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对于拉弧圈 这些原因你注意到了吗?

专看视频 2012-6-7 22:22:00

   相信只要打球的朋友弧圈球大家平时肯定练的非常多了 毕竟弧圈球是当今乒乓球的主流进攻技术  前几天我回复了一个朋友对于弧圈球拍子角度的问题  突然想到业余的朋友一直在追求正确的发力  什么蹬转收之类的问题一直在纠结  但是会不会有人在接触球的时候就产生了更大的问题  或者说没注意到这些细节呢?  所以我就开了这个帖子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很多人都认为弧圈球分打摩 纯摩两种 我也看过一些老的教学片 最明显的就是高吊弧圈球 那时候拉的高吊几乎都是纯摩擦的  我的恩师曾经在指导我们弧圈球的时候就不停的强调一句话  拍子没撞到球体的时候不要给球向上的力  当时太小只知道按这样做  随着年纪的增长跟对乒乓球的认识现在自己有空也在教学  所以也在思索  直到几年前有幸在上海请教了目前国家队某位一哥的主管教练  说的也是跟我恩师说的一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现在的高吊弧圈球的弧线是越来越低  从以前的纯摩擦时代的打下降初期 变成了高点期  而电视转播的时候当某位运动员在下降期拉一板纯摩擦处理球的时候  解说员以前都说拉了一板高吊弧圈  而现在全部都改口说在下降点挂了一板加转  把“拉”改成了“挂”  出现这些改变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现代弧圈技术已经必须先打后摩  纯摩擦已经不能成为弧圈球了只能叫挂 为什么呢? 因为球的落点是靠撞击球体产生的  如果拍子没撞球就先给球一个向上的力用摩擦球的方式给球确定一个落点 相比之下撞击球体来给球一个落点更加合理些  说到这里为什么现在的弧圈球比老式的弧圈要爆很多  除了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高以外  在这里我给大家做个实验  大家可以拿一把拍子  把拍子前倾另外一只手拿一个球  持拍手用摩擦球的方式去碰球 大家注意看下拍子跟球接触的时候虽然你是挥动手臂先摩擦球体  但是因为拍子角度前倾的关系在摩擦的瞬间也是可以撞击到球体的 但是这种给球施加力的方式是相当不合理的  因为你是靠摩擦中顺带撞击到的球体 导致你需要靠动作跟手感去调整球的落点 也因为这个原因 导致每拉一板球的力量很难做到非常均匀或者说你需要相当好的手感才能把每板球的力量拉的比较均匀  相信说到这里很多朋友为什么跟别人对练正手攻球的时候总是落点打不好或者对方说你攻过来的球旋转很强感觉像在拉球   有这些问题的朋友去体会下看看自己是不是一碰球就先给球向上的力 摩擦中顺带着撞击了球体  感觉自己手上有撞击球的感觉 觉得自己是在攻球  其实是在正手带球呢? 我经常看见来球馆打球的业余朋友很多人都有同个毛病 就是别人发急长的不转球或者上转球给他正手位一拉就飞  反而带下转的急长球容易拉上台  什么道理  就是先向上 一碰球就给球加向上的力  拍子不是先撞到球 所以手上都没吃住球的感觉球就飞了  所以现代乒乓球来说 弧圈技术必须得是先前后上的发力  必须先给球施加一个撞击力确定球的落点 力量速度  然后再给球一个向上的动作来完成弧线跟旋转

   说完了先撞后摩  我再来说说怎么给弧圈加“暴” 首先弧圈球来说  击球的部位最低点应该是球的中部 最高点应该是球的顶部  很多人说拉强下旋可以摩擦球的底部  请问你摩擦球的底部板子必定都已经仰天了 还能算拉吗?最多只能算兜球或者撩球了  所以拉球中下部的理论是绝对错误的  对于下旋球来说水品越低的朋友摩擦球的正中部更容易一些 因为板子的打开面积越大越容易给球最大的摩擦里来克服下旋  反之上旋来球越是摩擦球体的顶部越是容易克服来球的强烈上旋转 但是问题出来了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弧圈技术毕竟属于进攻主要技术  进攻技术讲究速度力量旋转   旋转是靠摩擦来的  速度力量是靠击打出来的 打个比方对方过来下旋你准备拉 如果你纯摩擦球的中部往上拉可以过台 但是这个球是完全没有任何质量可言的  因为你没击打 没有了撞球你球的速度力量出不来  只有旋转  这个时候你要想加质量就必须要加击打 这时问题来了 如果你对球施加撞击力还把球板完全立起击球中部的话  球会十分不稳定因为弧线很难出来  这个时候就需要板子稍微前倾击球中上部一点 这样你在击球的同时保证了力量跟速度  还可以给球施加旋转  所以弧圈球教学片一般都说击球中上部  板子稍微前倾就是这个道理了  所以让球“爆”起来最大的关键就是给球施加绝对的撞击力 但是乒乓球真的很奇怪 力量跟旋转是成反比的 你撞的越多力量是大了 但是旋转相对就弱了摩擦就相对困难了 怎么使球又有力量又有旋转呢  这个就是拍型这个细节了 大家也知道板子越立起越容易撞球的中部  撞球中部给球的摩擦面积最大 同时力量也最大  但是相对的弧线不稳定 而且立着板型很多来球是不容易处理的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明白了  在平时练习当中 想让自己的球爆起来 再给球体最大接触面积的同时 还得注意给球安全的弧线  所以请大家别把拉球的注意力都放在蹬转之类的身体上 多注意下拍型这个细节  否则再好的蹬转也作用不到球上去

