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关于弧圈球打法,正手近台对付弧圈球的“反带”、“反拉”技术探讨-肖战

兵乓好友 2010-12-9 16:45:00
关于弧圈球打法,正手近台对付弧圈球的“反带”、“反拉”技术探讨 中国乒乓球队教练----肖战 弧圈球的正手位近台的反带、反拉技术起源于八十年代初期,中国的直板弧圈球运动员郭跃华首先掌握运用此项技术,发展到九十年代中国的孔令辉,法国的盖亭.比利时的塞费都进一步发展了反带、反拉技术。而我们国家很多弧圈球运动员正手位近台常常去“挡”球,或是退半步,甚至退一步去对拉,其结果,挡过去的球不具有威胁,很难摆脱被动局面,而退半步去对拉,反手位更易陷入被动,特别是直板弧圈球选手,推挡失去作用,既使能直拍横打,反手退台也能拉,但力量不大,速度不快。所以只能坚持正手位近台对付弧圈球运用反带、反拉技术才符合乒乓球发展到2000年它的趋势越来越向近台,凶狠,积极主动进攻方向发展。当今法国的盖亭等运动员体现了这种趋势。要快还必须坚持在近台,要积极主动也必须坚持在近台,所以弧圈球运动员在正手位对付弧圈球必须坚持近台反带、反拉,所谓“反带”、“反拉”的函义在于对方拉出低弧线前冲力很强的弧圈时,一般运用反带技术,就是利用借助对方强有力旋转,手臂相对固定用腰部转动稍加手腕力量加以磨擦,过去的球带前冲力,而且比较稳定,反带既不是防守技术,也不是完全的进步技术而是两者之间的技术,比正手挡球威胁更大,容易在被动中转为主动。当对方拉出的弧圈球弧线稍高,就运用反拉技术,这是完全的进攻技术,比反带技术动作稍大,同时腰部动作也稍大些,也要善于借助对方的旋转。2000年的弧圈球运动员正手近台对付弧圈球必须坚持在近台反带,反拉弧圈,从打法上更能积极主动,只有掌握搏杀技术,才能有搏杀能力,符合2000年乒乓球的发展趋势。就“反带”、“反拉”技术要领及训练方法体会如下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8条评论

兵乓好友 楼主 2010-12-9 16:45:00

[转帖]做就做这样的女孩

一)近台反拉动作要领:
正手反拉是在近台对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与正手攻球动作有相似之处,近台反拉的用途--对付弧线稍高的前冲弧圈球。
1、准备阶段:
要求站位近台,距球台端线大约半米左右。右脚偏后,双脚之间的距离稍比肩宽,两膝微屈,脚掌着地。大臂与前臂的角度一般保持在90度左右,收腹,身体保持前倾,拍形与面呈现60度左右,球拍稍高于台面。
2、击球阶段:
 弧圈球渐近身前,手臂后摆引拍至肩宽,小臂自然放松和大臂呈现120度左右。
大臂带动前臂向前,将触球,手腕稍内旋,拍形和台面呈现30度-40度,掌握往来球的上升期。触球体侧,上中部,手腕同时向上,向前发力磨擦,将来球反拉出手。与此同时,腰部向左侧转动。重心移到左脚。
3、需注意的几点:
(1)身体一定要保持前倾,关键是收腹。因此位近台,收腹后将使身体距球台空间增大。手臂向前挥动幅度可稍加大。便于磨擦球体,帮助制造弧线,也利于腰部肌肉协调配合发力。
(2)击球时不能倒肘,往往在近台,也想发力,往往就倒肘,当肘关节高于前臂后,球的命中率就大大下降。如果肘部高于前臂后,拍形和台面呈现0度,会导致拉空和下滑。因反拉时本身拍形前倾角度就小,所以一定不能倒肘。
(3)反拉时应用并步为宜,重心稳定,膝,腰协调转动可帮助制造弧线,增加球的前冲能力。
(4)拍形要前倾固定,出手角度要小,直板选手触球瞬间要集中大拇指和台面三个指头向上,向前爆发力量。横板选手食指要向前用力,大拇指要调节用力。
(5)后摆引拍不宜过大,后摆动作幅度大不易控制来球,而对方的弧圈速度快,容易造成球 “撞扳”现象,只有板主动、快速磨擦球体才能控制住来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兵乓好友 楼主 2010-12-9 16:46:00

