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从多特蒙德世乒赛看当今乒坛技术发展趋势==

枫羽藏深 2012-4-19 22:23:00

    乒乓球打了几十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随你器材怎么变,规则怎么变,总的趋势还是不变的,就是速度越来越快,力量越来越大,旋转越来越强,落点越来越刁,弧线越来越低,变化越来越多!ffice:office" />

技术发展是个必然的趋势,纵观最近十几年的乒乓球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哪些技术与时俱进,些技术out,我们来一一盘点!

打法综述:更快更凶更转的新型不讲理打法

   虽然一直号称自从换了大球和使用无机胶水后,乒乓球的速度旋转明显下降了,但是现在的球似乎反而缺少了观赏性,老一辈球员喜欢把罗斯科夫、盖亭等人称为欧洲的“不讲理打法”,但是和现在的全台正手拉,台内无死角,满场上旋球的比起来,所谓的欧式凶狠弧圈也是小巫见大巫了,四平八稳也成了不能称为顶尖高手的代名词,凶狠才是王道,乒乓球俨然成为了上旋球的对抗。

两面弧圈,凶中求稳

   十年之前,我们的乒乓球领导还在强调:技术全面,无明显漏洞,正手突出。这是那个时代的超一流高手的真实写照,如今的乒乓球发展趋势是融合了快攻技术和两面弧圈技术,两面都能拉,两面都能快,速度慢一点点都不行,每板球质量都要非常高,本届世乒赛男团决赛张继科对阵波尔,虽然两位选手都是两面弧圈打法,但是张继科在速度和力量上占据优势,致使波尔在相持对抗中明显处于下风。

发球技术综述

   勾手逆旋转发球:乒乓球的神奇在于它能够非常好地传递每一点力量,一些细微的变化都能产生很多变化,逆旋转发球不同意以往的顺旋转旋转变化丰富,尤其适合反手具备抢攻能力的人使用。常规的正手左侧上(下)旋发球,前臂及手腕都是由外向内挥摆,自右向左摩擦球,而逆旋转发球则相反,发球时前臂及手腕由内向外挥摆,自左向右摩擦球,因此发出的球带右侧旋。对于接不好侧旋发球的人而言,这种发球更具威力。

代表人物,张继科、波尔、王皓等

攻击球技术综述

   反手拧拉,正手接发球反手化这是个非常先进的技术,其实最早成熟运用这项技术的是捷克老将科贝尔,不过王皓和张继科是直拍和横拍将这项技术威力发挥到极致的选手,这项技术由于有效地解决了对手发下旋短球如何用反手进攻的问题,近年来在横拍反手和直拍横打用反胶接台内短球时十分流行用反手侧向擦球,使其沿着香蕉形的路线飞行并跃过球网,这是乒乓球的一个新特点,同样的,正手位反手接发球也使自身站位偏中路,可以两面进攻,是正反手全面选手的一项重要技术,决赛张继科对波尔左手逆旋转发球,击球点更加迎前,发力更彻底,十分有威胁。

   低平近网高调弧圈在正手进攻时巧妙运用提起高吊弧圈(也叫加转弧圈),很多人认为其没有太大威力,特别在顶级选手当中,爆冲已经成为主流,但是在很多关键情况下,一般高质量的加转弧圈会打乱对手的节奏,为自己赢得主动,代表人物是德国名将波尔,他的高弧圈出手低,旋转强,弧线低平,落点近网,对手反拉难度非常大。老将马琳在接对手小三角出台下旋球时,会沉肩拉一板质量很高,弧线很低平的加转球,上台后带有明显的侧拐,弧线诡异,让人防不胜防。

   长弧线高吊弧圈颗粒胶皮快攻的巧妙运用虽然男子选手打正胶生胶的越来越少,但是女子仍然有很多选手使用颗粒胶,速度快,颗粒攻球下沉,借力困难。比如李佳薇的正手正胶快攻和王越古、姜华珺的反手生胶弹击。我们业余选手有时候最怕和快攻的打,关键是借不上力和对不上点,这点我们可以借鉴中国女队对付颗粒胶的打法--长弧线的高吊弧圈,此项技术的要点就是四个字:“拼命加转”,退后半步,把弧圈拉倒对手的底线,这样球落台后明显下扎,而颗粒是把“双刃剑”,不吃转也很难借转,容易打滑,使不上力,几板球一挂,快攻选手往往对不上节奏,自乱阵脚,即使换用正手搏杀,失误率也会非常高,女团半决赛李晓霞面对老将王越古的凶狠搏杀,果断放慢节奏拉加转,致使王越古在一局比赛中攻丢了5分球,急的要摔板子。代表人物,李晓霞 丁宁 等

