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浅谈长胶选手的进攻型技战术

兵乓好友 2011-3-23 19:52:00

浅谈长胶选手的进攻型技战术

                   

                       罗建平

  

  (按:受网友意见启发,经反复思考,现斗胆将我已写大半的“横”一文,加工扩展改写为现在的题目。君会说:“你又不打直板,也敢发议论!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我会讲: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马克思没有从事过经济活动,但他在图书馆和家里写出了<资本论>;美国游泳队在夺得金牌的激动时刻,将西服革履的教练丢入水中后才想起他并不会游泳!世界上许多事情是融会贯通、殊途同归的!况且,我的“横”一文是我学习乒乓球“直板正胶”、“直板反胶”、“横板双反”、“横板反长”四十年的经验总结;其中许多理念是各种打法的共同观点。再有,我改长胶一开始就用的是直板;我太羡慕直板长胶的多样性、威胁性、挑战性技术啦!有许多是横板打不出来的!若不是留恋横板正手弧圈球曾经有的“攻城拔寨”的美好记忆,我会一直将直板长胶打下去。最重要的是我太爱乒博网、太爱长胶大本营啦!我对她(请容许我在此用“她”)有说不完的话!尽管我的习作很肤浅(我就说是浅谈吗!)、水平低、不完善、、、、,但我还是要写。这是我把心捧给长胶大本营!正象歌中唱道:“我曾用心地爱着你,、、、。”
  恩格斯是这样评价马克思的:“一切社会现象都是经济现象,都可以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找到答案”。我就是想和大家一起讨论长胶进攻型打法的所有问题。写不好,也要写!追求真理,多少仁人志士知难而进,流血牺牲,义无反顾!研究长胶,我也要不怕献丑,勇于奉献,冲锋向前!)

  

      电脑真好!互联网真好!长胶大本营真好!正因为有它们,使我这位身在大洋彼岸、异国它乡的老球痴,感到黄老师、自在淡然等坛主,lordzhu大哥、猪猪、ill等高手和众球友的殷容笑貌就在眼前!正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跟大家学习的太多啦!忍不住也想谈点拙见,写篇小文;就算是向各位老师交份作业,也算是给‘长胶大本营’这个大花园施一点肥,培一铲土,浇一勺水!
  低水平怕旋转,高水平怕速度!
  长胶进攻型选手的座右铭应为:“‘死’都要‘死’在前台!后退是没有出路的”!我探讨其技战术的出发点也基于此。因为速度是现代乒乓球运动的精髓!
  
                一、长胶进攻选手应会的主要技术
  
     一、1.长胶的单项技术

  

  直板长胶技术,黄老师明示为:防守七招:搓、撇、挤、削、挡、磕、刮(笔者认为用“刷”较形象,更合理;因为“刮”是用工具顶端实施,而球拍顶端是打不了球的。“刷”也附和长胶受力时倾倒的现象。);进攻七招:拱、弹、抽、打,滑,带、拉。其它老师说还有推、铲、点、劈、拨等等技术。
  横板长胶技术,反手若按其侵略性由弱到强大致可以分为:吸,挡,撇,撩,磕,刮,拱,带、拨,弹,打;正手倒板后的长胶击球有挡,抹,捂,挑,带,拉,劈,打,等等。
  上述技术加上左、中、右三条线路及长短落点的变化,可组成若干项结合技术。
  前世界排名第一纪录保持者,捷克网球名将--伦德尔说:网球技术主要为五项,‘正手’,‘反手’,‘网前’,‘发球’,和‘步法’;你若熟练掌握其中两项,就是一个成型的网球手。套用他的名言,笔者认为:若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两项长胶技术,你就是一个成型的长胶球手;若能加上一些其它单项技术成为几套有效的结合技术,并在实战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你就会成为“一方诸候”。lordzhu大哥说:“我正反手的长胶,只求一攻,一挡,一带则矣,这一攻,一带,已是冰火二重天,(长胶进攻练的时间长了,其它花样自然而然会出现一些,但多是进攻性的)”。笔者于小球时代在旧金山见过一长者(皮特,陈。前缅甸国手),六十多啦,戴一副老花镜,左手直板单胶;主要用磕和拱在来球的上升期还击,手感甚佳,落点出神入化,许多国内来的三流省队选手都被他“斩于马下”。他不仅是全美的老年冠军;还多次获得一些四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上比赛的冠军。
  
  一、2.配套反胶的单项技术
  
  进入小球时代后,长胶的威力降低;它的怪异性和欺骗性也随着长胶的普及而减少,故单面长胶打法已无优势可言。要想成为长胶高手,必须有反胶(或正胶、或生胶)的技术配合。
  它们应以近台或中近台技术为主,以便配合长胶的技术需要,因为长胶退台是没有优势的(削球另论);按其侵略性由弱到强大致可以分为:正手有搓,摆,挡,抹,捂,挑,带,拉,打,冲;反手有搓,摆,挡,推,拨,带,弹,拉,打,冲,等等。加上其线路、落点、速度、力量和旋转的变化,可以组成若干项结合技术,其中拉,打,冲,应成为长、反胶进攻型选手的主战技术,得分收获者。
  
