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zs730712聊乒乓系列】49、由观摩一次全省系统内比赛联想到打好业余比赛的注意事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zs730712 2012-5-29 11:52:00
 

  前两天,我们这的电网公司搞了一次全省系统内比赛。因为我正好有事求于他们[em1006],所以到地州的代表队去“客串”了几天教练并随队观摩比赛。这次比赛分为专业组和业余组,我所在的代表队参加的是业余组比赛。通过几天的观摩,我觉得业余比赛要想打出好成绩,必须要过好几个关卡。为了便于讲解和记忆,我自己总结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何谓“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摩擦”,“两个基本点”是“发球”和“弧圈”

 

  当然我这谈的主要是反胶,颗粒胶不在这讨论,毕竟平时打球的朋友主要还是以反胶为主。

 

  大多数业余比赛的关键在于“发、接发”阶段,能进入“高水平”的相持阶段不多见(那种抬过来抬过去,期望对方失误的“相持”除外)。

 

  所以,要想打好业余比赛(或说想成为业余高手),必须要高度重视“发接发”阶段

 

  先说“发球”。如果你有一手让对方畏惧的发球,那么在业余比赛中你已经占了一半的赢面。每当到你的发球权时,对于对方来说简直是一种心理折磨:他心理上根本就没一点把握,这个接发球是下网还是出台,或者是一个冒高球……,从接发球开始就是这种心态,他后面还怎么打[em1005]?

 

  但是,如果你的发球平平淡淡或者过于单一,那么在对手的心理上根本造不成威慑力,碰到接发球高手,自己就被动了,即便对手接发球水平不行,他也不怕你[em1006]!

 

  而这次观摩比赛,我见到大多数人都“主动”放弃了这个让对手畏惧的手段[em1006],发过去的球“平淡无奇”,而对手很多时候也是同样“平淡无奇”地接过来,进入“低水平”的相持[em1005],更多时候把希望寄托在对方的失误上[em1006]

 

  所以,如果你想在比赛中“出彩”,好好练习、琢磨你的“发球”吧!

 

  说完了“发球”,再来说说“接发球”。

 

  通过这几天的观摩,我发现业余比赛和专业比赛有关很大的不同:往往惧怕急长球(尤其是反手位急长球)而不怕短球(因为短球可以推、搓,尤其业余球友的“搓”是强项[em1002] 

 

  就以我们队的一位小伙子而言,对手每个发球都是不转急长球,而且发球失误率极高(将近三分之一都失误出台)。后来我跟我们队的这位小伙子说如果对手换成是我的话,我也会这么干[em1005]!为什么,因为你不会接这种反手位的急长球,一半接发球直接出台,一半上台也是冒高被我一板拍死,就算我三分之一失误,但是另外三分之二我都得分呀,算下来我还是赚便宜了,呵呵[em1012]。

 

  所以,赛后我告诉他们:你们去看看国际比赛,有谁会去发这种急长球?即便有,也是属于搞“偷袭”之类的

 

  更多的时候专业比赛发球还是以短球(即保证二跳不出台,因为专业队员都具备“只要出台就抢拉”这种能力)为主,其原因是让对手无法在接发球阶段抢拉抢攻“直接上手”,让自己变得被动!

 

  而业余比赛为什么这种“急长球”很奏效?原因也很简单,对照上面说的专业运动员,不就是因为你不但没法“直接上手”,反而“直接失误”嘛[em1005]

 

  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因为你不会“弧圈”(你要说“拉球”也行,意思差不多)

 

  为了更加直观形象地把这个问题给他们说清楚,我还专门画了一张草图给他们看(现在我把这张图贴出来给各位朋友看看,一目了然[em1003]):

 

【zs730712聊乒乓系列】49、由一次全省系统内比赛联想到打好业余比赛的注意事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zs730712聊乒乓系列】49、由一次全省系统内比赛联想到打好业余比赛的注意事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之所以接发球失误,因为你击球是以击打为主,球离拍后的飞行轨迹基本是一条“直线”,很容易出台(轨迹1)或下网(轨迹2)!

