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最近打球心得

pts888 2010-11-25 15:05:00

最近打球心得

 

1、重心转换:他说重心转换和重心转移是两个概念,重心转移是正常做动作时的蹬地、转腰、移重心,而重心转移是在击球时脚下要不断的移动,在移动中通过两脚的蹬地来进行重心转移。主要是强调移动中的重心的稳定,左右交叉步、后交叉步时向哪方向移动,重心先移到哪个脚,移动后移重心,一脚发力制动(很多业余的移动慢,移动后又收不住)。
2、反手拉球:他说反手的动作看似向前,其实是向侧向发力,在击球瞬间手腕有横向磨擦的动作,从球的后中上部偏左侧击球,手腕转动向侧向磨擦,或者说横向磨擦,这样球才爆才转,但他也强调并不就是过分强调直接向侧作动作,而是还是向前为主,有个手腕和前臂的向侧的横向打磨的感觉。(关于横向磨擦这一点论坛也有人说过。我认为其实这和正手攻球实质是一样的,正手位其实也是击球的偏右侧部,拉球收臂过程中也有横向磨擦的感觉)
3、正手发力击球球在板上停留的时间要短,直接撞出,手腕动作少,反手位加上手腕转动,要尽量使球多停留点时间,好象他说正手动作大,如果停留时间长了球就不爆了,而反手位则要相对多停留些时间,也就是加些手腕的磨擦。
4、降低重心,要稍多降些重心,使自己眼睛能清楚的判断球过网的高度、弧线。(尽量降低些,但也不是要高个眼睛和网一样高的地步,只是尽量重心低些,向右膝压,转腰,收腹等等,关键还是感觉要低)
5、正手位引拍拉手相对稍多,反手位引拍则以腰的感觉为主,以腰腹、腿的调整来控制反手位半台的不同的球,反手位不能光靠拉手为主。正手位可以象马琳那样伸长胳膊去护球,反手位必须到位并通过腰腹的调整,找到击球感觉。
6、整个击球动作都要特别注意腰腹、腿的动作,增加稳定性,胳膊的挥动是在腰腹、腿等部位带动下自然而然地挥出,任何一个部位都得发好力,一个环节松了也不行。
7、在省中学生级别的比赛中,不要总爆冲,上手第一板加转拉起,然后反手位带一板,再正手适当发力,一般这个级别的比赛中一般对上三板基本以一方失误结束。
8、反手位要练一种近台拉出台下旋球上升期的技术,越接近起点越好,和快撕的感觉有点类似,以手腕多加磨擦,向上多用力,出界没事,下网就有问题。多加磨擦,击球越早越好,越容易拉起。这项技术很有用。
9、一种侧身位扑正手上步时向前上方上步,上步后直接到正手近台直接拉,而不是上步后到正手中台位置,那样发不出力。
10、他正手发的逆侧下旋,极转,对方搓都搓不起来,他说不要加力搓,加力搓容易下网,要顺着劲用象托的动作摆到反手位大角度,这样对方也只能反手位拉起,并不吃亏。
11、打球不能光通过眼睛看,要用感觉,要通过感觉来找球的位置和击球点。凭感觉来打球(这一点比较抽象,估计是通过对方动作、出球瞬间的方向和弧线、速度来感受来球落点,高度、速度、弧线,形成条件反射来打球,这涉及到球感方面)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3条评论

jjtsai 2010-11-26 22:12:00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njlxg 2010-11-25 15:08:00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ccyhb 2010-11-25 16:16:0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