  一、3.发球技术(配合抢攻)
  
  乒乓球运动是竞技体育中难度系数最大、致胜因素最多的运动。我们在重视长、反胶技术的同时,一定要同等对待发球技术的提高和运用。发球是唯一不受对方干扰,主动权完全在我方的致胜技术。要是球发的不怎么样,此人不论拿多好的拍子,他的球技也不会怎么样。
  笔者认为,我们长胶选手要想上档次、上水平,必须有几手不错的发球。如:一、正手反胶发转与不转球(这是郗恩庭的致胜法宝);二、正手反胶侧身高抛(或低抛)发左侧上、下旋(许绍发的绝招,但他是正胶,同理。);三、半蹲正手反胶发左、右侧上、下旋(目前日本高手采用较多);四、反手长胶和反胶的倒板(直板不倒板也能作到)发球:下旋转与不转,右侧上、下旋,急球(奔球),轻球等;五、正手反胶和长胶倒板发奔球;等等。
  争取做到:一、旋转配套;二、落点配套;三、速度配套;四、旋转与落点和速度三配套。
  当然,一个人不可能对各种发球都精通,但必须掌握和运用两三套发球技术;其中有一套应达到自我感觉良好、对方不愿见到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在比赛中当一套发球被对方适应后,还能以另一两套发球作配合。
  高超的发球和凶猛的抢攻,是中国乒坛群英长期霸占世界乒乓球运动最高峰的两大坚强基石
  笔者记得陈新华是两面性能的削球手,但他的发球抢攻使用比率和成功率都不逊于同期顶尖的进攻型选手。他在世界杯决赛中把格鲁巴(已故)打的直放高球的精彩场面,堪称横板正反反长选手发球抢攻的经典佳作。
  
  一、4.接发球技术
  
  其宗旨:接发球直接抢攻或抢拉;结合自己打法特点,变被动为主动,为第四板进攻创造条件;最低的要求是不‘吃’发球,克制对方,不让其打出发球抢攻或抢拉。
  现在,稍谈一下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4.1.站位要适当
  
  接发球时,如能用一个简单的步法(一个单步或一个小侧身步等)就可照顾到回击本方台面任何落点来球的话,那就是好的站位。
  一般来说,对方在右半台发球,我方应选在台中间一些。如对方发斜线球飞向右外方,用一右脚单步就能回击来球;若对方发直线球,来球不会向左外方飞行,左脚向左移动一步就能回击来球。
  如对方在左半台发球,我方应选在台的左处。若来球在左外方,只用左脚向左移动一单步就能回击来球;对方发直线球,来球不会向右外方飞行,最多一大跨步就能照顾到。
  如以正手抢攻或抢拉来接发球时,站位要略微侧身,以利实施其战术意图。
  
  一、4.2.回接的方法要适当
  
  一、4.2.1.从来球旋转的相反方向回接
  
  来球上旋,拍形略前倾,往前下方击球的中上部;来球下旋,拍形稍后仰,往前上方击球的中下部;如来球是侧上、下旋球,除按上述回击外,还要调整拍面方向,以抵消其侧旋。
  
  一、4.2.2.用顺侧旋方法回击  
   
  在回击侧旋球时,顺来球的旋转相同方向磨擦球,使回击过去的球具有更强的旋转。这是一种回击侧上、下旋较凶狠而又有实效的接法。我们可用正手反胶(或长胶)“抹”或“撇”等招术实施。老瓦和小孔等顶尖高手都常这么干。
  
  注意长胶的接法:拍形直立,视来球情况调整角度;少用搓,反手能拨则拨,不行多用磕、拱、撇、撩等干扰性方法回接,力求是不‘吃’发球、少挨揍;正手能用反胶接抢攻、拉弧圈球为上策,用长胶抹、挑、打等进攻性方法回接也好。
  
  一、5、长胶与另外一面不同性能胶皮的转换击球

  

