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归纳总结乒乓球理论

银河党 2012-2-13 16:56:00

感言(为什么写这篇文章):现今许多人都喜欢去找所谓的公式去套用在自己身上,事实上网上的确也有不少的资料或视频供大家学习,可如果作为一个会思考会质疑的人。你便会发现那些东西都是些个人的经验总结,没有物理分析和实验论证,仅仅是知道这么做的成功率高,所以这么去做而已。而且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不同的人说法往往都会不同。虽然中国是乒乓大国,可大多兵乓球教学都仍然处于经验教学的低级范畴,甚至有些经验是错的都浑然不知。尽管这些错误在中国的乒乓球精英教学里已经越来越少,可在大众里仍然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许多人自说自话的讲解着自认为正确的打球方法,听得我直头疼(这球一定要这么接之类的话),可我又不能说什么。
所以大家也检讨一下自己,包括我自己,在指教别人时有没有带有过多的主观经验和想而缺乏实践理论那。
所以我想说的是现在乒乓球缺少更为完整而有科学依据的理论依据。记得有过这样一句名言:模仿最多只能让你成为第二个王浩或第二个马琳。就我个人而言,乒乓球需要总结一套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可以回答乒乓球中一切的为什么。例如某种拉球的动作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那样有不行?等问题。
这些都需要人体力学,物理力学等学科的分析。然后大家根据这一基本理论来创造自己的打法,而不是去模仿某位冠军。
大家注意我下面所写都用的是最好或应该的说法,并不是绝对的。你甚至可以尝试挑战一下常规,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是学习的精神所在。‘
打乒乓球第一步骤就是接发球,所以先来讲讲它,它是每一个乒乓球运动员一生的课题。
接发球篇
击球前:抛球后(注意这是规则,许多人开球时都不懂应该抛球)引腰移动脚步,使球拍位于球即将下落的下方位置!特别是发旋球,这点保证不会击空球。
以下个人分析实验见解:
一般情况下,把对手所站位置称为前面作为参照物来区分旋转球的种类。但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就同一个开球,如果接球的一方击球点不同或是击球方式不同,甚至可以出现回球高或落网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最好的例子就是(按普通分类的)侧下旋球,如果迎这侧旋的方向接便是下旋,可如果在侧旋的另一边接球,出现的效果便成了不转甚至上旋。(实验结果) 所以一个球是什么旋转种类,最终应该由接球一方接球点来决定。这是因为旋转的效果是球的旋转和拍面接触后产生的摩擦力作用的效果,拍面接触球的位置不同,产生的旋转效果自然不同。 然后就可简单的分为上旋,下旋侧旋3种。
但现今对侧旋球的分类并不清楚,个人认为侧旋球应该还在分为:变轨旋和侧飞旋两种。顾名思义:变轨旋是球落台后球的运行轨迹会发生变化的旋转球,而侧飞球是球飞行轨迹或接住后球,球飞行的轨迹是接球手的左右两边方向的旋球。这两种球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旋球,可现在大家往往都把它们合称为侧旋球,这是不合理的。至于要怎么接,现在百度一就知道。偶只是补充理论知识。建议是百度后大家应该思考为什么是这样,绝对不能照搬照学。 怎么发力,这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许多人打到自己浑身疼痛却浑然不觉,这就是不懂发力的后果
发力篇
一:发力方式——1前脚掌:后蹬、上瞪、旋转。2引腰:后、内、下。3前臂(肘关节):垂直拍面,平行拍面。4手腕(手指):同前臂。 二:发力分配——理想的分配应为1:1:1:1,这对击球效率或对身体负担来说都是最好的,但根据实际的情况会有适当倾斜,不同的选手也有自己不同的喜好。
三:发力配合——首先前脚掌、腰、前臂、手腕这四个本身可以的发力方式可以自己组合如腰可以有后下旋、、后内旋、下后旋……然后四个之间再进行组合便可以出现不同效果的球,面对对方的回球根据情况又会选择不同的组合。如拉强上旋高吊球时的其中一种方法:可以用1上瞪+2内下+3、4平行拍面。
四:发力顺序——最好是1234(脚发力带动腰再带动前臂最后带动手腕)。当然也并不是固定的,但在处理有些情况时也就没法这么做了,但就大多情况都是这个顺序。 击球篇
一:击球方式——按重要程度的顺序排:,1撞击,2摩擦,3带动。摩擦:纯撞击:让拍面与发力方向垂直时迎击。纯摩擦:发力方向与拍面平行迎接。但这两种情况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这两种击球方式往往都是同事存在的。因为没有人发力时能保证绝对的垂直或平行,关键是如何分配的问题。带动:球拍触球时,二者相对速度较小,挥动球拍的过程中球速小于或等于拍速。带动可以说是乒乓球中的重中之重,击球的效果好不好往往就取决于带球的时间球拍好的胶往往有很高的黏性,这也正是这点。然后由发力的部位和击球方式的侧重不同又有各种不同击球方法。
拉球篇
一:种类——前冲,弧圈,高吊,侧旋。然后还可以进行组合出其他一些种类。前冲:以向前带动撞击为主,速度快,弧度低而不明显。弧圈:以带动摩擦为主,球的路线有着明显的弧度而较易控制。高吊:弧圈球的一种,以摩擦带动为主,球的弧线较高,一般都有较强或非常强的上旋。侧旋——以带动摩擦为主,落台后会突然改变路线向球台一旁飞去,在新手看来视乎球突然消失了一般,俗称幻影球。二:做法——即如何发力的问题。在发力篇里我讲述了发力方式的种类,向要拉出不同效果的球就必须有不同的发力配合。
前冲:顾名思义,发力必须要以前为主,所以在4个发力部位里必须有两个以上负责前冲撞击带球,但应该至少留下一个负责摩擦来保证一定的回球高度,使球不至于落网

弧圈:弧度是有旋转产生的,由大气压作用于球。旋转的速度比球位置移动的速度越快,球的弧度越明显,这意味着弧圈球是以摩擦为主的。所以4个发力部位必须有两个以上负责摩擦,但至少应该留下一个负责向前带球,保证一定的速度。高吊:因为是弧圈球的一种,所以方法相同,特点是摩擦的方向上为主,甚至可以完全4个发力部位全部向上发力。侧旋:旋转方向以左右旋为主,所以发力方向外(展开手臂的方向)为主,多与弧圈进行组合所以方法同弧圈。但也有与前冲组合的,但此时由于前冲的速度过大所以侧旋的效果就不明显了,一般不与之组合。
PS:旋转和速度不可兼得,所以拉球时要考虑好能量的分配问题。如果你说职业选手可以拉出又旋又快的球的话那是因为他们的能量值很高。
举例来说一般的乒乓球选手实力值为10,那他把9的能量放在旋转上,这时他的速度就只剩1了。
而职业选手的实力值为20,即使平分10的速度10的旋转的话不仅旋转比我们强,速度仍然非常快。把能量分到速度上简单,但分到旋转上就难了。所以推荐一些方法

实验结果:1使用弧圈球时,引腰最后内旋使发力初期的力量向后,这样做的目的是加强带球时间,可以使旋转强度得要增强。2脚掌使用旋转发力。3前臂或手腕发力平行拍面向外侧。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条评论

limoque 2012-2-14 11:58:00
不错不错,赞一个!
受过教育的人的一大使命是向人们展示一个更加美好更有意义的生存方式!http://limoque.blog.163.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