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直拍球友提高反手横拉弧圈技术的理论指导!

喝水的蚊子 2006-3-13 18:39:00

直拍反手横拉弧圈技术 一、总论: 1.直拍横拉、横打是一项新技术、新事物。新生事物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对旧事物的创新和发展。直拍横拉和横打弥补了直拍球手反手位的不足,将成为直拍球手的必备技术。 2.直拍横拉、横打可以兼备横拍球手反手位的一些主要技术:如高吊、前冲弧圈,攻球等,而且还具备一定的突然性和怪异性,所以一旦这些技术与直拍正手位灵巧多变的拉、扣技术有机结合,势必为直拍球手打造一片新天新地。 3.直拍横拉、横打的难点有三:稳健与凶狠结合;正手和反手的相互过渡;反手拉、打的突然变线。所以,要做到稳健与凶狠结合,必须形成稳定的动作定型和正确的内在发力机制;要做到正手和反手的相互顺畅衔接过渡,必须练好步法调整、身体的平衡协调和两面摆速;要实现变线击球,必须懂得手腕的控制和调节方法。 4.对于直拍横拉弧圈技术,必须洞悉一点:反手横拉弧圈在预摆、腿腰肩发力、挥动弧线、小臂加速和手腕、手指打磨的方向等各方面与正手弧圈是成平面对称的,若用正手和反手弧圈各击打同一来球一次,我们会发现,连击球的部位都是基本对称或相同的。所以,要学好反手横拉弧圈技术,就是要具备两点:一是必须先具备良好的正手弧圈技术:二是把正手弧圈技术的的动作构成要素和内在发力机制投射到反手中来。 二、直拍反手横拉弧圈技术的动作构成要素和内在发力机制 (一)直拍反手横拉弧圈技术的动作构成要素: 1.当人成预备击球状站立,腰和肩保持不转动的前提下。(以右手握拍为例)手握球拍,手腕内旋并自然伸直,保持相对固定的拍型。大臂带动小臂从贴近胸腹向前向上在一个平面内挥动,那么整个手臂所挥动过的平面也可以与地面形成0到90度的各种夹角。而在这一系列的平面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左大腿右侧(即胯部)起动所形成的平面与地面的夹角约为70到90度,恰巧是高吊弧圈所须的前倾角;在左大腿左侧(即髋关节上下各10厘米的区域)起动所形成的平面与地面的夹角约为40到60度,恰巧是前冲弧圈所须的前倾角。为了便于记忆和理解,我们把从胯部作为起动点的弧圈称为骑板式,(即反手高吊弧圈);把从髋关节一带作为起动点的弧圈称为拔剑式,(即反手前冲弧圈)。 A、在这个分解动作上切忌:a.手腕不相对固定,在挥拍过程中随意抖动、转动。这会造成最后整体弧圈动作的击球不稳:即产生发力不稳、方向不稳、拉漏拉飘的现象。b.手臂摆动不在一平面上,形成弧线,后果是常常拉下网、拉漏拉飘、即使拉上的球也往往显得软弱无力。 B、所以在没有转腰的前提下,大臂带动小臂的挥动应当在一个平面之内,这是弧圈发力集中的重要关键之一,也是实现弧圈技术稳定特点的第一要点。 2.预摆的形成:把重心的80%落在左腿上,左腿蹬实,右腿成自然支撑。相对于球台端线,左脚比右脚稍后,约半只脚板的距离最舒适。腰左转约20度,右肩随腰而动,稍下沉。(骑板式的右肩下沉比拔剑式稍多一点,骑板式的右肩下沉是有尺度的,即在手臂自然伸直的前提下,把球拍的重心放到两个膝关节的连线上),无论是骑板式还是拔剑式,整个手臂都要自然伸直,贴近胸腹,手腕伸直,内旋并相对固定,控制好球拍前倾角,大拇指和食指适度压拍,反面中指支撑。 3.成预摆后,就开始起动:左腿蹬实,助腰右转,腰带肩转,肩带大臂,大臂带小臂,手腕相对固定控制好球拍的前倾角。还是老话一句:腰一转,拍就动,肩、肘、腕是力的传送点。这个过程,就把两个动作合而为一:腰肩的横向转动和手臂与球拍在一个平面上挥动相结合,球拍的内切弧线已经基本形成。 (二)直拍横拉的内在发力机制: 1.起动中的匀加速挥拍迎球:腰在左腿蹬实力量的帮助下,带动右肩向右上转动,肩带动整个手臂以一定前倾角向右上方挥动迎击来球。这时有两个动和两个变:即腰与肩在转动,并协助大臂带动小臂向右上方挥动;手腕相对固定不变,肘关节角度不变。 2.击球前瞬间的小臂突然变加速内收:当球拍即将撞到来球的时候,左腿蹬得更为实在,腰肩也适度绷紧,大臂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肘部依然呈现向右上方的弧线运动,并成为小臂发力内收的支点和轴,小臂的发力变加速内收应当借上左腿蹬、腰肩绷紧的力量。(千万不要只是小臂内收而大臂停止原来的运动,也千万别让肘部乱晃动,如果犯这两个错误,整个弧圈动作发力会很不顺畅,不稳定,结果是大部分球打飘或下网,手臂很累)。内收的尺度是击球结束后,肘关节约为90度角,与正手弧圈基本一致。 3.击球时一瞬间手腕的微调和打磨结合:在球拍击球的一瞬间,大拇指和食指适度紧张和压拍,后面中指在无名指的协助下顶紧支撑,手腕向右上方以极为细小的动作打磨来球。(小得用肉眼难以看出来,因为绝大部分时候只是手腕、手指的适度紧张而已)。 4.击球结束后的还原放松:打磨结束,球离拍而去,左腿蹬、腰肩绷紧的力量和小臂加速内收的部分力量被球卸去,所以必须用右腿支撑和收住手臂来缓解剩余的力量,使身体保持正对球台,并放松身体、手臂和手腕,调整步伐,呈还原姿势迎击下一来球。 总之,也概括为三句话:一是左腿蹬实,帮助腰肩横向右转中带动手臂(球拍)的挥动平面在一个稳定的弧线上运行;二是击球前瞬间接着左腿蹬实、腰肩收紧和重心转移的力量,小臂突然变加速内收;三是手腕在整个挥动过程中不要乱动,应相对固定,控制好前倾角和方向,击球时一瞬间大拇指和食指适度紧张和压拍,后面中指在无名指的协助下顶紧支撑,实现打磨结合。 当然,应该承认正反手弧圈技术在细节上是有区别的,那么就让我们求同存异,借鉴正手弧圈,在练习和实战中慢慢体会和提高吧! 注:直拍反手横拉可以结合横板反手拉弧圈技术体会一下(如果你可以打几板横板的话),比较相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3 19:22:01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君如梅——自强不息!