  现在除单胶手外,所有长胶选手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用两面不同性能胶皮的转换击球。谁用的越多,谁用的越快,谁用的越好,谁的胜算就越多。长胶与另外一面不同性能胶皮的转换击球主要打法有:
  1、直板长胶反胶的倒板转换打法。它可以实施直板长胶和直板反胶的全部技术。其长反胶皮的转换击球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落点实施。它的光辉代表为八一队的高老师等人。而且直反高手改长胶的用此打法最多。
  2、直板长胶生胶的倒板转换打法。它可以实施直板长胶和直板生胶的全部技术。其长生胶皮的转换击球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落点实施。它的光辉代表为本坛坛主的黄老师等人。
  3、横板长胶反胶的倒板转换打法。它可以实施横板长胶和横板反胶的全部技术。其长反胶皮的转换击球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落点实施。其主体思想代表为本坛的lordzhu大哥和猪猪等人。(请原谅我把你们稍降了零点几级。)笔者正在学习中。
  4、横板正手反胶反手长胶除发球外不倒板的转换打法。它可以实施横板反手长胶和横板正手反胶的全部技术。其长反胶皮的转换击球在反手位用侧身或来球为左右变化时实施。从横反改长胶的用此打法最多。笔者现在用此打法。
  5、直板正手长胶反手反胶除发球外不倒板的转换打法。它可以实施直板长胶和直板反手反胶横打的全部技术。其长反胶皮的转换击球就只在反手位实施,正手的来球全部用长胶击打。它手法固定,操作容易,好学实用。特别是它在反手击球时,可长胶可反胶、可快可慢、可怪可转,主动性高,应变能力强,得分手段多。强力推荐!其主体思想代表为本坛的怪拍001等人。(请原谅我把你们稍降了零点几级。)
  6、直板正面反胶反面长胶不倒板的转换打法。它可以实施直板反胶的全部技术和直板反手长胶的大部分技术。其长反胶皮的转换击球也只在反手位用转腕实施,正手的来球全部用反胶击打。从直反改长胶的、但又以直反技术为主的用此打法最多。笔者现在周围有一广州来的老哥和一韩国老哥都用此打法,获得好成绩。
  7、直板“四面攻”,既直板正面长胶反面反胶不倒板的转换打法。它可以实施直板长胶的全部技术和直板反面反胶的横打技术;对于正手位的长球也可拧腕用反胶拉、打。其长反胶皮的转换击球,可在不倒板的情况下打出直板的最多的变化。笔者有一台湾来的老哥(五十八岁),练了几年直反,比赛时还是搓来搓去。我建议他练习这个,只一年,他的积分已到一千五百多分。前两天,他还三比二打败了一个一千九百分的老美;高兴坏啦!而其它老哥,还在那搓呢!强力推荐!

  

  一、6.步法
  
  前国际乒联主席、两次世锦赛冠军(当时无世界杯和奥运乒乓球赛)、已故日本名将--荻村说:“步法是乒乓球的生命!”
  我们纯业余选手,能有一些步法技巧最好;不行,只要能快乐、高兴就成。我在此就不议了。但它应是我们必会技术之一。站那不动是绝不会成为高手的。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2条评论

兵乓好友 楼主 2011-3-23 19:53:00

[原创]祝广大球有三八节快乐

 二、长胶进攻型选手的战术
  
  运用战术总的指导思想是:“以我为主,积极主动,机动灵活”。总的原则是:对己“扬长弃短”;对彼“避长攻短”。
  战术的分类是多种多样的,但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根据自己的打法,如何运用自己的技术特长去克敌制胜的基本战术;另一类是根据各种不同类型打法特点的对手,所采用的针对性战术。
  
  二、1.基本战术
  
  二、1.1.发球抢攻
  
  a.正手反胶发转与不转球到对方中路近网处,迫使对方用搓球回接,然后抢拉弧圈球或扣杀。
  b.用反胶正手或侧身发(高抛或低抛)左侧上、下旋球到对方反手位,配合近网短球,侧身抢拉弧圈球或扣杀。
      c.反手(倒板或直板反面)用反胶发右侧上、下旋近网短球(左、中、右三路),迫使对方用搓球回接,然后抢拉弧圈球或扣杀。
  d.正手反胶半蹲(多为横板使用)发左、右侧上、下旋球,配合左、中、右三条线路和长、短落点的变化,伺机抢拉弧圈球或扣杀。
  e.反手不规则地(倒板或直板反面)用长胶或反胶发急球(奔球)、急上(下)旋长球到对方反手位或中路,配合近网短球,伺机用正手或侧身抢拉弧圈球或扣杀;或用反手长胶拨、弹;或用反手反胶拉、打。
  d.正手倒板不规则地用长胶或反胶发急球(奔球),到对方中、右两路,伺机用反手拨、弹或用正手抢拉弧圈球或扣杀。
  以上发球抢攻都应以正手抢攻或抢拉为主,力争“一剑封喉”,让对方感到你正手的威胁和震撼!以反手长胶拨、弹或反胶拉、打为辅,让对方增加防御的复杂性和困惑感。
  
  二、1.2.相持与进攻
  
  二、1.2.1.用反手长胶控制、紧压和调动对方,结合正手或侧身抢拉弧圈球或扣杀:
   
