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春光明媚踏歌行

败给你的纯 2011-11-3 20:23:00
“东湖春畔柳丝长,满苑飞花乱夕阳。何处祓除女儿散,来过流水郁金香。”这首题为《上巳看花次韵》的七绝,系明代“四杰”之一杨基所作。前两句写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动人画卷;后两句叙事,把我们带入上巳(一种旧俗节日)的踏青场面。

我国疆域辽阔,各地春天来临时间不同,故春游便有先后之分,有的是二月二,有的三月三,长江以北地区,多以清明节为踏青节。千百年来,歌咏春游的诗词流传无数。杜甫的“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描绘了唐代长安城郊踏青的盛景。南宋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描绘了古人春游西湖的欢乐情景,格调清新,令人回味无穷。欧阳修也曾作词云:“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将江南春游的情景描述得栩栩如生。而唐代王涯的《春游词》:“经过柳陌与桃蹊,寻逐春光著处迷。鸟度时时冲絮起,花繁衮衮压枝低”,则描写了诗人“寻逐春光”,乐而忘返的情景。

踏青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中的《郑风·溱洧》篇就传神地再现了春秋时期青年男女欢聚河岸互诉心曲、互相馈赠的热烈场面,可谓我国最早的一首踏青诗。据史书记载,踏青习俗在汉代已经形成,魏晋时期逐渐开始盛行,到了唐宋,几乎家喻户晓。杜甫在锦官城(今四川成都)写过一首踏青绝句:“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全诗隐写踏青,突出的是诗人的内心变化。而宋代诗人张先的《木兰花》则具体生动地描写了男女青年在清明节踏青时的欢乐情景:“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州拾翠莫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说的是郊野踏青的人络绎不绝,妇女乘车春游采集花草,竟至于到了夜幕降临还不想踏上归途。足见春游之乐,令人心醉神迷,留连忘返。同处宋代的诗人王庭圭在《出郊》中云:“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两脚微。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烟村南北黄鹂语,麦陇高低紫燕飞。谁似田家如此乐,呼儿吹备跨牛归。”诗人出城春游,在郊外看到鹂歌燕舞,田夫牧童怡然自乐的情景,好似世外桃源,又似梦中美景,不禁怦然心动,诗兴勃发。

古代踏青,活动内容非常丰富,既观赏山川风光:“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宋·苏轼),也进行一些娱乐活动:“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宋·吴帷信),更有一些文人雅士将踏青视为锻炼身体、增长见识的一种手段:“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唐·王维)。

“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古人踏青有情调,今人春游更精彩。在这春光明媚的大好时节里,外出踏青能使人开怀畅意,揽景会心,在领略秀美山川与人文胜迹的同时,也不知不觉中达到了天人和一的完美境界。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3条评论

我是个基督徒 2011-11-4 15:39:00
不得不承认你的文采很好,哈哈
  • 在 IIS 软件开发工具包 (SDK) 或 MSDN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忙不是借口 2011-11-4 09:13:00
    恩很有同感的说。写的很美呵呵
    踏遍青楼人未老,请用汇仁肾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跳跳妖精 2011-11-4 02:50:00
    谢谢分享了,写的不错哦好久没看到了
    吃饱之后大家探讨了关于饥饿的问题,有人提议下次聚会探讨关于贞操的问题,我都有点迫不及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