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如何欣赏乒乓球(一)

兵乓好友 2010-10-19 18:27:00
热爱乒乓球,理解乒乓球,欣赏乒乓球(如何欣赏乒乓球) (之一)
                                         原创  陈建
     乒乓球号称“国球”,其中寄寓了丰富的民族情感,但是,真正理解并欣赏到乒乓球内在的魅力,却并不容易。原因有二,其一是乒球赛事虽在不断增多,但乒乓球知识的普及却有待加强,除了一两套专业刊物外,有关乒乓球的系统介绍和深入探讨,还较少见到。其二是由乒乓球项目本身的特点所致。乒乓球太小,而速度则又太快,视觉难以清晰捕捉。乒乓球的旋转是极具价值而又内涵丰富的因素,但却无法观察到,只能通过理解和想象来把握。球赛中,每一分球,都是几个回合内迅速结束,球员的技术,又常常表现在手上的细微动作和球拍的晃动之中,观众很难看清,所看到的,大多是频繁的发球、失误和拣球。这样,如果缺少对乒乓球的理解,就难以领会其中的细节和奥妙。故很多人,虽然热爱乒乓球,但观赏起球赛来,却总有兴趣索然之感。有的人,只是看个热闹,甚至连热闹都来不及看清,一场下来,其观球的印象,也仅仅胜负而已。
     这一状况,和我们号称“国球”的地位很不相称。我们不但要有一批世界顶尖的球星,我们还要有众多的球迷和无数爱球、懂球的热心观众。这也是我们“国球”长盛不衰、后继有人的基础保证。显然,当前亟需一些普及性的乒乓球知识,亟需把乒乓球的丰富内涵,亟需把乒乓球带给人们的感受,介绍到广大观众中去。只有当公众对乒乓球运动,形成一种较为理性而深刻的认识,“国球”的地位才会更深地扎根于“国人”的心中。
     奥运在即,一场国球大餐也即将上场,为了有助于理解和欣赏乒乓球,为了有助于开展乒乓球健身运动,现仅以个人的理解为限,将有关乒乓球运动的一些常识,理念和某些简单的辩证关系,按下表所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分别作一些简单的介绍。初学者,亦可看作初步的乒乓兵法而进行参考。
     应当指出的是,以下三部分,只是各有侧重的三条线索或三个框架结构,但核心都是讲人,只不过切入的视角不同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9 18:36:22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21条评论

悦之抱 2010-10-19 20:18:00
不错不错,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兵乓好友 楼主 2010-10-19 18:31:00

[转帖]如何欣赏乒乓球

 (二)人
    1,运拍
    运拍包括握拍、引拍、抢点(时机)、调整和击球五要素(注意五者具有的共时性,必须关联起来综合把握,故不要将其看作相继的五个阶段或环节)。
    运拍是具有关键意义的基本功,特别是直拍,要通过对乒乓球运动的深入考察,根据自己的特点,决定最佳的握拍方式和运拍方法。其中,手掌的把位、松紧如何,手臂如何挥动,手腕如何转动,几个手指分别如何调节,正反手如何转换,速度、力道、时机如何使用,等等,都必须清晰地、具体地、实际地落实,要在实践中根据击球的效果,不断体验、纠正、改进、优化,使之切实可行、没有漏洞,然后确定下来,形成自己的基本功。
    较好的握拍和运拍方法,一定要有利于正、反手的转换和反手的翻转。在实施这种转换和翻转时,握拍的手型不能有较大的变化。否则,将影响击球的反应速度和技术的正确发挥。
    没有普遍适用、绝对正确的动作。运拍动作是否正确,都要依来球的情况,还要依自己击球的技术、自己的目的目标、自己所处的状况及其击球的时机来判定,微调无时不在进行。
    运拍时,要针对来球具体情况,根据自己的目的和技术,考虑击球的时机。欲施加某一个击球动作,必须选择在某一恰当的时机。而在不同的时机,则应选用不同的运拍动作。不注意击球的时机,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这里,不同的时机则表现为不同的击球点。
    打球时,“抢点”是个重要的概念,抢点即抢得最佳击球点,这要根据来球特点,根据自己的战术意图和技术要求,通过预判,调用适当的身法,并决定运拍的时机和动作。然后才能正确、合理地击球。
    某一个来球落台后,根据其弹起的不同阶段,可粗略称为起跳球、上升球、高点球、回落球、下落球。由于它们处于不同时间和位置,具有不同性质、特点和效应,故打起来的方法、感觉、效果会截然不同。例如,若想推挡,则应推其起跳球。若想近台快攻,则应打其起跳球或上升球。若想提拉高吊弧圈,则应打其下落球。值得一提的是近台的高点球,它处于飘忽状态,打起来反而容易下网或出台,应格外注意。这里的简单举例,是在表明抢点的客观必要性。实际上,对很多快球和非规范球,抢点是个非常必要的高技术操作。
    抢点及其击球瞬间,其臂、腕、掌、指的调整,是最后的调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初学者若不在这方面下功夫体会,技术的进展将非常缓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9 18:32:44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兵乓好友 楼主 2010-10-19 18:30:00