[转帖]做就做这样的女孩

二)反带技术动作要领:
近台反带技术的用途--对付低弧线前冲力很强的弧圈球。反带动作和反拉动作基本相似,不同之处是由于前冲弧圈球速度快,弧线低,所以反带时手臂后摆引扳动作幅度比拉要小,上臂带动前臂向前,触球时手腕向前发力磨擦。击球关键是拍形前倾固定,触球时以上臂,手腕向前发力为主,前臂起辅助作用。
(三)“反拉”、“反带”技术的训练方法:
1、(供球)多球训练:
(1)教练员可连续供出定点高吊弧圈,练习者连续训练反拉动作。
(2)教练供出定点前冲弧圈,练习者连续训练反带动作。通过反复多练逐步形成自动化条件反射,达到“动力定型”。
(3)在动作基本熟练的基础上教练员可把球供去1/2球台逐步扩大到2/3球台,让练习者在移动中进行练习。
2、三人多球练习方法:
(1)教练员站在练习者一方靠近球网的左方,连续供出搓球,对方连续拉高吊弧圈或前冲弧圈,练习者反复训练反拉和反带技术。
(2)多球定点双线练习,教练员供出搓球后,对方先拉直线连续拉斜线练习者反手挡、拨,正手反拉或反带。
(3)多球不定点双线练习,当教练员供出球后对方拉出不定点的弧圈球,弧线稍高就反拉,前冲低弧线就反带。
(4)发球后在左半台进行反拉,练习者发出刚为出台的下旋球队,对方拉高昂或低弧线前冲,练习者从左半台用并步,移动到右半台去反带,反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兵乓好友 楼主 2010-12-9 16:46:00

[转帖]做就做这样的女孩

正手近台对付弧圈球对职业选手来说是项必修课,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是项高难度的技术,一般业余者在反手防守弧圈球比较好。 正手位是进攻的位置,一般较少采取防守的姿态;对方的弧圈球本身也是个进攻技术,业余者比较稳定的是采用防守的技术;所以对业余者来说,对付正手位的弧圈球更困难一些。如果使用进攻的技术来对付对方弧圈球的确比较困难,这要求很好动作定型,要做到一看到这种球就会条件反射一样使用正手位近台反带或反拉动作,需要平时经常有意识的锻炼才能做到。 对于业余者来说,技术动作的正确性是个问题;更重要的是业余者反拉和反带的练习条件比较差,没有多球练习的机会,单球练习的机会也不多,找不到合适的对手来集中练习这个技术,往往是在实战中自个摸索。个人觉得业余者可以在单线拉弧圈的过程中练习这项技术,要求对手在中近台连续拉出弧圈,练习者在近台进行反拉练习。这种有意识,有准备的反拉练习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在实战比赛中也要强调的是有准备的反拉,才能提高命中率。反拉的要点是收腹前倾,腰部发力,重心稳定,拍形固定,动作不要太大,不要抬肘或拉后手;一般用的是高点期甚至上升期来反拉。弧圈球着台后弧线低,要适当调整击球点使球拍位置稍低稍前,不至于拉空。 其实反拉不仅仅是一种高难度的单项技术,对业余者可以说是一种战术。要更好地应用反拉,必须主动制造机会。
1 加强自身的前一板球:业余者多注意利用落点,适当的落点可以降低对方进攻球的质量;有目的地将球送到对方可以拉但又不能发力拉的地方,让对方先拉起来,然后进行反拉。
2 反拉对方第一板弧圈球:对方第一板弧圈球的第一速度相对较慢(从下旋拉起因而时间长),有更多的时间准备;第一板弧圈球的力量、旋转和速度相对较弱,有利于反拉。 
没有准备的反拉,那绝对是个高难度的技术,这个业余者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可能,能够把这样的球回过去就很不错了。只有在很好的动力定型的情况下,象条件反射那样才有可能,象这样的球看着就非常赏心悦目了。 
业余者具体的反拉应用,一般用于:1 发球后有准备地带反拉对方的弧圈球:有一定的难度。2 接发球后有准备地反拉:是反拉的主要应用。因为接发球直接抢拉不太现实,所以接发球时控制到位,待对方拉起后反拉比较好。3 相互摆短控制中有准备地反拉:相互摆短控制中,以抢拉为主要战术;但也可以采用反拉战术,控制到位,待对方拉起后反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DTTL 2010-12-9 17:02: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乒友互助会鉴定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爆破王 2010-12-10 10:46:00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红双喜天极 2010-12-10 06:44:00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乒乓—好友 2010-12-10 07:13:00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老化胶皮 2010-12-10 07:27:00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