  a.用反手长胶磕、拱、拨等技术,不规则变化紧压对方反手大角度,然后突变正手(力量要大,速度要快),为正手进攻创造机会。如对方正手进攻较差,可多变其正手,以争取多一些机会。但要防止习惯性盲目变线。
      b.在紧压对方反手中,突然加力改逼压迫对方中路追身,迫使对方用档球回接,然后用正手或侧身抢拉弧圈球或扣杀。
      c.用反手长、反胶众项技术,视情况变化落点、线路和轻重,既“同线轻重”、“异线轻重”、“同招异点”、“异招同点”、“异招异点”等,调动对方,伺机用正手或侧身抢拉弧圈球或扣杀。
  现在稍展开谈一下:
  “同线轻重”、“异线轻重”。
  轻重的变化,也就是力量的变化。“同线轻重”和“异线轻重”,在直板选手的相持球中,若被逼住反手,常是用减力挡结合加力推挡周旋。当年郗恩庭就靠此招,大力和减力推挡,粉碎了匈牙利人、南斯拉夫人和瑞典人的弧圈球进攻,从而夺得金杯加美女!我们近台长胶选手用此战术,常是:轻为用减力挡(吸)或磕控短,重为用加力挡或带、撇、拱、拨、弹、打等技术发一些力击长球,调动对方,争取主动上手。
  为其有好的成功率,要注意:敌重我轻,对速度快、力量大的来球,以轻为主,缓解对方施加的压力;敌轻我重,对稍慢或稍高的来球,以重为主,增加对方防御的负担。
  “同线轻重”,就是左重左轻,右重右轻和中重中轻。
   “异线轻重”,就是重左轻右,重右轻左,重中路轻反手或正手和重两角轻中路。
  在轻与重的结合中,可先重后轻,先轻后重,轻轻重重,重重轻轻,重轻轻和轻重重等等。变化是长胶战术的精髓!
  “同招异点”,“异招异点”。就是变线。我会在下面的“击球线路的选择”中稍展开谈一下。
  “异招同点”。
  盯住对方薄弱环节,变换手法施压,争取主动,伺机进攻。如逼住对方反手:
  1、由搓转拱。或搓拱搓拱,或搓拱拱,或拱拱搓,或搓搓拱拱,或拱拱搓搓,、、、。
  2、由磕转拱。或磕拱磕拱,或磕拱拱,或拱磕磕,或磕磕拱拱,或拱拱磕磕,、、、。
  3、由挡转磕。或挡磕挡磕,或挡磕磕,或磕挡挡,或挡挡磕磕,或磕磕挡挡,、、、。
  4、由搓转磕。或搓磕搓磕,或搓磕磕,或磕搓搓,或搓搓磕磕,或磕磕搓搓,、、、。
  5、由搓转撇。或搓撇搓撇,或搓撇撇,或撇搓搓,或搓搓撇撇,或撇撇搓搓,、、、。
  6、由搓转拧。或搓拧搓拧,或搓拧拧,或拧搓搓,或搓搓拧拧,或拧拧搓搓,、、、。
  7、或又搓又拱又撇又拧又磕又挡,可劲折腾。
  以上转换对爱“磨”、黏乎的业余低手就够用了;足可以把他们搞懵,兵不刃血。
  8、由磕转推。或磕推磕推,或磕推推,或推磕磕,或磕磕推推,或推推磕磕,、、、。
  9、由磕转拨。或磕拨磕拨,或磕拨拨,或拨磕磕,或磕磕拨拨,或拨拨磕磕,、、、。
  10、由推转拨。或推拨推拨,或推拨拨,或拨推推,或推推拨拨,或拨拨推推,、、、。
  11、由拱转拨。或拱拨拱拨,或拨拱拱,或拱拨拨,或拱拱拨拨,或拨拨拱拱,、、、。
  12、由挡转拨。或挡拨挡拨,或挡拨拨,或拨挡挡,或挡挡拨拨,或拨拨挡挡,、、、。
  13、由拧转拨。或拧拨拧拨,或拧拨拨,或拨拧拧,或拧拧拨拨,或拨拨拧拧,、、、。
  14、由撇转拨。或撇拨撇拨,或撇拨拨,或拨撇撇,或撇撇拨拨,或拨拨撇撇,、、、。
  15、由以上转换发展为弹打。
  
  二、1.2.2.左拨右攻结合变线和侧身攻
  
  如对方的反手技术较差,可主动与其比反手技术。当对方主动变线时,可用正手猛烈进攻;当对方被迫多用侧身攻时,则看准时机变线,结合侧身扣杀。这是邓亚萍在进入相持阶段中的主要战术;也应是我们业余长胶进攻型选手的努力方向。
  
  在运用发球抢攻时,看对方回球情况,应选择正手的拉、打、扣中最得势、最有效的手段来进攻。
  
  在相持转进攻时,应以正手扣杀为主要进攻手段,既以打为主、以拉为辅。理由是反长进攻结合正反扣杀要比反长进攻结合正反拉弧圈球来的容易,较好运用。因为:一、拉弧圈球要离台,在台外才好发力,在近台对快速来球用拉弧圈球作高质量还击难度较高;而反手长胶进攻靠近球台才有效,当对方紧压我方正手后再攻我方反手则难以防御;二、反手长胶进攻是身前击球,以小臂发力为主;而正手拉弧圈球要在身侧或侧后方大臂大动作击球,幅度较大,这样左、右两边的快速结合较差。
  故著名的长胶进攻型选手,象邓亚萍、福原爱等,都是近台快攻型的。

  

