加力挡”最合适,因为与横板的拨相比,更像是动作很大的平挡动作。或者说和横板中的推挡更一致。所以吴敬平吴老的“横打怎么练”一文中没有提到“拨”是有深意的。王皓练球时的动作里更多的是这种发力挡。个人感觉加力挡比拨更适合横打,衔接更快。(说明:横板中推挡、拨就是两种动作。孔令辉、马龙练球时都主要用横板推挡)
    平挡时要注意几点:
    1、触球点要在甜区(就是球拍的下1/3处)。王皓中指抵在球拍的上1/3处,剩下2/3,甜区正好在剩下部分的正中间。 这样球一般不会碰到手指,而且发力更充分。甜区触球应该作为横打的第一意识,与推挡不一样,与马琳式横打也不一样(本人以前用马琳式横打动作时就是重心区触球,不知道对不对)。
    2、平挡时碗型要相对固定,保证板型的相对稳定。
    3、如果是加力挡,手腕在击球时稍微外挺,带动手臂向前。也就是说加力挡用的是前端发力机制。注意手腕只是在触球时稍外挺,幅度不能太大,但引拍时不需要内曲,否则拍型就不稳定了,命中率就会降低。
    4、加力挡时,大臂有一个后收、前送的动作,而且幅度不能太小,小了就不是平挡了,而是成了拨的动作。就不能很好的利用重心去压球了。而且力量也不好控制了。
    5、平挡时注意体会整个重心压球的感觉,加力挡是也一样要体会这个感觉。
    6、平挡、加力挡重心都要在右腿上。如果重心到了中间,那么你用的肯定是拨的动作。
    7、如果挡力量很大的来球,触球瞬间,拇指要用力顶一下拍,握拍的手腕、小臂都要紧一下,才能保证回球的稳定。
    8、加力挡一定要有一个迎前的力。因为拍型只有50度,没有迎前的力会下网。迎前的力主要靠略微左转腰、略微送右肩、小臂前伸。
    9、挡普通球拍面50度即可,挡很转的上旋球需要更前倾一点,到45度。实际上50度、45度是有根据的,郗恩庭的教学盘中曾提到,郗恩庭推挡时的拍角度是50度,推挡弧圈时是45度。郗恩庭号称推挡王,以前是打正胶的,后来改成反胶,所以推挡力量很大,在他的拍型下(45、50),必须有足够的迎前力量才行。
    10、再有注意:50度是练习平挡时要稳定的板型,实战时可能根据不同的来球略作调整的。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7条评论

xiafq72 2010-8-6 22:25:00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风刀霜剑 2010-8-6 22:49:00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忘掉你的身份,忘掉你的年龄,忘掉你的卑微,忘掉你的显赫,忘掉现实的许许多多——把你和我当作一个小小的音符,让乒乓来组合最美好的音乐.以球交友,共享国球快乐。QQ:3287953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bcd321abcd 2010-8-7 04:50:00
不错不错,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飘移的云儿 2010-8-26 14:36:00
不错,很实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江南左派手机认证 2010-9-18 00:20:00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appa 2011-9-30 07:16:00
QUOTE:
以下是引用庄周迷蝶在2010-8-6 21:37:00的发言:

    说明:这篇文章是我在网上看到的,看完帖子后,我按楼主所说的细节逐一体会了一遍,发现我的体会完全一致,故把此文章转帖过来,让学横打的球友都看看,共同进步。

 

 