[转帖]如何欣赏乒乓球

乒乓球的球型样式繁多,这反映了技术打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乒乓球技术的微妙和丰富,仅从以上的各种称谓中,便可见一斑。
     对于一个具体的来球,它具有一个具体的球型,球型中必然而确定性地蕴涵着力量、速度、旋转、线路、落点等球性。
     但是,对于一个具体的来球,却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招式和对策予以回击,回击球则相应地表现为不同的球型,同时也制造出不同的球性。
     我们平时反复大量的训练和比赛,作为经验,在记忆中存储了大量的球型,它们是打球时思想和意识的丰富背景。
     对乒乓球的研究讨论,可以抽象出力量、速度、旋转、线路和落点等球性一一单项讨论,但在打球当中,对这些要素,是不可能一一单独识别、判断和把握的。我们把握的,首先是球型。当然,我们是结合对方的身法动作,来把握其球型的。
     明确出球型这一概念,反映并突出了打球中一个重要的实用因素和客观环节,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必要的。
     打球时,对于球型的理解、记忆、感知和识别,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为识别来球的球性,提供了明确的线索。通过对球型的理解和判断,就可整体而迅速地预判来球的力量、速度、旋转、线路和落点。这对最后一刹那的终极判断,既抢得了时间,又奠定了基础。
     从对方击球的身法动作及其球型上,预判来球的球性,乃是从球性本源上对球性的预判,所以,这是不可超越的最具客观性、根本性的预判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兵乓好友 楼主 2010-10-19 18:30:00

[转帖]如何欣赏乒乓球

  6,球型
     球型(或直接称为球),指乒乓球受到一击后,其整体外显的运动形态或运动样式。球型中蕴涵着全部的球性。
     球型是具象的,其形式多种多样,它们作为经验存在于记忆中,需要理性思维,更需要形象思维的参与才能把握。
     实战中,对方打过来的那些球,将呈现为各个不同的球型。同样,自己打过去的,也将是不同球型的回球。
     乒乓球的球型多种多样,那是通过对抗之中随机的不同打法而瞬间实现的,这些实现方式,即表现为球技。
     显然,不同的球型(外显的),将具有不同的球性(内在的)。
     乒乓球的球型和球性,必然和乒乓球的打法即球技(或称为球法、技法、实现方式)相联系。球型、球性的实现,是由球技打法而来。球技打法是源,球型是球技打法的外显结果,故二者实难割裂,致使在很多情况下,球型与球技,往往称谓相通。例如,搓球、削球、挑打、暴冲、推挡、滑板、快带等等,既是对球型的称呼,也可以是对球技的称呼。当然,称呼之中,也常常反映出球型中球性的某些特点。总之,球技、球型、球性,这三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其实,球技也有“源”,那就是“身法”。身法是球技之“源”,球技又是球型和球性之“源”。这将在后文说明)
     球型及其球技打法是多种多样的,其称谓,常与诸多动词相联系,例如,有搓、摆、托、送、挡、推、挤、撕、带、磕、拱、切、削、砍、扣、冲、挑、拨、兜、拧、拉、打、吊、晃、滑、撇、弹、点、劈、抹、敲、吸、盖、等等。相应地,有砍搓、快搓、晃搓、撇搓、劈长、托送、摆短、削球、攻球、拉球、暴冲、高吊、拨打、弹击、敲击、挑打、晃挑、推挡、扑打、扣杀、快带、反拉、侧切、滑板、拐拉(勾手卷拉)、撇拉、拧挑、顶大板、加力推、放高球、扫一板、兜一板、切一板、吸一板、冲一板、抹一板、借板反击和直拍横打、等等各种说法。其内涵及其细微差别难以尽述,可在观赏比赛中着意体会。而诸如快攻结合弧圈、两面弧圈结合快攻、直拍近台快攻、横拍削中反攻、等等说法,则是从整体的形态样式上,对球员个人技术风格的概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兵乓好友 楼主 2010-10-19 18:30:00