   二、1.2.3.回合球中击球线路的选择

  

  a.在遇机会球采用扣杀或暴冲时,以直线球为主,可缩短此球的飞行时间和距离,以争取尽量减少对方的回球时间(最佳球员0.1秒也只能移动一米;反应时间最快也是0.1秒),增加对方防御的危险性。
  b.在遇低球或困难球采用拉弧圈球或中等力量攻球回击时,以斜线球为主,可延长回球飞行时间和距离,以增加我方进攻的安全性。
  采用上述策略的原因就是:球台的斜边比直边长15%.
  我们业余长胶选手,只要“球老上台子”就是硬道理
  c.在相持球中,“同招异点”,“逢直变斜,逢斜变直”(这是李富荣的惯用战术),或用“两直一斜,两斜一直”及不规则的线路变化,来调动对方,争取主动。既:或斜直斜直,或斜直直,或直斜斜,或斜斜直直,或直直斜(怎么象学古诗?),、、、。
  “异招异点”。既用不同的技术变线击球。如:
  1、搓反手或磕反手,迫使对方用搓球回接,然后拱其正手;
  2、搓反手或磕反手,迫使对方用搓球回接,然后撇其正手;
  3、遇对方拉起时,磕、推、带其反手,然后撇或吸其正手;
  以上战术,是黄老师在比赛中反手位执行的最多的战术。
  4、磕、拱、撇、撩、拧等干扰性方法回接对方反手位(或中路),然后拨、弹、打其正手。
  这样,既有线路的变化,又有长与短、快与慢、转与怪、轻与重等等变化,有利于主动上手。
  5、变线的重点也可以“逼正压反,调右攻左”。
  当年瑞典人突破中国军团的防线,打的世界顶尖颗粒胶高手全军覆灭,其战术意图的重点就在于此。

  

  二、1.3.抓住对方的优、缺点及战术意图,机动灵活运用有利于自己的战术。

  

  在有利时机,采用“敌不变,我亦不变”;
  在胶着状态,采用“敌变我变,敌不变我也变”;
  在困难期间,采用“避实就虚,保存自己,积小胜为大胜”。

  

  英国军事家李德-哈特的战术要点之一就是:“一次尝试失败之后,不要沿着同一路线,或采用同一形式再发动攻击。”

  

  我们是握有两面不同性能“魔仗”的选手,因此拥有练就最复杂化、多样化技术,进而在比赛中执行最多战术思想的物质基础。lordzhu大哥语录:“正反手长反胶倒板攻防技术,能将人们带进一个眼花缭乱,五彩缤纷的梦幻战场,使它真正成为智慧者的利器,狂妄者的绞索......让人们真正感受到阴差阳错的无法无天”。能够倒板攻防、运用自如的长胶高手,一定是拥有相当认识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积澱的智者;可以作到神鬼莫测、出神入化!太难练啦!太厉害啊!这是我们“魔教”宗人的最高境界!难练也要练!在真理的入口处就如同在地狱的入口处!只有不怕艰辛、勇与攀登的人们,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二、2.针对性战术

  

  笔者观和战多年,发现一个普遍性的现象:在纯业余选手中,不论是直拍或横拍打法,只要是没有受过专业性的系统训练,多半是a、防守好于进攻;b、反手好于正手;c、左半台(右手型的)好于右半台;d、台外球好于台内球;e、侧身好于上步;f、两边好于中路,等等。根据上述现象,运用“对己<扬长弃短>,对彼<避实就虚,>或<避长攻短>”的原则,制定战术并运用得当,你就可以在业余圈子里扫倒一片。

  

  二、2。1。发球时的战术

  

  宗旨:不让对方打出接发球抢攻,如:一、正手抢攻或抢拉;二、反手抢攻或抢拉;三、反长抢拨;四、正胶或生胶的抢推;五、侧身抢攻或抢拉,等进攻性方法回接;争取主动,尽量发挥我方第三板的攻击性。
  要求:有几手不错的发球,落点刁,转速高,线路活;正手的弧圈球或扣杀和反手长反胶的拨、弹要有一定的杀伤力。

  

  二、2。1。1。盯住对方正手台上的“死穴”

  

  用反胶发正手或下蹲急下旋短球(配合不转球和上旋球)到对方正手台上,迫使其用搓球回接,然后根据来球用正手猛烈进攻,或侧身抢拉弧圈球或扣杀;或用反手长反胶拨、弹对方反手位及追身处,然后再用正手进攻。
  此招对广大业余选手多半好用。因为“正手台上小球太粗糙”是大家的通病,我也一样!上述a到f几点,已告之这里是同志们的“死穴”。
  笔者用此招常是发下蹲到对方正手台上,然后用正手抢攻或抢拉;曾把一些打法豪迈的正反手弧圈球选手、左推右攻或右拉型选手打的一愁莫展!有些人就是难过“球短了半尺”这一关!即使好不容易接回来,又被招之而来的攻击搞得手忙脚乱;加上我们长胶对他们的困扰,等对手有所反应时,比赛将近尾声,胜负早已定局。
  此战术的适用对象:不论他长球拉、打、冲多么漂亮,只要他不善于在正手台上近网施展“点”、“抹”,“挑”、“打"等攻击性技术,都好使!但对正手短球“活”好的长胶对手,就有麻烦了。

  

  二、2。1。2。锁定对方的反手

  

  侧身用正手反胶发(高抛或低抛)左侧上、下旋长球到对方反手位大角(最好能拐出边线),配合近网短球和直线急球,然后侧身抢拉弧圈球或扣杀。
  此战术的适用对象:1、接发球搓多于推和侧身攻的直板选手;2、反手威胁性不大的横板选手;3、变化不多的长胶选手。

  

