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从能量转化上来简单分析乒乓球的打和磨。

okwwyy 2005-7-16 11:58:00

拜读过论坛几篇老一点的贴子,感觉如果从力、力矩、触球时间等这些变量来分析拉球实在是太复杂,也不容易得出结果。所以我不考虑这些,而实质上回球速度和旋转归根到底还是如何更好地借上来球能量,并加上自己的能量。所以我仅仅从能量转化上面简要分析一下自己的看法。

1、力量和能量来自于速度。无论对乒乓球还对打球的人都是如此。

对于一个技术和发力基本正确的球友来说,自身发力来源于全身和击球有关的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尽可能快速收缩,在很多体育项目中力量其实是来自于速度的,我觉得拳击和乒乓球的发力是最近似的,我上大学时拳击队的好多都喜欢打乒乓球,在体工队上班也有些拳击运动员喜欢打乒乓球,比如现在拳击队主教练的LP就是乒乓球专业队员,不能说没有爱屋及乌的成分在内吧?其它项目如柔道,举重项目喜欢乒乓球的就比较少。

比如我在大学练拳击时教练要求发力一定要极其放松来发力,同时要用蹬地、扭跨、转腰、送肩来传递力量。他说手臂和拳头更多是用来传递身体力量的,特别强调只有放松才可以使速度达到最佳,“力量来自于速度”是拳击运动员最常说的。拳击要求在出拳时不能往后拉手来使肌肉先拉长蹦紧来积蓄力量,必须是直接放松向前发力的,这也是为了防止对手判断出意图和减少出拳花费的时间,虽然在乒乓球方面不完全是这样,但引拍适度,手臂不要过分蹦紧崩直也有利于在快速对攻中取得时间上的主动和还原速度方面的优势。

在根据具体来球而决定相应的引拍和还原动作后,从发力本身来说,最终主动发力的效果还是看最后球拍的击球时达到的最大线速度。在动作不过于大和硬来保证连续速度的和准确的前提下,这个线速度越大越好,这也是有些发力好的小女孩也能打出很暴的球的原因。但这并不是本文讨论的话题。

以下的讨论是建立在挥拍线速度一定的情况下。

2、击球能量传递过程分借来球能量部分和主动发力能量传递部分。

完全的撞击最有利于二者的能量最大程度地转化到回球上。

此时完全不带磨的打一般能充分借助于来球撞拍的能量。并加上自身的能量,在此过程中球和拍发生极短时间的碰撞,有文章研究大约只有1微秒。具体碰撞的力学过程我们不考虑。这时来球的能量能充分借用,自已挥拍的能量也能充分作用到球上。所以这样的球是速度最快的,也差不多是最不好接的。而随着磨的比例的增加,来球的撞拍的能量在借用上明显一点点在减少。主动发力的能量对球的作用逐渐往制造旋转的方向转移。球拍相对沿球心方向的线速度也在减小,即使在磨擦力使主动发力的能量往旋转方向转移的作用下,主动发力部分对球的总体能量传递似乎也逐渐减小。

传统的薄磨擦

如果只是用过去的磨擦的拉球法拉出的球,撞击少,就算磨擦的时间能再长到2秒,球出手后边缘的线速度反而只能和球拍击球挥拍的线速度差不多了,这就无法有效地借用到来球的能量,只能用自身的能量部分,不过想要磨擦时间长也不可能,因为毕竟有撞击,这还主要是个碰撞过程,撞击使来球原来的能量转化一部分到回球中去,并加上挥拍的速度产生的能量,所以球会在短时间以超过球拍的速度弹加去。而且在球边缘旋转上线速度也要比自己拍面击球时线速度要高出不少(我认为打磨后旋转上的线速度要高于球拍作用到球时切线方向的线速度)。但从整体来说,这个撞击越强,借用来球能量越多,磨擦越强,借用来球能量越少。最终结果导致出球的向前速度和旋转速度的总体能量值会减少。

打磨式磨擦

而打磨式拉球就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能量的有效传递和旋转速度之间的平衡。既通过适当的撞击来利用来球的能量和自身挥拍的能量,又通过随即的磨擦而加强了旋转。这种打磨结合也存在着打磨的比例问题,掌握好的话,可以最有效地把最终球的速度和旋转结合起来。但我觉得此种方法有利于保持出球的总体能量不会明显减少。所以实际拉出的球效果最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6 13:06:40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5条评论

拍拍不上台 2005-7-16 12:26:00

又是一篇力作,顶上。[em05]

〓认~认~真~真~学〓
打球到深夜 2005-7-16 14:13:00
有道理,学习ing,读完后有种换外套的冲动。只是不知道外套能否搓出很转的下旋球?
先学做人,再学打球
打球到天亮 2005-7-16 16:55:00
这和外套关系并不是很大吧
okwwyy 楼主 2005-7-16 17:04:00

我用外套能搓出和发出很转的下旋,用狂三也可以做到,只是二者在手感和控制上有一些差别。在我的《关于转于不转的发球心得》里面有具体论述。

关于转于不转发球的心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6 17:08:06编辑过]
gong_chen 2005-7-16 23:20:00
用惯国套的朋友,千万不要随便换外套。那种感觉不是很容易适应的。外套在中国大陆卖的可不便宜啊。
好的器材只能给你更多发挥的空间,而不能代替你发挥。
关东店 2005-7-16 23:49: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fly] 正手Sriver MAX. 反手魔法专业版. 挥舞着Stiga CL这柄砍刀,那百发七十八中的中远台弧圈啊。。。。。。[/fly]
关东店 2005-7-16 23:54: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fly] 正手Sriver MAX. 反手魔法专业版. 挥舞着Stiga CL这柄砍刀,那百发七十八中的中远台弧圈啊。。。。。。[/fly]
okwwyy 楼主 2005-7-16 23:58:00

那样太复杂了,越复杂就越不好解释,我只是简单从能量方面来考虑。只是作些定性的粗略的分析。分析的复杂了更不容易得出结论,也没几人会看,比如m=f*l原理就因为简单化才印象深。因为我感觉球的旋转和速度的效果可以用能量转化方面来看。这样也相对简单。因为能量的转化大家比较容易分析和理解,供大家参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7 0:08:10编辑过]
游客1 2005-7-18 10:10:00
看了楼主的文章感到很有道理,这就是为什么力量小的人(发力不好的)要用硬一些的板靠借力,否则没有速度,而力量大的人(发力好的)可以用软一些的板靠主动发力,同样可以达到球的高速度高旋转(高能量)。那楼主能否从力量转化角度分析一下速度与旋转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