14条评论

风刀霜剑 2006-3-13 20:49:00
很好的直拍反手横拉的技术指导文章,看后受益匪浅!
忘掉你的身份,忘掉你的年龄,忘掉你的卑微,忘掉你的显赫,忘掉现实的许许多多——把你和我当作一个小小的音符,让乒乓来组合最美好的音乐.以球交友,共享国球快乐。QQ:328795331
网迷老陈 2006-3-19 22:46:00
hao
好[em17][em17][em17]
为人要厚道,不要斤斤计较,以球会友,开心就好,
织梦猫 2006-3-20 19:56:00
支持
最接近神的人
jzwangj_cn 2006-3-22 14:55:00
"击球前瞬间的小臂突然变加速内收"什么意思?不懂,望说说原理.
织梦猫 2006-3-14 22:45:00
受益
最接近神的人
真我风采 2006-3-15 16:17:00
好帖子啊,可以发到横打版去给更多的人看一下的噢
 日才归,天初黑。趁未掌灯、偷抛相思泪。白昼欢笑人、夜里孤独鬼。不欲谁解风情,何必虚掩心扉。山重重,明暗似依偎,万物皆有情,景外不识景中味,几时盼得伊人回? 我只如海上明月,哪理它云升云灭,我只随星河在天! 以缘分为媒,交天下好朋友QQ123736635
织梦猫 2006-3-19 12:32:00
同意
最接近神的人
liangfeng 2006-3-16 00:05:00
这里插题外话:正手拉弧圈击球应该是用
拍的哪个部位啊?
横打研究中 2006-3-16 15:33:00
真我风采说的确实不错,是好贴子,可以转贴到直拍横打版去,我会奖励你相应的积分。
我喜欢直拍横打,喜欢动手DIY球拍,我喜欢交友. 欢迎来找我打球,朝阳立水桥,免费。 网站:[URL]//daweizaixian.jianwangzhan.com[/URL] 我是“巴塞克斯”铝镁合金门的北京总代理,球友享受批发价。13146501337 网站:[URL]//shop33915648.taobao.com[/UR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