  二、2、1、3、在上两项不得势后改用其它的发球战术

  

  a、反手(倒板或直板反面)用反胶发右侧上、下旋短球到对方正手近网或中路,迫使其用搓球回接或轻拉,根据来球位置决定用正手或反手抢攻,或侧身抢拉弧圈球或扣杀。
  此战术的适用对象:站位偏远,准备接长球,用反手拉打的对手。但对长胶好手少用。
  b、正手反胶发转与不转球到对方中路近网处,然后根据来球用正手或侧身抢拉弧圈球或扣杀。
  此战术的适用对象:只要发的好,对大多数对手都好使。大家可以在国际比赛中多次看到运用此发球抢攻战术的场面。多年前,郗恩庭就靠此招加拉弧圈球及大力(和减力)推挡拿下世界冠军;进而俘获当时中国乒乓球女队中最美的佳人--仇宝琴(真漂亮!山西也出美女!?)的芳心,搂得金杯加美女,双喜临门,完成一段英雄配美女、球中出娇妻的佳话!哈!哈!哈!哈!
  再调侃一句:此战术适用于我们所有爷们!
  c、反手(倒板或直板反面)用反胶或长胶发不规则急球(奔球)到对方反手或中路(配合近网短球),争取有出其不意的效果。但首先设想回球会快,要和对方打对攻;如回球稍慢或高,伺机用反手弹打或用正手猛烈拉、打、冲。
  此战术适用对象:1、反手或摆速不如自己的对手,如果是他的“死穴”,可以反复使用直至胜利或他有所适应;2、防守型选手;3、对反手好的对手以发对方中路为主,效果不好就换招。
  d、正手反胶半蹲(多为横板使用)发左、右侧上、下旋球,配合线路和落点的变化,伺机用反手弹打或用正手及侧身猛烈拉、打、冲。
  此战术的适用对象:只要有质量,有变化,对任何对手都好使。君不见,奥运冠军马琳被日本小将用此发球抢攻打的“人仰马翻”,险些败下阵来!
  笔者常用它对付使用长胶的对手,效果不错。方法是:下蹲全力砍向对方反手位端线,以急长侧上旋球为主,着台后还往前拱;配合发中路近或近网短球,然后正手或侧身抢拉弧圈球或扣杀,我方的胜利就接种而来了。
  这也是我在关键时刻的“最后赌注”!紧张时刻,对手不一定敢搏、敢奋力回击此球;而我早已抱着“不搏没机会拉!”的心态在等着冲、打他的接发球,故在一些团体赛的最后一盘、最后一局或是单打比赛的最后一局“DS”的关头,我凭此发球抢攻挽回了赛点,笑到了最后!

  

  二、2、2、接发球时的战术

  

  宗旨:破坏掉对方的发球抢攻或抢拉。
 
  二、2、2、1、接发球时正手或侧身抢拉弧圈球
  
  迂对方出台或半出台的发球,最好争取用正手抢拉弧圈球或抢攻回击,让他产生心理压力、思想负担。如在重要比赛中或是他不善于发球的变化,一紧张就手硬,技术肯定变形;不知怎么样发球才好!
  多年前,笔者在一场团体赛决赛中,将在预赛中把我打的直放高球的对方一号,用此招打懵啦(叫他先上手我就又完啦!)!简直就发不出球来!二十一分的比赛,他要连发五个;全被我抢了。当时对他太难熬啦!我是直落两局,报了“一箭之仇”!(年轻真好!)
  国际乒联改只发两球,就是对付中国人的!要不中国人发球和接发球都好(发球不好,接发球也好不到哪里去。),叫洋人们真是没着没落啦!
    使用方法是:要对发过来的球有预先判断,在对方出手时侧身或上步设定击球点;早了,就暴露我方意图了。对下旋球用加转(高调);对上旋球用前冲。成功一半以上就成!
  
  塞弗就是在接发球时先准备抢拉,不行再换招。
 
  二、2、2、2、接发球时反手拨、弹

  

  迂对方不出台的左路或中路发球难以实施接发球抢攻或抢拉时,争取用反手长胶拨、弹回击。如有把握,就发力;如吃不准,就用中等力量。方法是:拍形直立,90%于台面迎击;如是上旋,拍面稍前倾,往前下方击球的中上下部;如是下旋,拍形稍后仰,往前上方击球的中下部。其角度视来球状况适当调整。如来球是侧上、下旋,还要调整拍面方向以抵消其侧旋。
  如能加撇或拧的击球动作更好。邓亚萍常这样干。好榜样!
  如果能倒板用反胶拉、打或直板反胶横打,那此时的战术组合就太多啦!
  