    看王皓的视频太多了,结果只有一个:除了王皓,看谁都动作都觉的不舒服(横打的)。王浩平挡时是整个身体去压球,拉下旋时腿、腰、肩、大臂、小臂手腕鞭打式发力,真叫协调,充满了美感。
    下面谈一下我练球的感受,所有感受都是基于王皓的动作。当然,王皓的动作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或者说不一定是完全适用的。
    一、握法感受:握法是绝对最最关键的。
    1、中指一定要抵在球拍中线上。另外,王皓手大,所以中指抵在球拍的1/3处,我的手小,抵在1/4处时我握拍的感觉是最舒服的。另外中指一定要用左侧抵住拍,不能用指肚,否则会很别扭,无法稳定拍型。
    2、拇指尽量深握,第一个关节一定要卡进拍肩里,这样拍型很自然的就能立8度。特别注意,拇指深握和浅握能够使拍前倾角度相差8度,大家可以体会一下两种变化,非常关键。浅握时拇指尖刚到胶皮处,深握时拇指伸入胶皮约1cm。
    3、中指和拇指位置固定以后,食指自然搭在拍肩,食指也一定要深握,并且勾住拍柄,指尖与拇指“接近”接触,形成环状。食指浅握与食指深握并勾住拍柄两种方法也有差异,后者能使拍型立3度。这个差距虽然很小但意义重大。8度加上3度就是11度,拍就能立起来了。而且王皓的握法下,反手的搓球、拉球、快撕、拧都是要食指用力引的,食指用力引实际上就是食指握紧,勾住拍柄,触球时食指用力抠一下。
    平挡的时候食指可以略放松,搭在拍肩;或者轻勾拍柄也可。“横打的持拍”一文中就是略放松。至于王皓的食指,我没有找到他平挡是的食指位置图,只找到了搓、拉、撕、拧的位置,都是勾着拍肩的。实际上食指放松搭在拍肩也没问题,因为食指一用力就勾在拍柄上了,但要保证食指深握才行。我左右手都试过了,食指放松搭在拍肩时,很难保证稳定的深握。所以我自己采取了勾拍肩的方法,所有动作食指都是勾着的,只是松紧变化而已,这样简单很多。
    4、无名指一定要与食指紧贴,这样中指才有力、使拍更稳。无名指指尖必须抵拍,这样才能保证反面板型很稳定。
    5、小拇指自然弯曲即可,指尖不要与拍接触。

    二、碗型。
    1、平挡的碗型是横打碗型的基础。也是平挡、快撕动作的基本碗型。手腕有两个动作,一个叫内旋,就是以小臂为肘,手做逆时针旋转;一个叫内曲,就是手背与小臂外侧平面延长线的角度变化。王皓平挡时,手腕内旋到极限,手腕内曲20度角,这时球拍与台面的夹角约50度,注意,一定要保证这个角度,而且平挡、快撕动作过程中拍型要保持这个角度的相对稳定。只要能保证这个角度,那么无论对方是冲一板、或者是练球时漫不经心发一个软软的不出台球、或者自己发力攻一板,你都可以象推挡或正手攻一样,把球轻松回过去。能做到反面板型稳定,其它反面动作自然就一蹴而就了。反面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反面板型的稳定,拍型稳定了,攻、防问题都可以解决。
    2、我用左手也试过了,用上面的方法可以很容易把拍调整到50度。但不是很自然,所以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使拍型稳定,达到一个状态:只要转到反手,拍自然就是50度,手腕自然就内曲20度,手腕内旋自然就是在极限位置。
    3、王皓板型与马琳比较:马琳横打时反面板型稳定在45度左右。我们都知道,拍面越立,撞击越多,发力越容易,所以王皓反面的发力比马琳要大,最主要是因为拍型比较立。王皓无论平挡、快撕、拉都比马琳的拍型要立一点。我两种动作都经历过了,两种拍型下发力的不同特别有感受。改成王皓的拍型之后,反面力量比原来大了很多。而且以前用马琳式拍型式,拉出来基本都是侧旋,现在用王皓的拍型拉出来大多是正上旋。
    4、这种握法下,正手自然状态下的拍型也是50度,两面是一致的。

    三、肘和还原
    推挡时肘是比较下垂的,但横打的肘必须抬起些,离身体远些,约20-25cm。大臂和小臂的夹角大约120度。拍置于正手偏中间的位置。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还原位置,正反手衔接都比较快。

