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这里是球迷影楼,借地方发个伤感的消息

chenxich 2012-1-19 14:57:00

美国柯达及其美国子公司提出破产保护申请

 

1月19日,据华尔街日报消息,美国柯达公司及其美国子公司已经正式依据美国《破产法》第十一章提出破产保护申请,以求度过多年销售下滑所致的资产流动性危机。

柯达称,该公司及其美国子公司已根据破产法第11章,向美国一家破产法院申请业务重组。美国以外的子公司不包括在申请范围内。柯达表示,此举将加强其美国及海外资产的流动性,将非战略知识产权商业化,妥善解决遗留负债问题,专注于最有价值的业务。

柯达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CEO)彭安东(Antonio M. Perez)表示,“董事会和整个高级管理团队一致认为,这对柯达的将来而言,是必要且正确的一步。”

柯达表示,已获得花旗集团提供的9.5亿美元18个月期信贷支持。这家曾经的胶卷行业领军企业,曾试图重组为一家相机等消费产品的厂商。

柯达,公司全称为伊士曼柯达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1880年成立,已有131年历史,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是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业务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约8万人。柯达因战略问题错失了许多良机,于2011年10月传出提交破产保护申请的消息,造成股价暴跌;2012年1月,柯达公司因股价低迷面临摘牌退市的危机。

名词解释:什么叫破产保护申请?

美国《破产法》管辖着公司如何停止经营或如何走出债务深渊的行为。当一个公司临近山穷水尽之境地时,可以援引《破产法》第十一章来“重组”业务,争取再度赢利。破产公司,也就是“债务人”,仍可照常运营,公司管理层继续负责公司的日常业务,其股票和债券也在市场继续交易,但公司所有重大经营决策必须得到一个破产法庭的批准,公司还必须向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报告。

如果依据《破产法》第七章申请破产,公司全部业务必须立即完全停止。由破产财产托管人来“清理”(拍卖)公司资产,所得资金用来偿还公司债务,包括对债权人和投资人的债务。

一般来讲,如果公司申请依据《破产法》第七章破产,股民手中的股票通常变成废纸一张,因为如果破产法庭确认债务人无清偿能力(负债大于资产),就可不归还股东投资。此外,公司资产经清算优先偿还有担保债权人和无担保债权人后,往往所剩无几。

多数上市公司会按照《破产法》第十一章申请破产保护,而不是第七章直接进行破产清算,因为他们仍希望继续运营并控制破产程序。第十一章规定了一些复兴公司业务的程序,也确有一些公司重组计划成功,重新开始赢利。但有些公司最后还是以清算告终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0条评论

chenxich 楼主 2012-1-19 15:02:00

当技术革命到来的时候,

抱残守缺带来的只会是彻底消失,

不知道乒乓器材的革命是不是也是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henxich 楼主 2012-1-19 14:58:00

听到“柯达公司或破产”的传闻之后,摄影爱好者于先生的心情既低落又矛盾,陪伴了他十多年、装在印有“KODAK”黄色盒子里的柯达胶卷或将销声匿迹,他正犹豫要不要再去购买一些胶卷。

在上海鲁班路的星光摄影器材城和火车站摄影城里有销售柯达胶卷,这几天两大网点的销量在不断增长。到香港永成摄影器材公司(下称“香港永成”)询问和购买柯达胶卷的人也络绎不绝,一些摄影迷们想要收藏为数不多的胶卷来珍藏过去、记录未来。

柯达回忆

“那些年,我们一起拍的日子”,柯达的名字无法在于先生的脑海中抹去。

1998年初秋,于先生刚考上鲁迅美术学院,因为摄影课要经常拍片的关系,他每个周末都到照相器材批发市场去购买好几个牌子的各类胶卷。

“胶卷行业里有五个牌子:柯达当然是老大,其次是富士、柯尼卡、爱克发和乐凯。那时,柯达品牌稳占霸主地位,但其价格也更贵。”

