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攻球的几个细节问题探讨

余业余业123 2013-5-4 20:53:00
攻球三种
爆冲(快弧)摩擦大于撞击
高吊(加转弧)摩擦远大于撞击
快攻(扣杀)撞击远大于摩擦
攻球覆盖正反手!
这里探讨几个细节:

细节一、进攻方式的选择

【来球性质分类】
下旋、不转、上旋、(弹起)高点、(速度)快慢。

【训练科目组合和内容】
1、下璇
2、不转
3、上旋
4、(弹起)高点
5、(速度)快慢
6、相应训练内容

例如:
1、y
2、
3、
4、高点在网高上下2公分
5、中速
6、(台内和出台的)快攻训练

例如:
1、
2、
3、y
4、高点在网高2公分以下
5、快
6、(出台的)弧圈训练

【实战效果】
紧盯来球,判断旋转和速度,根据弹起最高点高度,达到自动形成(第一反应)以正确方式接球的目的。


细节二、腰带臂的同步性分析

通过实践
笔者发现腰带臂在不同的攻击中是有不同的先后次序的

弧圈:
引拍的完成几乎是腰臂同步
击球的完成几乎是腰臂同步
(简说:蹬地同步运动--所实施的是主动发力击球)

快攻:
引拍的完成是腰领先于臂
击球开始之时也是腰返回之时
或者
击球为了增加攻击力度压上身体重量腰臂同步运动
(简说:蹬地惯性运动--所实施的既可以主动发力击球也可以惯性击球)

后续思考:也许弧圈和快攻之别正是在于所实施的攻击快慢的不同吧(当然对对手的打击力度也不同)。

共同分享
欢迎提出宝贵意见[em1003]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0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