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关于打磨結合的淺見

兵乓好友 2010-12-10 18:30:00
前言: 打磨的问题一直争论不断,原因就是那个"打"字容易造成误解. 看到许多朋友想用物理模型去解释打磨问题,却也因为大家在物理基础观念上的歧见更大, 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引起更大的争论. 本来是不该再谈的,但最近这类帖子实在太多了,球迷们应该看的一头雾水,跟帖多内容杂乱,大家看了也不会有什么收获.  我在这做个小小的总结 把内容简化,让大家容易解读,目的就是不希望有人步入了"练球的误区". 

长期讨论下来,结合大部分的看法, 得到的结论是: 只要不要把 先打后磨 打磨结合 的"打" 解读成 力量完全通过于球心的"击打"动作, 争议就不大. 

更简单来讲,所謂打磨结合的"打"说的是等同的"效果",也就是加速摩擦的动作,但由于拍型稍立 迎前发力多些且力量集中,自然就有"击打效应", 而不是"先击打后摩擦"的两个动作. 这"击打效应"主要来自腿腰迎前的力量,触球时仍要靠前臂的加速去摩擦球. 

若要有上述打磨結合的"效果"有三个影响因素: 拍型,发力方向(前两者决定摩擦厚薄), 迎前发力與力量集中

但我仍需告诉各位,就算知道这些道理,一般人还是没办法做好. 摩擦厚薄的控制不难,但协调发力与力量集中的问题,除非你接受专业训练,否则不是三五年可以练的出来的. 这是知易行难的部份,那真的是需要几年的基本功. 尤其是迎前力量越大,触球时所需要的加速就要更快,一般人做不好的原因也在于把力气全给了一速去"打",后面没办法再继续加速或者还没加速球早已打飞,那就会失去弧圈的特质,只爆不转.

如果你只是用"击打"的方式去打或者是单纯的改变撞磨比例就认为自己已经做到所谓的打磨结合,那我必须告诉你,你可能已经进入一个误区. 如那么简单就可以练成,那人家吃专业饭的还需要苦练基本功吗? 想想有没有道理呢? 
也有人说是器材问题, 换器材就能达到打磨结合? 我想这也是一个思路的误区. 学拉弧圈本来就不应该挑太硬的器材,我想这大家都清楚明白的. 软些的底板胶皮或者是灌胶会好拉一点,手感容错性较高,但这不是要达成"打磨结合"的唯一因素. 发力协调集中与否, 仍是大家要面临的最大问题.

奉劝各位不需要再去质疑拉球磨擦的基本手法,努力研究"打磨结合"的朋友们,先回头想想: 你的拉球基本动作真的过关了吗?  做到协调发力与力量集中了吗?  請三思.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4条评论

yccyhb 2010-12-10 21:28:00
一直寻找答案,终于找到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rreennttaaoo 2010-12-10 20:59:00
一个三维动作被拆的七零八落!真惨![em1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iredphoenix 2010-12-10 19:34:00

"做到协调发力与力量集中了吗?"

"就算知道这些道理,一般人还是没办法做好"

 

那我们该怎么办?

 

楼主还是没告诉我们怎么做……

红鸟正蓝省反敏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最爱eg 2010-12-11 11:46:00

好贴 学习了。楼主是想告诉我们:打磨结合是个进阶技术,是需要很好基本功的,动作是一气呵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