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击球时“身体后仰”的原因及纠正方法

zs730712 2011-7-27 11:30:00
 

  平日里打球见到不少击球时“身体后仰”的朋友,特此写下这个帖子,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em1003]:

 

一、现象

  击球时被来球“”着,引拍后的挥拍击球时显得“局促”,动作还没做完球拍就碰到球了,击球点和身体平行或稍前。外在动作表现为:身体后仰、屁股下沉、肚子往前拱。


二、原因

  1、击球点靠后。这是外在原因,请看下图:

 

 

【原创】击球时“身体后仰”的原因及纠正方法

【原创】击球时“身体后仰”的原因及纠正方法

 

(千万别跟我较真,这只是一张示意图、草图)比如说合理的击球点在A,但是如果在C点击球,自然是动作没法做完整,也就难免有种被来球“顶”的感觉。

  2、预判不好。上面说的是外在原因,而内在原因呢?说白了,击球点靠后是你用来完成动作的时间不够,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预判不好。倘若你的预判很好,提前做动作,自然用来完成动作的时间就充裕了。


 

三、纠正方法 

  原因找到了,解决办法自然也就有了:

  1、击球点前移。合理击球点应该是(以右手持拍为例):身体前方偏右,距离身体约80至100公分(这个距离可以根据每个人的身高、臂长、年龄等因素进行调整)。说句题外话,我也见过有些高手习惯于身体几乎平行的体侧位置击球,甚至还能暴冲[em1004],但是这毕竟属于自己琢磨出来的、适用自己的习惯性动作,不适用于大多数人,而且击球时显得不潇洒、缺少美感[em1006]。

  2、提前预判。也就是说要比你原先的习惯性动作提前启动,当然,积习难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如果你希望自己的技术有所“突破”的就必须做到更早、更快。

 

  上面这两点是针对“原因”而采取的最根本的纠正方法,有点笼统。下面再补充几点,目的是如何才能做好上述两点。

  3、站位靠前(近台)或说具备“迎前”意识。出现击球时“身体后仰”的朋友大都存在这么一个问题:站位中远台,在下降期击球。“站位近台”也许有些朋友不好理解,实际上你如果理解了这么两句话就可以了:“低手怕转、高手怕快”、“现代乒乓球运动讲求先上手、先进攻”。何况我们现在是在讨论解决“击球点靠后”的问题,等到你已经做到击球点前移并习惯成自然,退台玩玩高吊弧圈球、放放高球也无妨。我所在单位就有一位五十多岁的半职业选手(体校毕业后进体工队被淘汰),直拍正胶近台快攻打法,那种速度之快,根本不给对手充裕的时间起手拉高吊[em1002]。

  4、收腹含胸,重心下压。挺直身体打球的是棒槌[em1004]!因为挺直身体打球实际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人为地造成自己引拍、挥拍的可活动空间变小。不信你就挺直身体持拍转转腰看,别提多别扭了。

  5、盯球。盯球是做好预判的基础[em1002]。最次的盯球是表现在接发球判断对方发球的旋转及长短,稍好的盯球是包括接发球和打球回合中对方球拍触球瞬间的旋转、落点的判断,最好的的盯球还得加上对战术、假动作的判断。

  6、击球时机。尽量在高点或上升期,前面已经说了,现代乒乓球运动讲究先上手、先进攻,选择在高点或上升期击球的话,给对手做动作的时间也就少了。当然,我前面也说了如果纠正身体后仰的毛病、使击球点前移并习惯成自然后,在下降期玩玩也是可以的,那是后话。

  7、拍型。竖直稍前倾,上旋球和不转球直接击打进攻,下旋球稍带摩擦。

  8、放松及瞬间发力。击球前保持身体的放松,击球瞬间身体发力,不只是手部分的发力,击球瞬间的发力实际是全身发力的集中体现。

  9、转腰。引拍后挥拍击球时腰的动作做充分,挥拍时是“腰带手”。准确地说在“开始转腰”到“开始收小臂”这个过程中有个时间差,也就是说扭腰和收小臂并不是同时进行,中间有个腰带动大臂的过程。之所以被来球“顶”着,恰恰缺少的是扭腰带动手臂去击球,说白了,少了“带动”这个过程。平时打球我见过不少人大幅度转腰,引拍都引到屁股后面去了[em1002],等他再挥拍击球时,球已经离身体很近,只好仓促击球,你说这种转腰还有多大意义[em1004]?如果因为扭腰造成击球时局促、击球点后移,宁可减少扭腰动作。