于先生说,当时一卷36张的柯达负片(民用胶卷)售价大约是18元,而同类型的乐凯胶片则便宜一半。因此,一般舍不得买柯达,而用乐凯等其他胶卷来拍日常作业,除非是一些广告或者需要有精细质感的拍摄才用柯达胶卷,“每次举起相机都会想好布景和角度、光线再动手,毕竟柯达不便宜。”一个学期下来,他能拍大约30多卷柯达。

“每学期的期末考试作业、毕业设计以及此后工作时给杂志、亲友们拍摄的照片,都与柯达有关。而我个人也非常喜欢用柯达的黑白胶卷来拍照片,成色和感光度都很不错。”

广州资深摄影玩家沈龙也是柯达的拥趸。在电信公司担任技术管理者的他从2002年迷上摄影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当时还是先玩的数码,再转向胶卷的。”现在,他80%的业余时间用在与玩友交流、摄影及自己冲洗照片上了,每年有八九十卷的胶卷用量,其中三分之一是柯达品牌。

这十年来,他仍很敬重该公司,“几年前,柯达还推出了新的胶卷产品,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胶卷行业中仍是第一。”

胶卷销量上扬

虽然现在柯达粉丝们仍钟情于柯达,但摄影数码技术全面轰炸,导致胶卷市场没落的大势已定。因柯达的破产传言甚嚣尘上,各地的柯达胶卷销量也在近期上扬。

沈龙所在的摄影圈子内十多位友人连日来分批去香港永成采购大量柯达胶卷,而他自己也有类似想法。“目前,我自己的胶卷储量还是比较多的,所以采购行动会延迟一些。以前也有新闻说柯达要不行了,但感觉这次的传言更靠谱,所以大家都很紧张,纷纷去囤货。”

柯达胶卷经销商——上海鸿运照材沈先生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破产消息后这几天柯达的胶卷销量确实有所增长。“比如说现在专业级相机会使用的柯达专业胶卷,售价是32元/卷,比普通的胶卷贵一大截,但近期也有人对这类胶卷一买就是几十卷,而平时只有几卷的采购量。”

沈先生称,如今市场上有3~4个品牌,富士胶卷量已很少,整体看还是柯达占据上风。在他自己的店里,柯达的销量占比达到50%以上。不过,沈先生的生意也已大不如前,“在数码产品没有冲击市场之前,最好的时候年销售额可达到上百万元,而现在的销售额可能1年也不足10万元。此外,我们的利润也很薄。从柯达公司进货的31元/卷专业胶卷,我们只卖32元,毕竟需求已经大幅减少,卖得贵更没人要了。”

一位在上海开设柯达冲印店的负责人李先生也告诉本报,即便公司挂着柯达的牌子,但实际上与柯达之间的合同早就解除了。“以前柯达还会要求我们从他们那里进材料如药水、相纸等,现在哪里相纸和药水便宜,我们就从哪里进。”李先生说,公司的生意并不是很好。现在店里的胶卷几乎无人问津,洗照片的人也不多。而公司的月租金就要上万元,必须经营各种产品才能维持生计。记者在其门店内外也看到,该店不仅冲洗照片,而且还有打印、复印、销售相纸、相框、上网、代缴费、团购胶卷等业务。

柯达的际遇,让人慨叹商业竞争的惨烈与悲壮。即便辉煌百年,即便是数码技术的最初发明者,但柯达也可能难摆脱黯然落幕的结局。

柯达公司错过了数码时代的大发展,整体实力大打折扣。 据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数码相机市场品牌中,最受关注的为佳能,其余是尼康、索尼、富士、松下和三星、卡西欧和奥林巴斯。柯达无缘前十强。在亚马逊网站中,2011年前三季度佳能占据一半的市场份额仍独领风骚,接下来是尼康、索尼和松下等日系为主要消费产品。财报数字也证实,现在柯达的业绩仍然乏力,这也是为何其被传破产的根本原因。去年第三季度,佳能公司的销售额119.08亿美元,其中包括数码相机在内的消费产品业务部门销售额为45.12亿美元。同一时期,柯达公司的整体销售额为14.6亿美元,亏损2.2亿美元,也是其连续第九个季度亏损。