[转帖]如何欣赏乒乓球

7,瞬时
     这里的瞬时,是指运拍控球的瞬时微观分析。
     以上各项,归纳了理解乒乓球的几个要点。但是,在观赏球赛时,如果能注意到运拍击球的瞬时过程和微观状况,那么,对理解其奥妙和感受其魅力,必然大有补益。
     另一方面,乒乓球这一体育项目的基础性科研中,也要着力于“运拍控球的瞬时微观分析”。这方面研究的成果,必将带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因为,乒乓球全部的运动和技术,最终都要落实为击球时瞬时微观状态的制造和把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兵乓好友 楼主 2010-10-19 18:29:00

[转帖]如何欣赏乒乓球

  3,旋转
     有上、下、左、右、侧上、侧下等旋转,还有强转、弱转、飘球和转不转之分。旋转是一种最为复杂和隐蔽的特性,无论是旋转的辨别还是旋转的运用,都具有一定的难度。
     高质量旋转的制造,通俗来讲与如下6个因素有关,即:球拍、撞击、“吃”球、摩擦、挟裹、速度(包括速度的方向。但也可将“方向”独立为第7因素)。通过对球拍6因素(或7因素)的调整,可制造出不同程度的旋转。具体方法,网上不少,大同小异,不再赘述。
     旋转的制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首先,根据空气的流体力学原理,利用旋转,可以主动制造球的运行弧线,特别是强烈的上旋球,使弧线向下弯曲,可大大提高落台的几率并具有前冲力。其次,转球接触台面后,可改变弹起的方向,使对方预判失效,从而出现失误。第三,转球触及对方球拍后,弹回的方向也将发生改变,造成对方的回球出现偏移、半高、出台或下网等失误。
     破转之法,植根于球员对对方动作的识别和对球型、球性的理解,可用逆转破、顺转破、倾角破、借转破、强力破、减力破、搓送破、延时破、保守破(中性破)等措施。而实际当中,都是通过几种方法的结合,来实现转球的破解。
     其中的保守破如同医学的保守疗法,当球的旋转难以分辨或难以处理时,可以不施加特别的操作,不刻意追求质量,而以保证过网和落台为主,然后,特别将注意力放在下一板的防守或进攻上,以寻找更有把握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兵乓好友 楼主 2010-10-19 18:29:00

[转帖]如何欣赏乒乓球

4,落点
     描述落点,常有左、中、右,长、短、小,正、反、远、近,端、边、角,追身、空档等多种说法或组合说法。至于落点的意义,则要深刻得多。
     打球首先是打落点。打球者必须带有落点意识,每打一球,心中必有点在。落点要准确,落点要变化,落点要刁钻,落点要有针对性。通过落点来控制和调动对方,可以使对方的回球,质量下降或出现失误,而落点打在空档或追身处,往往一击取胜。
     打落点不是随意的,而是建立在探察的基础之上,要观察对方,掌握对方,时刻收集对方的信息,要根据对方的心态、技术、战术,力求算准对方的行动,还要给对方虚假信号,使之产生瞬间错觉,这样给出的落点才具有质量、具有威力、具有更大的合理性。
     有个形象而通俗的说法是:给出的落点要刁钻,要使对方感到难受而不能感到舒服。一般来说,落点应尽量选在对方台面的四角、近网、底线(端线)、左右边线的位置,或选在追身、空档之处。但落点不应只是简单的机械应对,落点意识之中,除了方位上的远近、边角、追身、空档和调动之外,还要全面而综合地考虑落点的实现方式。高质量的落点则必须要有技战术上的算计。
     也就是说,每打一个落点,心中要意识到,为何选择这一落点,选用什么技术方法打到这一落点,打到落点后将会出现什么局面,其后续应对又将如何。这些闪念就是意识,有与没有大不一样。这些意识也不是孤立的,它和我们的目的目标,和经验记忆库紧密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打球双方对某一具体落点,都具有一个先验的、预判性的综合认识,而且,这种认识是在一个飞快的过程中瞬间得到确认和把握的。
     落点虽然只是打球的要素之一,但它是一个关键的要素,因为在乒乓球的落点上,实际是集中反映了此一分球的多种要素,反映了一个瞬间过程的综合效果。也就是说,其力量、速度、旋转、线路、球型样式和技术、战术,最终都是在落点上得到落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兵乓好友 楼主 2010-10-19 18:29:00