    四、站位。横打时肘离身体较远,大臂小臂角度比较大,球拍离身体很远,所以必须站位远点才能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因为以前习惯了在近台打球,所以个人感觉60-80cm之间比较舒服(这个距离指台边到自己小腹的距离),自己第一板触球时在60cm处,自己第二板触球时在80cm处,也就是第二板要稍微退台。60-80cm是指大部分情况下,不包括台内、远台。

    五、重心。
    推挡时重心比较高,横打时重心必须降下来些。

    六、平挡。
    平挡时手腕内曲20度,这时候拍不是朝正前方的,而是偏向自己的右前方,这样不熟悉横打的人开始时都很难对上点。见下图:王皓的站位下,球本应该是向对方中线,但实际球的方向是对方左边线。
    挡的动作至少分两种:
    1、对正手偏中间的位置的来球。这时候腰、肩、大臂、小臂合一,击球时肩、大臂、小臂都向前送,重心在右脚。感觉上是整个身体在压球,击球是的感觉也是用整个重心去挡球。
    2、对与身体左半部分前方的来球,引拍到左腹前,击球时在手腕的带动下,大臂和小臂向前发力,腰和右肩稍微前送,左肩是向后运动的。这个动作看起来和横板的拨很象。个人感觉这个动作可以叫加力挡,或者说“大动作加力挡”最合适,因为与横板的拨相比,更像是动作很大的平挡动作。或者说和横板中的推挡更一致。所以吴敬平吴老的“横打怎么练”一文中没有提到“拨”是有深意的。王皓练球时的动作里更多的是这种发力挡。个人感觉加力挡比拨更适合横打,衔接更快。(说明:横板中推挡、拨就是两种动作。孔令辉、马龙练球时都主要用横板推挡)
    平挡时要注意几点:
    1、触球点要在甜区(就是球拍的下1/3处)。王皓中指抵在球拍的上1/3处,剩下2/3,甜区正好在剩下部分的正中间。 这样球一般不会碰到手指,而且发力更充分。甜区触球应该作为横打的第一意识,与推挡不一样,与马琳式横打也不一样(本人以前用马琳式横打动作时就是重心区触球,不知道对不对)。
    2、平挡时碗型要相对固定,保证板型的相对稳定。
    3、如果是加力挡,手腕在击球时稍微外挺,带动手臂向前。也就是说加力挡用的是前端发力机制。注意手腕只是在触球时稍外挺,幅度不能太大,但引拍时不需要内曲,否则拍型就不稳定了,命中率就会降低。
    4、加力挡时,大臂有一个后收、前送的动作,而且幅度不能太小,小了就不是平挡了,而是成了拨的动作。就不能很好的利用重心去压球了。而且力量也不好控制了。
    5、平挡时注意体会整个重心压球的感觉,加力挡是也一样要体会这个感觉。
    6、平挡、加力挡重心都要在右腿上。如果重心到了中间,那么你用的肯定是拨的动作。
    7、如果挡力量很大的来球,触球瞬间,拇指要用力顶一下拍,握拍的手腕、小臂都要紧一下,才能保证回球的稳定。
    8、加力挡一定要有一个迎前的力。因为拍型只有50度,没有迎前的力会下网。迎前的力主要靠略微左转腰、略微送右肩、小臂前伸。
    9、挡普通球拍面50度即可,挡很转的上旋球需要更前倾一点,到45度。实际上50度、45度是有根据的,郗恩庭的教学盘中曾提到,郗恩庭推挡时的拍角度是50度,推挡弧圈时是45度。郗恩庭号称推挡王,以前是打正胶的,后来改成反胶,所以推挡力量很大,在他的拍型下(45、50),必须有足够的迎前力量才行。
    10、再有注意:50度是练习平挡时要稳定的板型,实战时可能根据不同的来球略作调整的。

QUOTE:
这个1/3和1/4是指哪一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30 7:17:11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思域 2011-9-30 13:59:00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