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核事故发展流程(一)

落梅如雪 2011-3-14 08:24:00
 第一、核电站停堆。控制棒落下,安全停堆。如果控制棒落不下,就不能正常停堆,堆芯直接过热熔堆(切尔诺贝利事故)
  
  第二、核堆芯冷却系统切换(原来热量转换为电能导出),停堆后堆芯余热必须使用辅助冷却系统进行冷却。
  第三、厂用电系统切换。核电站原来厂里设备电力供应是自发自用,停堆后,要切换成电网倒供电。这个过程容易出现故障。
  以上为正常停堆。
  
  第四、电网损坏,电站自身用电无法从电网获得,就必须启动电站自身的应急电源。一般是备用的柴油发电机。(日本核电站外部电网失去)
  第五、柴油机无法发电,停堆冷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堆芯余热无法导出,反应堆内一次回路的水温升高、沸腾、气化、压力升高,核燃料冷却恶化。(福岛核电站内部电源无法建立)
  第六、核反应堆容器压力升高,即将爆炸。只能开启安全阀泄压。核蒸汽泄漏到大气。(福岛核电站已采取该措施)
  第七、如果一次回路内的水蒸发完了,没能及时补充(设有补充系统),那么堆芯就要融化损坏。(目前福岛核电站环境中检出裂变产物铯,说明堆芯可能破坏)
  第八、堆芯熔化,就会掉到反应堆下面的水泥坑里面。在高温情况下,核燃料的外皮金属锆就会和水、水泥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氢气,聚集在核岛安全壳内部。(可能已经发生)
  第九、当氢气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氢气爆炸,核岛的外壳(大水泥罐)炸开,大量的核物质就喷发出来,不可控制,造成灾难性后果。(内部已经发生轻微爆炸,可能是氢爆)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0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