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拉下旋球注意(一)

落梅如雪 2011-3-11 08:25:00

下旋球一般是对方搓过来或削过来的球,弧线较低、回球容易下网。对付下旋球的技术除了对搓、对削、回摆等防御性过渡技术之外,主要是靠拉和攻。现将拉下旋球时导致失误的几种常见情况总结如下,对于攻球也同样有借鉴意义:

  1. 拍形错误。拉下旋球时若采取拉上旋球那样前倾的拍面,极容易造成拉球下网。而拍面后仰则能轻易将下旋来球“带”起来,增大控制球的可靠性。此外,还要注意根据来球下旋程度调节拍面后仰的角度,以便适当地把球“带”过网而不至于拉球出界;
  2. 击球时机错误。拉下旋球不应像拉上旋球或攻球那样击球的上升期,否则会因不易制造弧线而导致回球失误(下网或出界)。应该击球的高点期或者下降前期,比较容易制造回球弧线,保证回球质量;
  3. 击球部位错误。拉下旋球不应击球的后中上部(这也是由于拍形前倾导致的),而应击球的后中下部(如果拍形后仰自然会击球到球的后中下部),或者在来球旋转较弱时击球的后中部;
  4. 摩与打的关系把握不好。虽然拉球主要是靠摩擦,但也必须根据来球下旋旋转强弱迅速调整摩擦与撞击的比例。若来球下旋较强,应该以摩擦为主(往上方“带”球);或来球下旋较弱,则应该以撞击为主(略似攻下旋球);
  5. 引拍不充分。由于回击下旋必须主动发力(不像拉上旋能借力),所以站位时重心不能偏高,身体重心偏高容易造成引拍不充分,击球点也过高,导致发力不足,影响到回球的质量和准确性。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8条评论

tracy0531 2011-3-11 11:12:00

  此外,在回击下旋球时带应该注意的问题带有:

  • 注意制造回球弧线。主要靠击球时机和拍形来控制;
  • 手腕要灵活变换。特别是及时调整前倾和后仰的拍面角度;
  • 手指用力要及时。在击球瞬间食指要压拍,辅助手腕发力;
  • 准确判断旋转程度。根据来球下旋程度决定技术组合,不能对任何来球都采取相同的拍形和力量拉球。
主板:YasakaYE 7 Power+天弓三+729天翼;副板:银河金星V1 + 银河水星 + 729天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tracy0531 2011-3-11 11:10:0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主板:YasakaYE 7 Power+天弓三+729天翼;副板:银河金星V1 + 银河水星 + 729天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nl327 2011-3-11 13:14:00

拉下旋

重心先降低 引拍向斜后下

(不用着急出手 要先保证能侧开身位 提供足够的拉手引拍的空间) 

拉球的高点期 用重心迎前(不然容易拉漏) 触球瞬间板型稍亮 向斜上方发力

套路基本就是这样

具体微调(板型亮到什么程度 向前和向上发力怎么分配等等)

要看来球的具体情况而定

发力狂撸正手 无脑怒怼反手 樊振东ALC抡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athw 2011-3-11 09:01:00
学习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酷酷-卢 2011-3-11 08:30:00
如雪积极响应号召阿 动作这么快啊开始发帖了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落梅如雪 楼主 2011-3-11 08:34:00
是啊,有时间就发啊,呵呵,大家一起行动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henbinlepdi 2011-10-25 15:58:00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直板横打 2012-10-24 14:52:00
 总结得不错,学习了,实战中发现,这里面发力时机很重要,顺序是:先蹬腿、后转腰,再接着上臂上扬制造足够高的弧线,这样即使前臂不收,也能将球“带”过网去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精英楼 爱我就打我,喜欢就动手动脚 这是乒乓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