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zs730712聊乒乓系列】194、打好颗粒胶的基本原则:作用力通过球心

zs730712 2013-11-7 09:13:00

 

  前面的帖子聊的主要是反胶,从这个帖子开始,我准备写几个关于颗粒胶的帖子。


 

  总的来说,我是想到哪就写到哪,毕竟我自己是什么胶皮都玩,不可能像那些专攻某一胶皮的高手那么有心得[em1005]。


 

  业余打球经常见到不少玩颗粒胶的高手,所以自然就会有朋友想去学习。


 

  但是,实际情况是现在国家队基本上反胶一统江湖,这样一来,可以模仿学习的样本就凤毛麟角,学来学去无法就是邓亚萍、王涛、刘国梁等等这几个人的比赛录像,而且都还是“较早”的录像。


 

  再加上和反胶不同的性能(大多数朋友都是在反胶的基础上学习颗粒胶的),掌握起来并不容易,虽然相关的帖子也不少,但是那些什么打死不退台、拍型竖立、手腕固定、在上升期或者高点期击球、击球部位等等说法,更是让初试颗粒胶的无所适从。


 

  那么,打好颗粒胶有没有一个基本原则呢[em1017]?


 

  就像我前面的帖子中说的,学习任何东西都要学会“精炼”,然后围绕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学习就容易上手,也更轻松了


 

  根据我个人的体会,我认为打好颗粒胶的基本原则就是:作用力通过球心


 

  在这我要申明两点:一是我并不是玩颗粒胶的高手,这个基本原则只是我个人的体会;二是我这指的原则更多是针对颗粒胶“进攻性”打法而言的。


 

  为什么说是“进攻性”打法呢?以长胶而言,就有防守型和进攻性打法的区别。


 

  业余玩长胶的高手首推黄建疆老师,他在自己的教学视频中把长胶的击球技术细分成十多种,绝对是把进攻、防守、控制糅合在一起的高手[em1002]。


 

  而现在仅存的专业长胶运动员中似乎更强调进攻,比如福原爱反手半长胶就是以拨弹为主。


 

  限于自己水平,我玩长胶(不过我是横拍两面异质胶皮,也就是说有一面是反胶)也是偏重于进攻:对下旋球就拱,上旋球慢的话就拨弹(手感好的时候会偶尔磕一下),快的话就挡。所以掌握的技术不像那些真正的长胶高手那么“细”。


 

  但不管怎样,我认为上述这个基本原则还是适合大多数业余球友的,尤其是初学颗粒胶的朋友。


 

  首先,来说说为什么要“作用力通过球心”?


 

  颗粒胶和反胶的区别是什么?不就是摩擦系数不同嘛!


 

  正胶还好点,甚至可以在近台拉弧圈(一般大家称之为“小弧圈”)。


 

  生胶、长胶也能拉球,但这种拉球和反胶弧圈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为了保证上台,和后者比旋转差得多,称之为“提拉”似乎更合适些。


 

  所以,和反胶相比,因为摩擦系数低,不便于摩擦球,所以颗粒胶打法要求击球时机在高点期甚至上升期,而为了确保这个击球时机,自然要求站位近台。否则,只要退台,颗粒胶的弱点就暴露无遗,即便你会提拉,这种打过去的球也威胁不大。

 

  低摩擦系数,一方面对于击球时机和站位有要求,更重要的是,对于击球时的手法要求也和反胶有很大区别。

 

  很多初学颗粒胶的朋友之所以感觉难学、难掌握,恰恰是因为“用反胶的击球手法打颗粒胶”。

 

  而反过来说,如果你掌握了正确的颗粒胶击球手法(准确地说就是“作用力通过球心”),那么,学习颗粒胶并不是你想象中那么困难,进步也快得多。

 

  而这正是我把“作用力通过球心”当作基本原则的原因。

 

  上面讲了低摩擦系数是要求作用力通过球心的原因,下面就来讲讲如何做到“作用力通过球心”。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先来回顾一下反胶的击球。

 

  反胶击球的大致特点是:旋转越强,胶皮摩擦球就越薄,作用力偏离球心就越远(当然我这指的是吃住球、不打滑的前提下[em1005]),比如加转弧圈球;而作用力越接近球心,撞击的力量就越大,击球速度就越快,旋转就越不强,比如正手攻球。

 

  当然,我这只是在原理上大概这么讲,实际打球中的击球瞬间比这要复杂:因为要考虑到来球的速度、旋转和力量,真正作用在球体上的作用力是一个“合力”,也就是说既有“自身发力”,也有“借力”的因素。

 

  虽然击球瞬间有这么复杂,但是为了形象点,还是画一张大概的示意图吧

 

【zs730712聊乒乓系列】1934、打好颗粒胶的基本原则:作用力通过球心

【zs730712聊乒乓系列】1934、打好颗粒胶的基本原则:作用力通过球心

 

  搞清楚这一点以及摩擦系数,那么,再来讲颗粒胶击球就好理解了。

 

  正是因为颗粒胶摩擦系数低,所以靠摩擦击球或说拉球本来就不是颗粒胶的强项,甚至是弱项。

 