相关

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KodakCompany),简称柯达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由发明家乔治·伊士曼始创于1880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是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业务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约8万人。柯达因战略问题错失了许多良机,于2011年10月传出提交破产保护申请的消息,造成股价暴跌;2012年1月,柯达公司因股价低迷面临摘牌退市的危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henxich 楼主 2012-1-19 14:59:00

美国时间1月10日,柯达宣布对旗下业务进行重组,原有的三个业务部门将被削减至两个,分别为商用部门和消费部门。柯达称,重组并简化业务机构意在削减成本,为股东创造价值,帮助公司渡过难关。

面临退市,是柯达眼下的最大难关。1月3日,因其平均收盘价连续30日跌破1美元,纽约证券交易所发布警告称,若其股价在未来6个月依然无法突破1美元门槛,将被取消上市资格。

1月10日,柯达的股价为58美分,而在巅峰时代1999年1月,柯达股价为每股78美元。

从传统B2C胶片影印到B2B数码打印,柯达10余年的转型历程纠结艰辛,走到如今却接近“断粮”。这家有着132年历史企业的转型之路,究竟是如何成为一条失败之路的?

挣扎求生

“接下来6个月对柯达会非常非常重要。”一位柯达内部人士语气沉重地说。他透露,在这期间柯达将会做出多项措施提振业绩以自救。

柯达1月10日匆忙推出的业务重组计划,正是自救措施之一。柯达行政总裁安东尼·彼里茨称,鉴于柯达的主要产品都将数码化,因此,公司的新架构是根据市场而不是根据功能来划分的。柯达希望,打印机、软件、包装等业务能在2013年时实现规模翻两番,达到公司总收入的25%,即接近20亿美元。“一旦柯达完成向数码公司的转型,我们未来的市场与现在相比将有很大不同,所以我们需要重组,以赶上变革的步伐。”

相比之下,柯达向苹果和HTC发起的两起专利诉讼则有望直接为自身带来现金流。

在过去的132年中,柯达积累了近1万余项专利技术。此前,苹果、谷歌等公司就曾因涉嫌使用柯达专利被告上法庭。2010年,三星就支付给柯达5.5亿美元专利赔偿。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柯达目前的市值。

2011年,柯达决定一口气出售1100多项专利,这占去其专利总数目的10%。有机构估算这或许能为柯达换取30亿美元。不过,自7月份待售以来,该专利组合一直无人问津。

若出售旗下专利权组合从而增加现金流的努力失败,柯达将不得不在未来几周内寻求破产保护。柯达发言人则拒绝对此置评。

行动迟缓的巨人

从1888年第一部柯达照相机上市开始,柯达的成功神话一度延续了上百年。

上个世纪90年代末,这家百年老字号走到了十字路口:主营的胶卷业务占据了市场半壁江山份额,但“影像数码化”的市场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如何选择?对于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的柯达来说,尤为纠结。

战略上一再迟疑,导致柯达错失数码转型的恰当时机。等到其2003年下定决心转型,却为时已晚。

“长期以来,柯达对业务转型的必要性心知肚明,也不缺乏转型所需的技术储备,但在执行层面却异常的迟缓。”长期关注柯达的行业观察家于清教分析说。

在昔日光环的萦绕下,柯达遇到了一家规模庞大的百年老店常常会遇到的问题——尾大不掉、多层管理、效率低下、人事冗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EMBA中心副主任罗彪认为,尽管柯达率先发明数码相机,但柯达的成功此前一直是是传统业务的成功,基于此,传统业务部门对决策影响力甚大,企业资源也会优先配置到传统业务部门,从而导致其转型迟缓。

2003年,彭安东前任邓凯达曾宣布柯达全面向数码转型,柯达要削减72%的红利派发额度并向新兴的数码技术投资30亿美元,但该意见遭到了部分股东的强烈抵抗。

无法延续的转型

“柯达是一家非常不错的技术型公司”,即便已经离开,提起柯达,王华依旧颇多感慨。

在他看来,柯达的问题并不在于技术能力上。往远了看,柯达发明了第一台数码相机,积累了海量的数码影像技术专利,这些技术很多即使在今天依旧领先;而在转型数码、押宝打印机业务之后,柯达的产品在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上相比竞争对手毫不逊色。