  二、2、2、3、被动接发球时(难接发球时)的战术

  

  笔者认为我们长胶选手有几种发球难接:
  a、横板的正手近网短球
  人体学决定了横板在正手台上打不出直板选手那样击球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及威胁性;更何况我们这些纯业余的“二把刀”!我也是常用此招对付别人。报应啊!
  此球最好是用正手挑打。不转或上旋,用此招较容易(下旋,我是打不了。),如不行,就抹或轻拉对方的反手,但第四板要被动。若是下旋,用正手反胶搓近网短球或搓加转长球到对方底线,这样第四板可能不怎么被动。也可以移动步法用反手长胶磕、拱、撇、撩、拨、刮(刷)等方法回接,如果落点的变化好,可以打乱对方的作战意图,变被动为主动。若对方有准备,那我方反手的空挡就有失手的危险。
  如果能用正手长胶(横拍倒板或直板正面)抹、挑、打作为配合反胶的接此发球,那可是上档次、上水平啦!
  b、横板中路的长而转、平而快的球
  直板的板面可以永远迎向来球,左、中、右的击球转换不大。而横板的中路麻烦大啦!
  接这样的发球,要向左或向右移动步法,用正手或反手回击,以达到主动上手的目的。但作起来很难,要有“眼、脚、手”的紧密协调,步法太重要啦!我现常在此“掉下马来”!
  c、反手位长的、低平而又快的、又有旋转变化球
  如果有人会一整套、高质量的这样发球,配合正手或侧身抢拉弧圈球或扣杀,又熟悉长胶的特性,那对我们业余长胶选手来说,这世界可就是太黑暗啦!我们反手长胶控制弧线的能力,击球的力量和稳定性及方向性,都不如反胶,难以对此球进行侵略性的回击。
  接这样的发球,最好反手倒板(或直板横打)用反胶,争取用弧圈球回击。但此招的板形是前倾,而反手长胶的击球板形多为直立或后仰;两者的配合太难练啦!需要长期的磨炼!我想练、炼此套路!真理的入口处就在地狱的入口处!不行,用磕、拱、撇、撩等干扰性方法回接,设法控制回球的高度和落点,尽量不让对方打出接发球抢攻的暴打、暴冲;再有,退后一步削它,削球手不怎么怕这种发球,看来我们也得学习一下老邓(老毛说他: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有时退一步要比“死顶”强!另外,也可稍退后撩对方正手底线大角度,并要防备他第四板的进攻。实在没招,干脆弹打回去。横竖是一个“死”,与其等死不如拼死,没准而后生!
  搓是没有出路的!(当然,国手打我们,光搓,咱们也赢不了!)我好象没看过邓亚萍、福原爱搓!要是长胶对手跟我搓,看准了我就给他一大勺子(既侧旋的前冲到对方的右大角)!
  
  如果能自如运用两面不同性能胶皮(倒板或直板中的不倒板)转换击球,那就太好啦!对付出台长球,以反胶回接为主。对付台上短球,以长胶回接为主。在接发球时,首先设想对方要发长急球(奔球),准备用反胶拉打;若对方不是发长急球(奔球),而是发短的台面球,我方也应该来得及改用长胶回接。这样,可以有备无患。既能发挥反胶回击长球时的力量、旋转,又能展现长胶在台面球上的鬼道、怪异。可长可短,可重可轻,可快可慢,可转可怪;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作的好,象lorazhu大哥所说,真可以让对方感到是“冰火两重天”!胜利的天平一定会向这样的长胶选手倾斜。
  

  反正,接发球就要能打则打,否则也不让对方随心所欲地打出接发球抢攻。象刘国梁所说:宁肯自己不舒服,也不能叫对方好受啦!按我们那嘎哒孩儿时的讲话:打不过你也要擤你一身鼻涕!

  

  二、2、3、对某些类型对手的战术

  

  二、2、3、1、对付快攻型选手的策略

  

  主要意图是以快慢节奏和长、反胶众技术及短落点的变化,控制对方,进行突然袭击。
  a、用磕压制对方快推,迫使其推下旋或搓球回接,伺机用反手长胶拨、弹、打,或用正手(侧身)拉、打、冲。
  b、搓中转拱或磕中转拱,迫使对方后退、减速回球,伺机正手(侧身或上步)或反手抢攻。
  c、对方进攻我方反手位时,用“吸”(减力挡)或“磕”控短,引他向前回击,再将球“拱”或“拨”回去,伺机正手(侧身或上步)或反手抢攻。
  e、出机会球后,采用正手(侧身或上步)或反手发力扣杀(或暴冲)。
  f、对方进攻我方正手位时,“敌重我轻,敌轻我重”,打回头或捂回去。
  注意:对付推攻的直板选手,以逼控反手为主;对付两面攻选手(横直板都有),以逼控中路为主。

  

  二、2、3、2、对付弧圈型选手的策略

  

  一般采用的与对付快攻型选手的基本相同。
  a、对方拉弧圈球时,用长胶“吸”(减力挡)、“挡”、“磕”斜、直线,调动对方后,伺机正手(侧身或上步)或反手抢攻。
  b、运用回球“下沉”,迫使对方用搓球回接或轻拉,用反手拨、弹他的斜、直线后,伺机正手(侧身或上步)或反手抢攻。
  e、对方拉攻我方正手位时,与上述f相同。
  注意:
  对付两面拉选手,在运用上述战术时,以逼对方中路(追身)偏正手处为主,也就是右肩的位置。迫使他侧身、动起来;不让其站那两面随意甩你,伺机拉打冲他的中路。
  对付单面拉选手,在运用上述战术时,以逼对方反手大角为主。迫使其用搓球回接或侧身,然后转压他的正手,再根据来球用正手(侧身)抢拉弧圈球或扣杀。

