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技术丰富程度与疲劳度的关系

3216549875 2012-1-3 23:07:00

位置好的球,运动员可以用多种方式处理(可打、可拉、可推、可拨、、、)并且可以用多种力量来处理,这样变化就很丰富,可以打出不同的旋转、落点、力量、、、

位置差的球,处理方式就少(退台后遇到短球,不能拉,只能够着打,甚至只能把球托回去)旋转、落点、力量单一,质量也不高。

就是说,步伐不好,位置不好的话,球的质量和战术变化就出不来。

如果是在疲劳的时候,这问题就更严重了(退台后,距离很远的正手球,我只有一种处理方式,大跨步过去拉高吊弧圈,而不无法使用打、托等动作,那么在疲劳的时候移动速度降低,必定拉不到球,如果是位置好的球,就算身体疲劳,我还可以用打、推等动作来处理)

也就是说,“位置不好”不但导致回球的旋转、落点、力量的单一,还会强迫运动员做某动作,使其无法按照自己的需要来支配体力。

(体能充沛的时候你有力气拉球、扣杀,但位置不好,你只能托球——有劲使不上。体能不足的时候,你迈不动步、哈不下腰,但你却必须那样做,做不到当然就丢分) 

 

什么叫“按照自己的需求来支配体力”?

上场就使劲打,板板质量高,累了就不打了,休息好了再来——这也是一种支配方式,但不够智慧。

板板发力,在战术上表现出犀利的进攻和极少的破绽,但是落点和节奏的变换会很少,对方的防御难度并不高。其战术效果未必高于“多种技术的组合体”,

大力拉球、小力打球、省力但落点刁钻推挡组合在一起,对方往往更难招架。并且这种组合比“板板发力”更省力。

两种玩法,效果接近,而其中一种更省力,你说哪种好呢?

当然这种玩法更费脑力。但闲置脑力,不也是一种浪费么。

 

 

 

————————酒入舌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4 2:21:31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条评论

apperking手机认证 2012-1-4 09:00:00
我的体力也不算好,的确在比赛中战术也是根据体力来搭配的,不过强行侧身或奋力扑正手,需要的时候还是咬牙顶住啊。
红双喜96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