[转帖]如何欣赏乒乓球

2,速度
     速度有快、中、慢之分。但速度不应是孤立的,不能单单看球速本身,还要注意其操作、变换、衔接的时机和速度,甚至包括球员进入状态的快慢。
     所以,认识乒乓球运动的速度并以此进行评价时,要至少区分为两个层面。
     其一是球本速,即球本身的速度,它是由球板的瞬时撞击而产生,是动量(包括角动量)或能量的传递,显然,球的初速度只与击球时球板的速度变量有关。击球后,随着“第一弧线”运行距离的增加,球本速逐渐衰减。着台弹起后,则开始“第二弧线”的运行。值得注意的是,弧圈球在接触台面弹起后,其速度不是衰减,而是有一个明显的前冲加速的过程,应给以充分的注意。
     其二是球回速,即回球的速度,它是人在回球时,整个操作过程的速度快慢,它一般与球员站位的远近、反应的快慢以及动作的大小有关,它决定了来球弹起后,运行的距离(即第二弧线的长度)或时间,或者说,它决定了回球延迟的时间。
     加快回球操作过程的速度,也就是缩短了来球第二弧线的长度,其效果必然是加快了球的往返速度,或者说,它加快了乒乓球来回往返的频率或节奏。而日常所说的球速,大多是包括了球本速(或直接称为“球速”)和球回速(或称为“节奏”)的综合含义。
     本速(球速)和回速(节奏)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速度,明确出来很有意义,因为两种速度分别具有各自不同的价值,分别指向不同的技术,并引出了不同的原则、理念和要求。
     实战中,回速(节奏)比本速(球速)往往具有更大的价值。加快回速(节奏),一方面缩短了“来球”“第二弧线”运行的长度或时间,另一方面,也缩短了“回球”“第一弧线”运行的长度或时间,这来回的“两个缩短”,使速度(即节奏)大增,其中的意义或价值不言而喻。
     速度是最能反映高级协调能力的一个指标。人的反应能力是有极限的,随着速度的加快,思维上预判的空间和肢体上肌肉反应调节的空间,都迅速变小,故各种技术的操作质量,会有明显的下降。所以,谁在高速状态下仍然能保持技术的稳定发挥,谁就能获得一定的优势。
     速度是身法、步法、手法、技术、战术和神经、思维、意识、观念、习惯、胆量、意志的完美结合,其中一个不到位,有效的速度(特别是回球的速度)便难以达成。
     进攻要落实到快攻的基础上,出其不意,攻其无备,速度越快便越为主动。其它技术也是如此,例如搓球,也要追求快搓或砍搓的效果。当然,强调快速并不是不要变化,而是要在快中求变。
     所谓的快慢结合,并不含有求慢之意,快慢结合的核心是变化,意在打乱节奏,形成节奏上的变化,产生时间差。所以,快慢结合仍是以快为主导,来寻求节奏上的反差,使敌手的行为动作与球的运行“对不上点”。通过节奏变化,常常可以无形地干扰和抑制对方流畅而强劲的进攻势头。
     当前的乒乓球,速度的比拼是最显著的特点,各种技术都在追求速度,以“乒乓技术,速度为王”和“速度就是力量”来形容概括也并不过份。乒乓球运动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高速度状态下的智斗操作游戏。
     提高速度的要点有五,即:动作简、有预判,爆发力(加速度),迎前打,快衔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兵乓好友 楼主 2010-10-19 18:29:00

[转帖]如何欣赏乒乓球

 5,线路
     线路和落点直接相关。但是,对同一个落点来说,由不同的线路落到该点,或以不同的球型样式落到该点,则其效果大不相同。
     线路由击球的指向或方向所决定,但它也受到来球性质(特别是旋转)的制约。
     斜线(有内斜线、外斜线)、直线和追身,是价值鲜明的三大基本线路,实战中善于变线、调动和追身,常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变线重在迅速和出其不意。为取得主动,变线力争首变在先,以一、二板调动掰开,二、三板大角度变线到空档为佳。当然,我们更强调发球抢攻和接发球直接抢攻,而这种第一板抢攻便打中了空档、追身或要害的,大多也运用了很好的线路。
     多回合中,线路的运用呈现为一个流程,或称线路组合。好的线路组合,目的明确,线路清晰,角度和落点变化刁钻,具有鲜明的战术意义。
     一个具体的运动员,根据自己的技术特长,常形成自己习惯的一些线路组合,成为其风格、特点的一部分。显然,比赛时,应当尽可能地了解对手的习惯线路组合。
     可以发现,很多赢球是赢在球的线路组合上。这在观球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精彩看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