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之三 (续)

午后阳光 2011-7-20 17:31:00

之三 (续)

(4)肚脐前方的击球点的定义
    身前击球点的角度说清了,那击球点离肚脐有多远呢?
    这涉及到击球的动做幅度的讨论。
    我们知道,如果击球半径大,击球的能量才可能大;在击球弧线中,还有另一个叁数决定挥拍能量,即叁与挥拍的质量。
I=sum-of(m * (square-of)r)
I是挥拍产生的能量,m是叁与挥拍的质量,r击球半径。

    这就是之所以专业球手抡动上半身的重心(而非仅是手臂)击球的根本:
    1。抡动上半身的重心可以大大增加叁与挥拍的质量,有时甚至是抡动全身的重心去击球,如前篇所述。
    2。要抡动上半身的重心,则必需向前弯腰,以腰为转动大轴(肩为小轴)的击球半径(与腰的投影 手臂的投影成正比)大过只用手臂转动的击球半径。而且,别忘了,挥拍产生的能量与击球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说到这里,您肯定也能分析出为什麽孔令挥的正手位击球常常力量不够了吧?

    还不得不说说t某人对弧圈动做幅度的论点:以引拍结束时(t某人称起拍时)前臂与上臂的夹角为判定标准???---夹角大的是大拉,夹角小的是小拉,可大可小的是中拉?

    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如果拉球时前臂收缩得多,挥拍能量的损失就大,但动做的灵活性高;相对地,拉球时前臂收缩得少,挥拍能量的损失就小,但动做的灵活性差。以前中国球员打近台快攻的多,站位近台,为了避开球台的阻挡,为了攻台内球,拉球\攻球时前臂收缩得较多,还特别注重"迎前"击球(便於打快节奏,特别是对下旋来球)。多年之後,拉球\攻球时一定要前臂收缩,成了中国球员的传统动做。有的球员看老金的中远台(几乎)不收缩前臂的拉球,说人家动做难看!?却不问问自己对击球原理有几笔刷子。

    正是拉球时前臂收缩得多少,决定拉球中旋转的质量!

    简单地说,拉球时前臂收缩得多,等於没有换成"卡车"档,是在拼挥拍的线速度,而非挥拍的抗阻能力。用在刘国梁身上很合适,他是快攻型。用在老马身上也不错,他是中国暴冲(速度第一,旋转第二)型。用在王励勤的近台拉球也挺好,这时王励勤也是以快为主。但到了需要旋转第一的时候(特别是到了中远台发力对拉时,没了球台的阻挡),拉球时前臂收缩得多(没有换成"卡车"档)就要吃亏了,如老马,再如小马琳哥的前臂收缩型拉球--旋转肯定不够。王励勤这点结决得好--随时根据需要换档!老瓦和老普也都是换档的高手。您可注意老瓦44界淘汰阎森的最後一板中台发力拉(冲),前臂几乎一点都没有收缩,拉出的球象个风火轮,又转又快,绝了。中远台发力拉球可叁考的还有王浩,丁松的中远台反攻,前臂收缩几乎看不到---他们不得不这样做,否则旋转肯定不足。阎森的动做也几乎是直臂拉球,极少有前臂收缩(还喜欢上身扑进台子拉高点期),旋转极为强劲!!!

    再看小萨和卡尔松的正手拉球,前臂收缩得也很少,但他们引拍结束时(t某人称起拍时)前臂与上臂的夹角都不大(t某人称"小臂时夹着"),因为他们的身高都几乎1米90,又得前倾上身,其挥拍半径并不小,几乎板板拉球都使"卡车"档,怎麽会以"小拉"来分呢?如果t某人用尺子去量量比比小萨和阎森的挥拍半径(肚脐->球拍的投影),谁小谁大肯定另有一番结论。真正只靠前臂收缩拉球的我只注意到法国的几个狠妈妈(除了希拉) 林德,都是近台凶狠型,除了盖亭能靠一双飞毛腿长期保持高水平,其他的都极不稳定。

    总之,仅以身体的某部分的角度去谈动做幅度,没什麽实际意义。有个我的亲身经历,说出来,给您解个闷ㄦ。以前我在北京养狗,经常出去溜狗,顺便让狗上侧所。常遇到个也出来溜狗的老太,她爱保持公共卫生(比我强),总把她的狗的赃东东收到自带的口袋ㄦ里。她常教育我也该这麽做,但常抱怨她狗爱拉稀:" 独独(狗名)小拉最好(流行吗--老k解说),不用管,它自己就一会ㄦ干了;大拉也好(舒展吗--老k解说),一夹就起;最讨厌的就是中拉,不象大又不象小,又大又小,最难啦!"虽然老太不会用排遗,排泄,肠道传染病分类,但她起码以此来区分保持公共卫生的难易,比我强,比t某人用狗的赃东东的分类来谈论弧圈更强。


    在网上说话,最好给自己留个圆场的余地。不然,您万一得罪了某个高手,人家又不想亲自动手,派个幼徒寻上门来,您是马上掏出三分送的"竞技与娱乐"之论哄走人家小童呢,还是立马ㄦ毫不客气地给人家示范一招"中拉"呢?刚好昨天看到了个广告,是宣传internet的,上面有一条其貌不仰的狗,一只爪蹋在notebook的键盘上,广告词是:On the Web,nobody knows you are a dog...我多添三个词,送给狗眼看人低的"中拉":On the Web,nobody knows you are a dog, until you bark...

老k的临别赠言---怎麽练?
    1。少化时间去检球。如果80%的球您和同伴打不到10回合,要麽是某方的动做有问题,要麽是打得太狠了。
    2。先练徒手动做。打球时(上台击球),您是不可能完全知到自己的动做是怎麽样的,最好先对着镜子把姿式教正好(至少您自己满意),再上台击球(打定点,定线。熟了再打变线)。有摄相机帮忙更好。
    3。技术训练时的重点是技术动做,而非力量。用70%的力量练足够了。要的是正确动做的重复再重复,让肌肉在酸痛和疲劳後产生正确的记忆。比赛中就不会走型了。
    4。把练好的技术融如实战。--打(自我)教学比赛,比如练"一板拉下旋",只要我发球,就发下旋,对方一搓长我一定要拉起来,哪怕下面陷入被动,也坚持这麽打,不去管胜服。
    5。打一拍好球後,不要先高兴,要分析自己用的动做是否正确。动做不好,而球好,没用!因为这种球出现的机率肯定不高。
    6。不要盲目学非正规动做,不要做摸象的瞎子。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0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