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浮生:乒超大腕为何成中国体坛“吸金王”?

兵乓好友 2011-3-8 17:07:00
 中国体育向来呈现出小球鼎盛,大球萎靡的态势(除了女排曾经登顶世界之巅),而在三大小球类里面除了网球处在不断爬坡的轨迹上,乒乓球与羽毛球都是世界顶级水准的代名词,不过他们的境遇却呈现不平行的轨迹。
  
  一项运动的鼎盛与否不仅体现在整体的竞技水平高度,同时商业化与职业化的浸透也是重要指标,在中国举国体制下虽然依然不存在真正的职业化联赛,但在运动员的商业收入与联赛的商业属性待遇方面还是存在天壤之别,这既是一种现实的必然,但更需要反思并改善目前这种畸形的发展态势。
  
  羽毛球的职业化进程显然还没有达到足够的高度,且在历史积淀方面同样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仅仅有全英赛还算具有相当的历史底蕴。羽毛球的发展不仅依托于高水平运动员的出现,更需要高水平与更职业化更商业化的赛事。当然还有一个存在制约的因素就是羽毛球的统治力基本云集在亚洲区域范围内,而欧洲的强国丹麦、德国、英格兰等国都已经出现严重的高手断层现象,这会成为羽毛球运动在全球发展的一个瓶颈,只有突破这个关卡才能造就羽毛球运动在全世界的蓬勃发展。
  
  作为中国国球的乒乓球同样存在这个严峻的问题,且比之羽毛球运动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乒乓球球队在在国际上的重大赛事间长期处于垄断地位,而中国乒协曾经提出来的“养狼计划”与打造乒坛NBA等宏伟构想全部打了水漂,在体制化乒超联赛更加的是伪职业化代表。伪职业化是体育运动项目向商业化过渡的阿喀琉斯之踵,这造就了所在领域运动员的商业收入与高度职业化项目运动员的天壤之别,同时这种伪职业化的模式还是阻碍该项运动向全世界推广普及发展的最大拦路虎,这方面中国的“职业体育”尤其是需要引以为戒。
  
  当然在现有中国特色国情下,要想向职业化转变还太难了,而除了顶尖级运动员能够获得足够丰厚的商业代言收入外,大部分的运动员还是依靠俱乐部的工资与比赛的奖金赚钱,而这种吸金能力乒乓球运动员却比羽毛球运动员要高出一大截,甚至在国内运动员当中处于领先地位,已经超越了曾经的足球运动员以及现在的国内篮球运动员。乒乓球国手的年收入基本维持在三四百万的价位,而羽毛球唯一能够拿出来抗衡的也只有羽毛球一哥林丹,这是一种典型的不平衡发展态势。
  
  就算在联赛受重视方面也可一窥其中的区别,在央视的转播收视率当中乒乓球也仅仅落后于在中国具有广泛球迷的NBA,而在央视的利益权衡当中他们也是把绝对的国球乒乓球放在首位,毕竟乒乓球在重要性上更胜一筹,而羽超的转播权结果只能被广东卫视买去。可以窥见在中国的联赛当中乒超大腕是绝对的腕儿,他们的收入三四百万的大头还是靠俱乐部工资,这不得不说虽然乒超看上去红红火火,而运动员也收入颇丰,但却是一种虚假繁荣的假象,君不见乒超的上座率经常需要靠退休的老太太老爷爷们去充数吗?这就是伪职业发展的一大弊端。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条评论

红双喜天极 2011-3-9 06:48:00
一直寻找答案,终于找到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