在柯达中国区,高层的频繁更迭导致了转型方向无法延续。自从柯达中国区原总裁叶莺离职后,这一职位走马灯一般接连由陈志轩、傅志君、李强担任,几乎一年一更换。

一位前柯达员工回忆说,柯达2009年曾在中国力推一个名为“乐活馆”项目,即通过门店改造来重塑柯达门店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具体做法一是改变原来门店的松散管理,所有门店都安装柯达的“中央厨房”,后台和柯达公司直接对接,二是新添加很多辅助性产品,如相框、墙纸、台历等60多种商品将放到门店销售。

这是当时柯达消费数码影像集团大中华区总裁陈志轩在2008年7月从飞利浦“空降”柯达后一直在推进的一个项目,也是柯达自2006年以来在中国市场的最大动作。

陈凭借个人魄力一度说服总部为此争取到诸多资源和支持,亦大刀阔斧地做了很多前期投入。但是2009年底随着陈的离职,这一项目也基本无疾而终,原因则是新任的总裁傅志君“似乎对该项目不感兴趣”,注意力完全不在这里。

这一切导致的结果,是柯达的转型时间跨度之长、困难之艰巨远远超过所有人的想象。亏损、出售业务、裁员、并购扩张……这些反反复复的煎熬,耗尽了柯达的资金,也耗尽了华尔街对于柯达的耐心。柯达只是错过了一次机遇,却没想到:代价竟如此巨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henxich 楼主 2012-1-19 15:01:00
市场调研公司NPD Group近日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2011年前11个月,数码相机的销售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7%,销售额下降了18%。摄像机的销售量同期下降13%,闪存卡的销售量则下降8%。

  业内专家认为,受到智能手机的冲击,低端数码相机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低端机利润越来越薄

  NPD的报告显示,用智能手机进行视频,照片拍摄变得越来越普遍,传统相机及摄像机的使用量越来越少。报告指出,受访者中使用智能手机进行拍照的比例由2010年的17%增长到2011年的27%,而用传统相机拍照的比例则由52%下降到44%。

  另据记者了解,低端卡片机近几年一直在降价,接受记者采访的经销商也坦言利润越来越薄。

  智能手机高歌猛进

  与低端相机销量的快速下降相反,智能手机却一路高歌猛进。市场调研公司IHS iSuppli预测,未来几年,全球智能手机将保持20%的年复合增长率。

  业界观察人士张荣元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智能手机对低端卡片机几乎可以说是灭顶之灾。智能手机像素能够做到600万-800万,已经可以称为一种低端的数码相机了,能够基本满足人们最基本的拍照需求。”

  NPD分析师卡廷认为,智能手机能帮助用户更方便地将照片上传至Facebook和Flikcr等网站,是相对于数码相机的一个优势。

  相关报道

  低端相机将淡出市场?

  不过数据也显示,智能手机兴起并没有对高端相机和摄像机造成负面的影响,可拆卸镜头的高端产品在过去的11个月中,销量上升了12%;带有10倍光学对焦功能的傻瓜数码相机也增长了16%。

  对此有评论认为,未来高端相机将会逐渐普及,低端相机将逐渐淡出一级市场,转而进攻二、三级市场。

  张荣元认为:“这不是没有可能,受冲击最大的是低端卡片机,但整个相机市场受到的影响有限,相机在拍照效果上仍然是智能手机无法企及的。”张荣元认为,卡片相机要生存,首要的是把自己的轻薄做好,其次应该增加与互联网的联网功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rreennttaaoo 2012-1-19 17:20:00
旧去新来! 正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月淘月光光 2012-1-20 13:57: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xx114 2012-1-28 01:30:00

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好像有了汽车,马车就被淘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rreennttaaoo 2012-2-8 01:46:00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em10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龙年之吻 2012-2-26 11:24:00
[em10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