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分享]国乒辉煌引发的乒乓危机

艺灵鸿 2011-7-16 02:18:00

         1995年,天津世乒赛上中国队再次实现金牌包揽的梦想。那一年,孔令辉、邓亚萍、王涛的名字响彻神州。随后,中国队就再也没多给欧洲人机会,至今为止,外国人能从中国人手里抢走一枚金牌就已经是他们最大的荣誉了。

 

 

国内:会的人多,玩的人少,荣誉与流行脱节

包揽对于中国乒乓球来讲似乎变成了规定动作,在当下的乒乓世界里,“荣誉”和“流行”脱离了干系,形成了矛盾的反比。在中国乒乓球“习惯性”胜利的同时,大众也逐渐开始麻木、甚至抗拒荣誉的刺激。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本届世乒赛前,不少乒乓球爱好者甚至不知道世乒赛已经开始了。用球迷自己的话说:“国外选手有点名气的都是那几张老面孔,要不也是海外军团,对中国队也不能形成真正的威胁,比赛没有悬念,谁愿意再守着看呢?” “养狼”空喊多年却未见成效,乒乓球依旧是中国一家在玩。

这种逆反心理,难免让人心里一紧。大包大揽,也让乒乓球这项运动几乎成中国球员自娱自乐的游戏,阻碍着世界乒乓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随着NBA、国际足球甚至是网球、斯诺克等运动在中国的兴起,往日作为“国家荣耀”的乒乓球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大不如前。与之前学校里孩子下课争抢乒乓球台不同,如今的乒乓球在校园运动中早已落后于篮球和足球,会的人多,玩的人少,成了乒乓球目前尴尬的现状。中国乒乓球界的”太上皇“蔡振华就曾指出,中国乒乓球人口已经呈现了下降的趋势。

 

欧洲:青少年人才断档没人愿意打职业,中国强势下失去进步动力

本届世乒赛进入刚刚进入正赛第三天,混双前8名中只有一对欧洲选手,而女双前16名仅三对,男双8强是两对,女单欧洲有4人进入第4轮,但仅有帕弗洛维奇原籍欧洲,男单前16人仅5人。在奥地利执教的中国教练刘彦军像记者透露:“乒乓球运动在欧洲失去了青少年的基础,这是欧洲乒球没落的最大内因。”刘彦军说,欧洲各个乒乓球俱乐部也有青年队,但是这些孩子都是凭兴趣在打球,一旦到了转职业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会选择放弃乒乓球而去读书或者做别的职业,青黄不接是欧洲乒球最大的问题,据悉,瑞典乒协注册人数仅不足一万。而效力于奥地利的中国籍球员陈卫星则说的更加直接:“十年前打入奥运会的那批人,现在还在打,没有新面孔。”陈卫星还表示,欧洲球员在比赛中看到中国选手自己就不战先怯了,如果能够前一百名就会自认为是不错的成绩。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精英-银星俱乐部超级QQ群1:145273012 QQ群2:118415712

0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