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重心转移的动力因和方法集

兵乓好友 2010-11-19 19:07:00

重心转移的动力因和方法集

jlw

 

重心转移对提高击球质量具有根本的作用。通常描述为蹬腿转腰、腰马合一,或者与太极拳中的双腿虚实变换相类比。打球时把重心转移动作规范化,有利于发力控力和用力。劲起于脚,变换在腿,主宰在腰。或者说蹬于足,行于腿,纵于膝,活泼于腰。在继承前人精华的同时,若从动力学角度看,重心转移实际上是人体下肢力偶矩产生的躯体转动。换言之,重心转移的动力因也就是下肢力偶矩。

如图所示,当掌握了下肢力偶矩的诸多要素及其关联,也就掌握了重心转移的诸多方法。一般有三种方法。

1.           转髋法:引拍时后移,挥拍时前挺。优点是快速、有力、动作隐蔽,适于近台。缺点是幅度小,发力受到限制。

2.           扣膝法:双膝内扣,左右变换。引拍时左膝扣,击球时右膝扣。优点变换灵活,应用范围大,应变调节性强。

3.           蹬脚法:由于脚蹬地的反作用力是身体主动发力的唯一外力,又因为人体系统的“内力决定于外力”,所以脚蹬地这一点是击球的动力源,或者称为爆发力的引爆点。在这一点上,通过脚掌蹬转方式控制力的大小和方向,快捷而高效。这是一种有潜质的方法。

 

在上述三种方法中,还可以调节双脚间距,即调节力偶的力臂大小。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波尔击球两腿分得很宽,就是他拉球很转的原因之一。此外,重心转移虽说主要是身体中下部位的事,而上肢配合,上下同步,整体协调是十分必要的。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怎样选择使用这三种方法的问题,又是另外一个 “萝卜咸菜,各有所爱”的问题了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3条评论

兵乓好友 楼主 2010-11-19 19:08:00

[转帖]重心转移的动力因和方法集

[转帖]重心转移的动力因和方法集

[转帖]重心转移的动力因和方法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sianeast 2010-11-19 23:52:00
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sianeast 2010-11-19 23:51:00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