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新型胶皮和内能海绵的创新设计思路及专利转让,仅限国内厂商,支持国球发展

s_315 2010-11-18 16:10:00

本人业余乒乓球爱好者,现国内某大学在读材料学博士,冒昧的发在这儿,不知合适不,呵呵

 

 

前言:虽说我国是乒乓球运动强国,但乒乓器材基本都是外国品牌,看看我们的国手几乎都是什么butterfly,stiga等等。不得不说这是一件让人很痛心的事,我们也看到国内的厂商也做了很多努力,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但仍然还是有很大差距。对乒乓器材的的合理创新性设计,严格的工艺控制,才是推动国产器材进步的根本。希望有一天大型比赛时能看见国内国外选手都用国产器材。

 

 

简介:对胶皮微观结构的全新设计以期实现对小球能有更深的吃球,实现更强的旋转和控制,发力时支撑性好,弹性强。不是靠传统统黏性和表面吸盘效应,这样会减慢球速。

        新型内能海绵的设计,效果跟刷胶和涂油一样,但是大家都知道刷胶后保持时间有限,有机胶水已经在比赛中禁止使用。而我的设计是能几乎永久使用,有自我修复功能的内能海绵。

 

粘性和涩性胶皮特点:台内小球,小力量的球,粘性胶皮靠粘性从而实现对球的控制和旋转,涩性胶皮由于吃球不深而不占优势。但发力时,涩性胶皮由于有较深的吃球度和包裹性比粘性胶皮有更强的旋转和速度。我们也可以看到胶皮的一个发展趋势是出了半粘半涩的胶皮,从国内外的新胶皮推出也可以看出来。   

 

胶皮设计思路: 在涩性胶皮的基础上设计新型微观结构实现渐变的支撑力,台内小球,小力量的球,吃球足够深,发力时支撑性好,弹性强。

 

 

刷胶和内能海绵的特点:

刷胶后为什么会有更好的手感和稳定性, 刷胶后海绵由方便面的通透结构变成由胶水粘合的密封气泡结构,但随着胶水的挥发和击打乒乓球的过程中这种密封的气泡被破坏,从而失去了一开始的击球感。

 

海绵的设计思路:海绵在制造过程中添加无挥发性的材料,形成跟刷胶一样的密封气泡结构,实现跟刷胶一样的手感,而且在乒乓球的撞击过程中,能将撞击的动能吸收局部液化从而实现由于撞击造成的破裂的密封气泡的自我修复。

 

 

 

要有认可我设计思路的朋友可以联系我,细节再详谈。现在还是想法,要变成产品的话还得一系列的实验和时间,包括微观结构受撞击的3D力场分布模型,海绵里添加物的最佳添加量等。

 

仅限国内的企业厂商,我希望我们国家的乒乓球器材能跟做得更好,更强,打败所有国外产品。

 

怕骚扰,先留个QQ195516331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0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