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接发球的运动心理学初探——判断中的概念化机制

3216549875 2012-1-9 07:51:00

接发球,运动员综合考察来球的旋转、落点、弧线、速度,获得一个整体性的评价,由此来选择应对的动作。

中等下旋、弧线较高、速度较慢、落点稍短的球,与强烈下旋、弧线平滑、速度稍快、落点稍长的球,运动员给他们相同的评价。并用相同的动作来处理

 

但在诉诸语言时,这种整体性的评价没有一个独立的概念指代它,仍用《下旋度》来代替。这样《下旋度》就有了两种用法。

中等下旋、弧线较高、速度较慢、落点稍短的球,通过考察拍的速度、击球的声音、、、人们说它《下旋不强》,但整体上看又说它《下旋很强》。

这就在对话中造成了很多误解。

 

当对方的主要变化在旋转上而弧线、速度、落点不变,运动员只需将注意力主要放在球的旋转上即可,

用同一个动作处理来球,旋转越强,拍面越平即可。

此时,若来球弧线、速度、落点出现变化,运动员就可能会忽视它们,只考察转速来选择对策动作。

 

 

 ——————酒入舌出 (原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9 10:35:20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条评论

apperking手机认证 2012-1-9 10:33:00
感谢分享
红双喜96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