 

  而如果你击球是以“摩擦”为主,那么球的飞行轨迹是类似于“抛物线”(轨迹3),上台率自然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为了进一步说明,我还告诉他们:“弧圈”的好处有两个,第一是保证上台率,第二是给对方造成回球困难。因为如果你是以击打为主,对方容易“借力”回击,但是如果你的击球是带有强烈的旋转,对方回球的困难就大大增加了。

 

  关于这一点,我自己也是深有体会的。有一位经常和我打球的朋友,因为相互之间太熟悉了,他知道我的正手很强,所以苦练一手反手位的急长球绝技(说绝技真的不夸张,他可以发到我的反手位白线附近,而且就在“直角”[em1002]那个位置,初一看,还会以为出台了),曾经有段时间我都快要被搞疯了[em1006]:因为我的反手以击打为主,所以如果直接发力,接发球失误率太高,不是出台就是下网!后来我改成以借力为主,但是回球质量一般都不高,速度下降,而那位哥们有一手极强的正手扣杀(像打铁似的,经常被我戏称为“铁匠”[em1004])!当然,有时候被“逼”急了,我就直接侧身,但问题又来了:这哥们防守绝对一流[em1002],尤其是借力回球,结果经常是弄得自己要去扑正手,本来自己体重就大,那个感觉真是痛苦:累呀[em1004]!

 

  痛定思痛,我就开始琢磨要怎样扭转这种被动局面。思路就是从正反手的对比入手:为什么这家伙不敢发我正手位的球?不就是因为我正手以摩擦为主嘛!只要来球出台,我都是抢拉上手。而反手击球以击打为主,失误率高,而且即便上台,他也好借力回击。想通了这一点,我就苦练反手的摩擦击球,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终于把反手的弧圈球练得差不多了,再和这哥们过招,结果是他那苦练出来的绝技被我彻底破解了[em1012]!

 

  所以,我还真得谢谢这哥们,恰恰是为了对付他的这手发球,我“被动”地练就了反手弧圈球[em1003]。

 

  好了,“弧圈”这个基本点也讲完了,要想有一手好的接发球,要想让对手在发球阶段就心存恐惧感,那就好好去练练你的“弧圈”吧

 

  综上,这两个基本点的宗旨都是在“发接发”阶段就要给对手的心理上造成“恐惧感”,让他“不寒而栗”。但是这一点还不是我所说的“一个中心”。

 

  一个“中心”是什么?是“摩擦”!如果你对摩擦的感觉不到位的话,我真的很难想象你的发球能好到哪去!更别说弧圈球的水平如何了!

 

  所以,在乒乓球运动发展到如今这个时代,去找“摩擦”的感觉这一点太重要了!

 

  在你努力寻找“摩擦”感觉的过程中,你还会发掘出随之而来的一个好处:身体协调性。倘若单独跟你讲什么是“协调”,太复杂,但是如果你能在探求“摩擦”的过程中,自然会发现身体能够协调发力是你“摩擦”好坏的基础!如果身体不协调,我真的无法想象你的摩擦“质量”有多高。

 

  这个帖子的目的是用简明扼要的六个字(摩擦、发球、弧圈)把复杂的乒乓球运动“简单化”(当然要真正做好这六个字还不简单呢,但起码给各位朋友指明了一个练习的方向,避免了练球时的“盲目性”[em1003]),希望大家能紧紧围绕“摩擦”这个“中心”,明确平时练球的重点应该放在“发球”和“弧圈”这两个“基本点”上。好了,今天就谈到这了,希望对各位球友平时练球、打好比赛有所启发[em1003]!

 

  又下班了,折腾了一上午[em100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9 17:27:43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06条评论

zs730712 楼主 2012-5-30 11:27:00
QUOTE:
以下是引用fuwei在2012-5-30 10:00:00的发言:
谢谢。写的不错

[em10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黑色布朗 2012-5-30 11:33:0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幸运常在你我手机认证 2012-5-30 11:20:00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与你乒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armelo 2012-5-30 11:34:00
分析得透彻,很在理.业余水平的都是靠前三板,很少有打到后面相持退台对拉对攻的.所以在前三板上面解决问题就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澹泊宁静手机认证 2012-5-30 14:10:00
[em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用心来打 2012-5-30 13:46:00

值得收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ty残剑飞雪 2012-5-30 15:01:00

很多业余爱好者看高水平的比赛看多了

看高手大多都发短球,也跟着学发不出台的球

其实在业余的圈子里面,没几个能出台就强攻的,也没多少胆量出台就强攻,即使强攻也命中率也不是很高的

所以一个好的急长球的发球还是很有威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dppq手机认证 2012-5-30 11:00:00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uwei 2012-5-30 10:00:00
谢谢。写的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