  10、纠正手臂的错误动作。常见错误动作是:大臂夹紧、没有收小臂。而很多习惯于身体后仰击球的朋友大都有“夹紧大臂”的习惯。

  11、高吊弧圈球。倘若你无法抢到高点或上升期,而被迫用高吊来过渡的话,我个人观点要做好两点:步法到位和避免体侧平行位置击球。步法不到位,动作很仓促的话,这个高吊的质量估计也不咋地。其次,即便是高吊,击球点可以稍后移,比如上图的B点,但依然要避免在和身体平行的C点击球。

  12、徒手挥拍。经常进行这个练习,有两个好处:可以把我上述所说的融合在一起体会一下(那些要点不一定全部正确,仅供参考[em1003]);二是使自己的动作定型。很多时候,徒手挥拍练习比整天泡球馆还“涨球”。


 

  记住,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宁可去“顶”着对手,而不是被对方的来球把自己给“顶”了![em1002]


 

  以上是我对于“身体后仰”击球的一些粗浅认识(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em1003]),希望对于存在这个问题的朋友提供一些解决思路,不足之处也请各位朋友批评指正[em1003]。

 

 

 

QUOTE:
以下是引用jay_hn在2011-7-31 2:39:00的发言:

楼主所说的合理击球点,在身体右前方八十到一百公分....是否有点夸张了?

 

我感觉减半,四十到五十公分还差不多...以我一米七的身高,臂长不过六十公分...

 

就算每击球都抡圆了手臂才六十多公分....

怪我写的时候马虎了[em1004],我这指的距离是击球点到腰腹的斜线距离,如果是平行地面到头部的应该在四十公分左右。

 

 

  这是“江城居士”朋友的跟贴,粘贴过来和大家分享。这位朋友太客气,我的观点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只是谈谈个人看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谢谢“江城居士”了[em1003]

 

QUOTE:
以下是引用江城居士在2011-7-27 15:06:00的发言:
 

1、击球点前移2、提前预判3、站位靠前(近台)或说具备“迎前”意识4、收腹含胸,重心下压5、盯球6、击球时机7、拍型8、放松及瞬间发力9、转腰10、纠正手臂的错误动作11、高吊弧圈球12、徒手挥拍

以上是楼主解决身体后仰的一些方法,这些都很好,读后很受启发。我还想补充一点:有意识地加大向前(前上)挥拍距离。我想造成身体后仰,除了击球点太靠后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即:当拍子击打到球时,就收住拍子,不再继续向前挥动了,或者是继续挥动的距离太小。如果你有意识地继续向前多挥拍,这样就迫使你身体也随之向前倾,想后仰你都做不到。这不就成了吗。不知楼主同意与否。请见谅。

同时感谢楼主给我们写出这么多精华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1 11:21:16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23条评论

蓝色西湖 2011-7-27 11:43:00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挥拍有益 2011-7-27 11:33:00
哈,坐上沙发学习![em10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毒 2011-7-27 12:41:00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当两指间的烟恋上唇的时候,不是戒不掉尼古丁,是戒不掉成了习惯的思念,在没有你的日子,在滴水的檐下,抽一支烟,体会思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水的样子 2011-7-27 12:41:00
精英越来越强大了!由衷地表示祝贺!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道德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nowmoon 2011-7-27 12:41:00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killgod 2011-7-27 12:41:00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tong3971 2011-7-27 12:51:00
精英越来越强大了!由衷地表示祝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txp1224 2011-7-27 13:03:00
不错不错,赞一个!
交易过的朋友:hsy8660689、刘南奎、黄金贾、我真穷啊、 suodapeng、刘翔靠边站、a528021、ronggang、高航、体育爱好者、 jinn_007、yin8566、洗洗睡了、笛韵、荣哥、飘泊的梦、小杨乒乓、对冲基金、波波橙、小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9meteor 2011-7-27 13:05:00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