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练球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我也谈谈业余练球

st111手机认证 2013-9-30 07:40:00
    各位前辈,说的不好,你们打我钩子

小时候练过基本功,动作还算规范。事业稳定下来,也开始了打球。有幸遇到曾经的老教练退休,每周带我练习,继续教导。3个月下来,收获不小。分享给大家,希望各位朋友找到捷径。

练球之前先说练功。个人觉得任何体育都是功在内,形在外。无功便是空。所以本人比较注重功的练习和培养。至于形的东西,基本功在,没忘记[em1005]

1有条件者每天可以晨跑练习加跳绳增加体能。我则是楼顶练习跳绳。体力也能得到锻炼,同时可以修炼步伐和协调性。
总结:体力是必修课,球练到一定的阶段,有些技巧没体能就练不下去。
2俯卧撑分组练习,根据自身条件逐步增加。这里强调分组进行,不要过猛。有条件的做下引体向上。
总结:上肢综合力量
3单臂挥拍运动,负重运动。
有条件的朋友可以购置铁拍分组练习。 购置臂力器分组练习(臂力器主练小臂与大臂力量)如果更有条件和想法的可以购置臂力拉簧进行改装之后,绑在小臂上面,墙壁固定支点进行分组拉力训练。 单臂哑铃训练,重量逐步增加,以速度为主,力量为辅。练习:1小臂向内快收2小臂负重提拉3手腕内旋 外旋等。
4负重下蹲练习。手持哑铃下蹲。以速度为主,力量为辅。重量逐步增加。练习下肢力量。重点:分组练习
5步伐训练就省去不说了

我四川人(生活节奏稍慢),作息时间每天5点起床煮稀饭就开始练习。到6点30.所有练习就完成。1天练2次,早上90分钟,晚上练习10-20分钟。主要练习手臂力量。

练球方面,我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和一些意见,接下来和各位分享:

1比如直拍正手攻球,在动作规范的情况下,动作是有大,有小的。姿态,重心也是随之变化的。重点是:越是台内,动作越小,姿态越匍匐,重心越低。以手臂带动手腕发力或手腕发力为主,这里对手腕爆发力要求较高,需要前面的练习;越是近台匍匐姿态变为迎球姿态,重心低。这个时候应该是转身来带动收小臂发力。注意力量的集中,特点在于击球瞬间,手腕,手指的瞬间发力。我这里提到的是转身,而不是转腰。 转身由双腿驱动。大家可以试想下在床上躺着的时候,不靠双手是没办法转身的。转身需要利用双腿摆脱地球引力。并不是什么蹬腿,什么转移重心那么复杂。 因为有一点,右往左边转,肯定就是右边先要借助力量,所以大家这么想,就简单多了。我本意就是想表达的更通俗点,希望大家理解。并没其他意思

2关于拉弧圈球的方法,其实这个东西我个人觉得。论坛上的朋友,高手们,都说的很清楚,明白了。方法也很多,说法从难理解到通俗。 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些都没解决很多球友的根本问题。 就是一个字,悟。悟的问题。  悟这个东西,必须要实战再结合思考。 有的球友1个月能想明白,但是要练成又需要灵性。这个灵性又可能花费1年甚至几年。更有些球友,悟都悟不明白。那怎么去练呢?
  我这个人比较喜欢思考这些问题。我觉得和古装片差不多。弧圈球好像就是一门神功一般。秘籍很珍贵,但是怎么去参透它。  首先我走路的时候就在想:什么东西的原理和弧圈球有关,想了很多:比如:大家看到的摇骰子,骰子在罐子里怎么摇我们不管。我们只看到骰子在罐子里停留的时间。罐子和拍子一样,只不过,罐子必须要做圆周运动。再比如用瓜瓢泼水,大家可以试试:爆发力式的泼水,水泼出去水花是散开的。但是用勺子法,一个线性加速的方式把水勺出去。那水就是集中的。弧圈球何尝不是这样。

说到这里,我意思是,大家要去模拟弧圈球的原理。要多去悟。而不是看别人举例,就觉得大师兄说的对。师傅说的对。关键要变成属于自己的东西。
说到灵性这个方面,我个人觉得我很没灵性。比较笨,但是我笨有笨的方法。也就是实际训练的时候,以慢为主,以节奏为主。甚至以分解为主。先把一个技术动作分成单纯的几个模块:姿态模块和发力技巧模块。 因为我没有灵性,我笨。只能这样
    重点是,每一个模块练习,绝对不参合另外一个模块。绝不急于求成。绝不练姿势的时候去想着发力,去想着摩擦的技巧

等把姿态稳定住了,练上半个月,1个月。好了。这下再来练发力和技术模块。还是一个字慢。不求连续性,更不求上台。但是每一板,都要做到勺子般,先转身吃住球,接下来迅速利用惯性包球 送球。如果速度快了,降下来。目的就是练这个技术,而不是出一身汗觉得满足的那种。
    终于有一天,你能找到一个吃球点,或者是一个技术要领的时候,赶紧再慢下了,马上细心的体会体会这个技术,这个击球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我比较笨,我会把他记在我手机记录本上。第二天早上上班之前,翻出来看看。形成物理性的条件反射。然后下班,我就去找昨天记在记录本上的那种击球感觉。明天复制今天。自己都不觉得,一段时间下来,自己拉的球,就和一般业余朋友拉出的球大不一样了。
业余球友拉出的弧圈球:击打式的,抽打式的,快速摩擦式的等。而我拉出的球(这里肯定是自我感觉哈,因为别人也看不出来不同):有种会者不慌的味道:我已经能做好预备的姿态等对方的来球,吃住就给他扔过去,有点类似指环王里面用布袋子包着石头再扔出去砸敌人的感觉。不管他怎么来,我都不急不缓。来球便吃。我只要一发力在于摩擦,对方就出线。
    神吹了那么多,欢迎各位高手指点。  也谢谢各位兄弟的夸奖。我技术还在努力学习中,希望有一天能成传说的业余高手[em101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9-30 21:31:25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43条评论

cxw565787 2013-9-30 08:08:00
 
看着就觉得手腕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止步水手机认证 2013-9-30 08:02:00

这才是正道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kwabc 2013-9-30 07:54:00
说得好,技术理论再好再明白, 速度力量跟不上也是白搭。
健身娱乐,交结朋友! 底板:VIS 正手:NEO省狂3 39度 反手:铂金JO 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阿毛 2013-9-30 15:05:00

是的,这是体育之正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九月天空 2013-9-30 12:39:00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学无止境! 精英乒乓,我们学习的好地方![/SIZ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otecho 2013-9-30 14:05:0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尛賸手机认证 2013-9-30 10:03:00
正道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shiy 2013-9-30 10:26:00
王励勤就是这么干的[em10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tangyuan手机认证 2013-9-30 09:44:00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