 

 

备注:

  加精鼓励原创[em1002]。

  作者的观点表达得很清楚,是表明高质量的弧圈球在摩擦前必须有一个“正压力”。为了不让看贴的朋友产生误解,我专门写了一个补充说明的帖子《“先打后摩”是一种感觉,而不是一个动作》,还请“专看视频”朋友理解[em1003]

 

--------------ZS730712

[此贴子已经被zs730712于2012-6-12 16:54:23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28条评论

tong3971 2012-6-8 12:30:0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hyzhw手机认证 2012-6-8 11:24:00
顶,必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kaitai88手机认证 2012-6-8 22:10:00
学习了,谢谢楼主[em10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yzwyz 2012-6-8 00:43:00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雲の蓅轉~ 2012-6-8 00:38:00
在跟一句,其实我也十分赞同楼主的观点,而且现在一直也在练习楼主所说的动作!只是之前内弧惯了,现在有些不好改而已,但是只要是动作对了,那么外弧的威力真的是不可小视的啊!!!而且是在非常自然的一种动作状态下球就已经呼啸而去了!呵呵 怎是一个爽字了得~~~更爽的是不用担心上不了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专看视频 楼主 2012-6-8 00:36:00
QUOTE:
以下是引用~雲の蓅轉~在2012-6-8 0:30:00的发言:

没有白等!刷新了N多遍终于等到楼主大作了!说的确实很有道理!说白了还是球友们讨论了很久的‘内弧外弧’的问题吧!如果基础快攻的正确动作定型了以后,拉球的动作一定就外弧了,而一般球友自己模仿出来的弧圈大多还是所谓的内弧。我觉得没有一定的哪个是对哪个是错,不论是身边的半专业出身的球友还是国家队的一些球星,我看外弧居多,但也有不少以内弧动作把球拉的很转很暴的!孔令辉就是个例子!看蝴蝶公司给他录制的教学视频就知道了。之所以这样说并没有什么目的,只是就个人的看法和大家一起讨论下而已。不当之处...还望不要砖乎~~~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你说的一点也没错 所以我说了老的教学片很多都是边摩擦边撞击的 因为技术在不断的进步 在当今乒坛来看由于技术的不断更新  一些年轻的优秀运动员都是先撞击后摩擦的方式了 因为这种发力方式相对更合理些  就因为见球先撞  先撞就必定得先向前发力  就因为理念的改变 导致现在的击球点也在不断靠前 因为你先上是很难打上升初期的 特别是半出台球如果意识是边摩边打 先向上发力是相当不好处理的  这个就是理念带动技术发展的证明 我开这个帖子也是为了跟大家探讨探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8 0:39:22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雲の蓅轉~ 2012-6-8 00:56:00
QUOTE:
以下是引用专看视频在2012-6-8 0:36:00的发言:

你说的一点也没错 所以我说了老的教学片很多都是边摩擦边撞击的 因为技术在不断的进步 在当今乒坛来看由于技术的不断更新  一些年轻的优秀运动员都是先撞击后摩擦的方式了 因为这种发力方式相对更合理些  就因为见球先撞  先撞就必定得先向前发力  就因为理念的改变 导致现在的击球点也在不断靠前 因为你先上是很难打上升初期的 特别是半出台球如果意识是边摩边打 先向上发力是相当不好处理的  这个就是理念带动技术发展的证明 我开这个帖子也是为了跟大家探讨探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8 0:39:22编辑过]

是啊,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更加符合乒乓球这项运动的专业技术动作也在不断的进行着整合和去陈出新。就拉球来说,不论来球上旋下旋,都是先撞后摩为主才能使球产生更大的前进力和摩擦力!顶多也就是根据来球的旋转和位置的不同进行一下小动作的调整而已,但是大方向还是先打后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yfanxiaogo 2012-6-8 00:57:00
期待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雲の蓅轉~ 2012-6-8 00:30:00

没有白等!刷新了N多遍终于等到楼主大作了!说的确实很有道理!说白了还是球友们讨论了很久的‘内弧外弧’的问题吧!如果基础快攻的正确动作定型了以后,拉球的动作一定就外弧了,而一般球友自己模仿出来的弧圈大多还是所谓的内弧。我觉得没有一定的哪个是对哪个是错,不论是身边的半专业出身的球友还是国家队的一些球星,我看外弧居多,但也有不少以内弧动作把球拉的很转很暴的!孔令辉就是个例子!看蝴蝶公司给他录制的教学视频就知道了。之所以这样说并没有什么目的,只是就个人的看法和大家一起讨论下而已。不当之处...还望不要砖乎~~~[em10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