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四年本科 涵盖硕士博士--中国乒乓球学院诞生幕后(二)

小楠 2010-10-19 22:48:00
      被逼出来的试点——避免运动员“豪赌人生”

  10年前,乒乓球甚至中国的体育竞赛就遭遇了选苗危机。冲冠失败的悲惨命运,使得独生子女一代的家长们不再希望孩子豪赌人生。

  明年的这个时候,中国乒乓球学院将迎来第一届新生,按照其承办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的设想,一部分生源来自各省市队的在役运动员,一部分来自另一个体教结合的试点单位——位于江苏南通的中国乒协乒乓球运动学校(下文简称“乒协乒乓球学校”)。9月2日,来自全国各地的122名少年,在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的注视下,成为乒协乒乓球学校的第一批学生。公寓外墙上的两行蔡振华题写的校训,表明了这个新学校试图改变的雄心:“智”铺冠军之路、“乒”出精彩人生。

  这群8-15岁的孩子会被分别送往位于南通通州区的江苏省级名校平潮小学、平潮中学上文化课——与一些其他体校青少年运动员甚至是在训练期间听广播“收听”文化课相比,这些身处名校的孩子自然是幸运之极。“冠军只有一个,很多人都是当陪练,我们要对每个孩子负责。”中国乒乓球学校校长严鼎生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这所以“中国”开头的新体校“体教结合”的经验在全国屈指可数。

  由于为国争光被视为第一要务,从计划经济时代开始的体育举国体制并不允许运动员有大量时间投身文化学习。据媒体报道,武汉体育学院社科院院长高雪峰曾表示,无论业余体校还是运动学校,由于文化学习常常被中断和耽搁,“绝大多数从事体育训练的青少年,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始终在一个很低的文化水平上徘徊。”由此导致中国运动员各种“素质门”事件时常发生,而一些退役运动员的路也因此越来越窄——一位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世界冠军,甚至连汉语拼音都不会,而各种全国冠军的潦倒人生,更被舆论唏嘘。

  表面看来,这丝毫不影响中国竞技体育屡创佳绩: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在乒乓球项目上包揽了所有金牌,但一个不被外界注意的隐忧是,后备人才选拔危机已现。

  体校招生连年萎缩的新闻经常见诸报端,而按照惯常的比例,体校向省市专业队输送优秀运动员比例也就只有总数的10%,如果没有90%的“塔基”作为陪衬,则“塔尖”将不复存在。

  早在2000年,许多业内人士就已经嗅出了危机的苗头。彼时,独生子女一代的“90后”、“80后”开始长大成人,冲冠失败的悲惨命运,让父母们谨慎。“除非是家境特别困难的,一些大城市的家长不再愿意让孩子豪赌人生,竞技体育还是很苦的。”前世界冠军、北大方正乒乓球俱乐部总经理刘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但乒协乒乓球学校和中国乒乓球学院提供的出路,或许可以提高家长的兴趣——高中毕业后,除了国家队、省市队这些传统路径,孩子们还可以到中国乒乓球学院继续深造,除了乒乓球训练外,还将接受正规的大学本科教育并获得正常的学位——按照学位设置的规定,学生毕业之后拿到的是教育学学位,“本科硕士和博士都不例外,在最后会附上‘乒乓球运动专业’。”中国乒乓球学院执行理事长、上海体育学院院长章建成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这意味着,失败的运动员,还有机会以大学毕业生的身份,选择自己另外一个人生。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0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