反手快撕技术

对付下旋球时,此技术不同反手的加转弧圈,是横拍一种凶狠的进攻技术,速度快,前点击球,腹部、腰部、手腕带动小臂水平方向自然轻松地内屈,发力一气呵成,有种正手爆冲的感觉,配以落点两条线的变化,能够很轻松打乱对手的节奏,经常能够直接得分代表人物有“小邓亚萍”支撑的刘诗雯和名将郭跃等。而在上旋球对抗中,使用人相持过程中的快撕是一项主动发力和变线的过程,先锁住对方一条线,然后伺机发力撕一板大角,出其不意,代表人物有德国名将波尔,中国名将马龙等,本届世乒赛中,马龙的这项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速度更快,旋转更强,连克吴尚垠,奥恰洛夫等一流高手。

 直拍的挤切

    能把直拍发挥到极致的,恐怕只有马琳一人,小球技术出神入化,打球极富创造力,挤、切、吊等技术,其中挤切是马琳近几年来更加成熟的先进技术,对付加转弧圈球效果非常好,因为球拍接触球的旋转轴越近,球和球拍的摩擦力越小。是近台防守对方抢冲质量不太高 的弧圈球,它采用侧旋挤压的原理,避开球的旋转方向,以横向发力降低来球的纵向旋转。同时吸取了长胶减力的动作特点,使"切"回击的球极不规则,落台后有些侧拐,对手很难形成连续进攻。也难怪问及欧洲选手他们最怕和谁交手时,会不约而同回答“马琳”,打球很“老实”的欧洲人碰到这么无厘头的打法,自然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近台快削与反攻

    近台快削是现代削球发展的必经之路,传统削球是秉承稳健的战术,速度慢,很容易留给进攻选手更多时间判断调整,现代削球逼角凶狠,加转能力强,易于反攻,且反攻重突然性和连续性,代表人物有韩国男女队削球名将朱世赫和金景娥,本届世乒赛,老将金景娥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接连战胜名将石川佳纯和冯天薇,带领韩国队继续夺牌,她最大的改变是反攻的连续性比之前增强了很多,不是单一的突击一板,拉打结合,效果极佳。

放高球的旋转变化和反拉

    很多人都不会忘记05年上海世乒赛丹麦名将梅兹高球放死郝帅和王皓两元大将的场景,之后的中国队卧薪尝胆,苦练杀高球技术,不过,最近一连来,放高球不再是一项单一的防守技术,选手也不会单纯借转,而是主动加转,弧线更加飘忽不定,直逼底线,也加大了对手扣杀大角的难度,随时的反拉也会大大增强球的偶然性,让人防不胜防。女团多特蒙德复仇,丁宁功不可没,丁宁在和新加坡头号主力冯天薇的第一局比赛6比8落后时,她的加转高球让冯天薇扣杀十多板未能结束战斗,最终反攻得手,也成功反败为胜。

当那些技术已成往事

     两面凶狠弧圈大行其道的近几天,有些人,有些技术,后需要随着历史的推移逐渐被人们淡忘!

    日式推挡。日式直拍单面拉因为反手与生俱来的缺陷,反手技术单一,不能造成很强的旋转,已成强弩之末,时光飞逝,他再也不是从前的柳承敏了,半决赛对阵王皓,虽拼尽全力,但也回天乏术。

     横板反手快拨和快带、弹击。佩尔森、普里莫拉茨、斯米尔诺夫、吴尚垠,总有一些老将要淡出我们的视线,曾经的那个时候,他们也年轻国,动作矫健、身手敏捷,如今物是人非,他们反手再也抵挡不了拧拉和发力冲杀,技术随人而去!

摆短与劈长,在乒乓球更凶更快的今天,在台内无死角,板板必上手的理念下,摆短控制再也没有从前的威力,所有摆短球都能被无情地拧起来,老将马琳在面对马龙和张继科拧拉直线球时,往往力不从心,在奥运第三人竞争中也逐渐处于不利地位。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43条评论

limoque 2012-4-20 09:09:00
比较全面,可以乒乓一发!签定完毕!
受过教育的人的一大使命是向人们展示一个更加美好更有意义的生存方式!http://limoque.blog.163.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乒分秋色 2012-4-20 10:42:00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天木 2012-4-20 10:39:00
[em1001]
我喜欢外表动人 弧线弯曲有致 握持弹性好 能清晰感觉到颤抖 摩擦有快感又咬得住 挺得住相持 经得起发力 且有点野 妖艳都行 总还能控制得住 允许多一些选择 不行就霸王硬上弓 红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eterwu 2012-4-20 10:50:00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真锅练铁 2012-4-20 00:18:00
如果能再分析得深入一些,就更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iufuliang 2012-4-20 00:17:00
[em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天崖24 2012-4-19 23:15:00
好文章。顶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uanghuacai 2012-4-19 23:15:00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系一系护膝,轻轻的我走了,不带走一面金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hiwuzhi 2012-4-20 06:34:00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