  

  二、2、3、3、对付长胶选手的策略

  

  一般采用的与对付快攻型选手的基本相同。
  1、积极主动,抢先上手。
  以快慢结合、轻重结合,破坏对方击球节奏。(许多高手在与黄老师的对峙中,就是因为打到黄老师的节奏上而完蛋了。)反手长胶以节奏、旋转、线路和轻重等等变化控制对方;要先拱、先弹、先打,对方同样也别扭。正手多用弧圈球,以旋转控制快慢节奏,吊冲结合,力争主动。
  2、判断仔细,辨清虚实。
  搞明白对方回球情况,是战胜长胶对手的根本。我方发球时,对方回球一般为:1、发下旋,对方回搓是不转或微上旋(要防他拱或弹这一板);2、发不转,对方回球也不转;3、发上旋,对方回球是下旋。应付回合中对方来球一般为:1、挡,当轻下旋回击;2、磕,当下旋球回击;3、拱(对方多在对付下旋球时用),多为不旋且二跳变短,我方不要后退,向前迎击;4、刮或撇,用拉、带回击;5、攻,亮板回击。
  3、善用反胶,比其实力。
  反胶在控制弧线,展示力量、速度和旋转等方面的主动性及效果是长胶打不出来的。如果你的长胶比对方的差,就多比拼反胶。你的反胶实力强于对方,那还有赢的希望。
  4、注意发力进攻后第二板的衔接。
  第一板发力拉打后,对方用长胶磕或削回来的球会非常下旋;常常看着挺高,一打就下网啦!伤神啊!如果要继续拉打,必须增加向上的发力。没把握,就过渡一板,搓或托过去,让他向前移动,回球也不那么转了,再整他不迟。
  5、注重中等力量的进攻(对其它对手也应如此)。因为长胶回球的不可预见性太多,用中等力量回击,可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成功率。专业的常是一板比一板重。业余的上去就发死力,想把人家一板整死,结果往往与愿望相反。
  
  着重谈一下对付直板长胶选手的策略--以拼打正手位球为主。
  直板反手长胶的变化太多啦!操作容易,威胁大。反之,直板正手长胶的变化相对较少,威胁也小。“两害取其轻”!发球、接发球、相持、进攻都以对方的正手位为主要目标,力争在此薄弱环节突破。坚决不给对方反手球,特别是反手短球!这样,他的吸、磕、挤、撇、刮、拧、撩、挡等等统统没有用啦!就跟他“死磕”正手啦!对方的正手如果差就肯定完蛋。在对方注意正手、忙于应付时,“逼右压左,调右攻左”,袭击他的反手空挡。要让对方动起来,使他不能从容不迫地实施反手长胶的优势技能。在被迫地跑动中,直板选手很难打出攻击性的反手球来。更何况在我们业余的直板长胶选手中,没有庄则栋,也没有王皓。直板正手长胶的控球和攻击,对大多数业余的哥们来说不是强项,反手的火力又发挥不出来;在同等水平的博弈中,在坚决执行此战术的情况下,胜利的天枰一定是向“正手能揍,反手能折腾”的长胶手倾斜。

  

  二、2、3、4、对付左撇子选手的策略

  

  将以上所有战术反过来用。但人的习惯是不好改的,说易作难!
  重点也是拼打正手。左撇子对手常打我们的正手大角。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们也不好过!
  特别要注意的是,下死板时,除发现对方反手有空挡外,一定要打他的正手位。要不他们反手顶回我们正手大角的球可是又快又斜,没治啦!君不见,王涛的反手把世界冠军佩尔森、奥运金牌刘南奎顶的“屁滚尿流”!

  

  结束语

  

  战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决定和改变。但技术必须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成型和熟练;外国人把它称之为“肌肉记忆”。伦德尔也曾说:每个网球技术动作需要上万次的训练才能达到良好的肌肉记忆。记得十六年前笔者学习打网球(伦:网球是美丽的!我非常赞同!)时,一位已打了多年的大哥对我说:网球看似好打,其实不易练成。你要三年才能和我抗衡。我一听来了东北人倔劲;每天练习打墙壁(网球最好的陪练。我现在还做出了练习乒乓球的挡板。),正手五百下、反手二百下、发球一百个和截击球若干。一年后,凭借网球的肌肉记忆加上乒乓球的战术意志,我获得我们那网球中年组的冠军。(那位大哥得亚军。也许是他脚上功夫太好,手上功夫稍差的缘故吧。他是七十年代北京足球队长;还娶过优秀的舞蹈演员。球中出美女!大家好好练吧!)所以我对提高长胶单项技术的理念说起来也很简单:“每天五百下”!三个月后(百日功)见成效。
  战术是以实力为基础的。技术是为战术服务。对战术的研究和对技术的培养要同等重视。不懂得或不重视战术的运用,即使是准备精良、技术先进,也难以克敌制胜!按老毛所说: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全文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ccyhb 2011-3-23 20:43:00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