  很多初学者尤其是反胶改打颗粒胶的朋友之所以觉得颗粒胶不好学,就是其根深蒂固的“反胶击球”的意识在作祟。

 

  和反胶击球的偏离球心以增加摩擦、增加旋转的基本道理是相同的,颗粒胶击球恰恰是要做到“作用力通过球心”以达到不靠摩擦击球、更好控制球、更好“撞击”球的目的。

 

  还是画一张大概的示意图:

 

【zs730712聊乒乓系列】1934、打好颗粒胶的基本原则:作用力通过球心

【zs730712聊乒乓系列】1934、打好颗粒胶的基本原则:作用力通过球心

 

  而颗粒胶,尤其是长胶的优势,如下沉、反旋转等等,不是靠你去“摩擦球”获得的,而是靠颗粒胶的自身特性获得的比如颗粒触球后倒伏然后再回弹等等造成的。限于篇幅,而且这不是我今天讲的重点,就不多讲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有关长胶击球性能的帖子。

 

  要做到“作用力通过球心”,除了上述站位、击球时机有要求之外,对于握拍也有相应要求,具体说就是:拍型基本竖立(不像反胶那样前倾),手腕相对固定。

 

  关于拍型这个问题,要“灵活”掌握和调整,下面我要说的具体点。

 

  如果来球较高、上旋较强,在拍型竖立的基础上可以稍前倾下压;如果来球较低,速度较快,可以拍型竖立以便于借力;如果错过了高点期是在下降前期,拍型可稍后仰,避免击球下网;搓球尽量少用,即便要搓球,也要在反胶搓球的基础上拍型稍立,就是搓球的“中部靠下”,而不是“中下部”;至于自身发力多少,根据来球速度力量而定,但要明确一定:不要一味的“借力”,以搞怪为主,要敢于自身发力;虽然和反胶相比,颗粒胶摩擦系数低,弧线不好控制,上台率难以保证,但是只要在练习中你“敢于发力”,通过失误之后的调整动作和拍型,你最终会逐步掌握颗粒胶的性能的;练习时失误怕什么,就算输一百场球你又会损失什么[em1005]?如果从一开始就以“借力”为主,不敢发力,估计你打颗粒胶也很难上一个层次。

 

  说了这么多,最终目的还是确保“作用力通过球心”。

 

  至于握拍,一般采用深握的方式更容易控制球,因为这样击球更稳定、手感更清晰。

 

  结合上述几点,我个人总结为一句话:“顶”着球去打

 

  这个“顶”字,就要求你要学会借力,而且要学会击球瞬间主动发力,同时要有相应的站位、击球时机、拍型和握拍作保证,目的就是一个:作用力通过球心。

 

  当然,我这聊的主要还是针对进攻性打法而言的。

 

  实际上,玩颗粒胶的常见打法多种多样,比如,一般而言大家认为生胶重在进攻,但实际上业余打球中见到不少玩生胶的朋友是以搞怪为主,再比如长胶,有重于防守的,有重于进攻的,也有像黄建疆老师这种全面型的,再比如站位,一般要求站位近台,但是有用颗粒胶削球的站位远台的。所以,就颗粒胶本身而言,其打法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

 

  即便是我这说的“作用力通过球心”,但是那种像黄建疆老师那种把长胶玩到家的高手却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玩出十多种击球技术,有些技术就不是非要“作用力通过球心”。

 

  所以,我这说的只能说是一个“基本”的原则,目的是针对那些颗粒胶初学者尤其是反胶该学颗粒胶的朋友能够更好、更快掌握颗粒胶而言的。

 

  好了,讲完这个基本原则后,我再捎带聊聊颗粒胶的器材选择。

 

  以底板而言,一般是选择稍硬或弹性大的底板,因为颗粒胶的海绵都较薄甚至不用海绵,所以稍硬的底板更容易增强击球的手感。

 

  但是,这并不绝对,有不少长胶高手尤其是喜欢单胶皮、偏重于控制打法的朋友,喜欢软一点的底板,觉得这样更好控制球。

 

  以海绵而言,旋转范围也较大,从0(单胶皮)到2.0都有。以我个人感觉而言,从“作用力通过球心”这个角度,太薄太厚都不好,1.0至1.5最适合初学者,既容易打透又容易控制球。

 

  当然,喜欢单胶皮的高手另当别论[em1005]。

 

  好了,关于“作用力通过球心”这一打好颗粒胶的基本原则就讲到这里,目的是告诉大家在掌握这一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能够更好、更快速地掌握其它技术。希望对于那些颗粒胶初学者以及反胶改打颗粒胶的朋友有所帮助[em100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12 9:23:55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9条评论

zs730712 楼主 2013-11-7 10:35:00

边想边写,总算搞定[em10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jtjj 2013-11-7 14:46:00
[em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jtjj 2013-11-7 14:45:00
[em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jtjj 2013-11-7 14:46:00
[em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jtjj 2013-11-7 14:46:00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jtjj 2013-11-7 14:46:00
不错不错,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jtjj 2013-11-7 14:46:00
[em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jtjj 2013-11-7 14:43:00
[em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jtjj 2013-11-7 14:43:0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