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乒乓球旋转经纬论)一书简介

深蓝天空 2013-11-10 10:33:00
 

    写作本书的念头,是在完成我的【乒乓球击球的奥秘】一书以后,在那本书里,对乒乓球旋转探究中找出的一些规律,已经孕育了对乒乓球旋转的课题做更深层挖掘的可能性,想要进一步解开这个谜团的念头常常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要想继续深入研究旋转,尽管有可能自讨苦吃,但它驱使我继续深度研究旋转的动力却非常巨大。

    乒乓球旋转的背后到底有些什么?我们又是如何控制这些玄妙旋转的?假如我们找到了这其中的规律,又将会发生什么?过去那些认为理所当然的道理,是不是已经把旋转的内在规律完全解释了,或者终极了?会不会还有未知的地方?甚至可能还会有错误呢?而我能找到这些规律吗?

    这是个无聊的想法吗?还是庸人自扰?

    手头正好有本关于发明家故事的书,书中的第一个故事讲的,是关于大发明家富兰克林做那个著名风筝实验时的故事。开篇的第一句话,是从当年富兰克林做实验时的情景记录摘录下来的,“当一阵雷雨中的疾风吹来,风筝就要升高了”。这句话有点现代诗歌的意味,很美。放在那本书的开篇便成了句双关语,它隐喻了在逆境下孕育着成功的希望,也激励我继续向前走去。

    一个人,安静时,会真有些意料之外的发现;

    一个人,无奈时,会撞大运;

    风来了,风筝飞得很高。

    自从乒乓球运动有史以来不断发展的100多年里,人们对乒乓运动中旋转的规律孜孜不倦的探索与追求,是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基本动因之一。从穿弦球拍到木板,从颗粒胶皮到当代的反胶,从胶水的改革到对球体大小的变革,究其核心都是围绕乒乓球运动中的速度和旋转而为。

    对于乒乓球在空间旋转的定义,长期以来使用的是一种动态的三轴模式,似乎那三根轴可以随时在空间转动一个平面角度,不断变动的三轴模式。但它的不确定性,或者说随意性,却对深入研究和揭示乒乓球旋转规律是极其不利的。

    对于如何驾驭旋转,坊间有三种理念流行比较广泛,一种是顺或逆向回球,另一种是把来球分成强转和弱转区来看待,再一种就是借转理念。就第一种顺和逆向回球的理念,事实上只是讲了击球的一种特例,而第二种似乎已经触摸到了驾驭旋转的门道,但却也只是蜻蜓点水般的点一下而已,第三种仅仅是一个经验。

乒乓球在空间旋转的客观规律到底是什么?我们究竟如何对各种旋转进行确切的定义?我们到底在用什么样的手段驾驭旋转?还会有些什么新的方法驾驭旋转?

    我们被这些问题困扰了100多年,旋转的问题是乒乓球运动最大的秘密,或迟或早,我们都要想办法解开这个秘密。

    尽管我们已经有了先进的科技,要想解开乒乓球旋转之谜,似乎还是长路漫漫。

    但是,真是这样吗?为什么我们还没有解开旋转之谜?

    我认为,这也许只是认知方向上的偏差引起的问题,人们似乎习惯了用平面的模式去解读三维的球体在空间发生的旋转现象,比如,逆向和顺向的击球方式,强转与弱转区的分割,包括可以转动的三维坐标系统,都是在用平面模式解读三维球体的旋转。这些方法,就像做核磁共振一样,把乒乓球切成一片一片作为一个一个平面碎片来分析研究,而事实上,乒乓球是个三维的球体,把一个球体作为分散的平面来研究,显然是不够的,这样的研究结果,会带来太多的盲区,而过多的依赖经验也实在是个无奈之举。用二维去解读三维,显然是困难的。一个圆球体在空间所发生的运动,应该可以用当代科学找出它的规律,这个问题不会太难,它也许只需要一个奇思妙想,并做一些艰苦的工作,就能逐步接近这一问题的终极。

    当我理清了这一切,有个念头闪现了,还真是一个奇思妙想。我把乒乓球像给地球划分经纬线一样,也给其画上经纬以及两极,并把旋转的特性放在一个恒定的三维空间坐标系统里定义,然后把研究重点集中放在球拍与乒乓球的触球点与这两者之间相对运动以后产生的结果上。用这样的方法,我们就能给每个来球的旋转作出确切的定义,以及任何一种击球方式引起的旋转变化,利于我们找出驾驭旋转的规律。

    我们被这些问题困扰了100多年,旋转的问题是乒乓球运动最大的秘密,或迟或早,我们都要想办法解开这个秘密。

    但这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因为旋转是乒乓球运动中最复杂的事情。

    本书从一个奇思妙想作为起点,用开放性的全新的经纬思维来解释乒乓球的旋转,并发现驾驭的方法。

    本书从给乒乓球划定经纬两极,到给乒乓球在空间的旋转建立一个确定的三维坐标,把来球的旋转特性作明确规定。

    本书从经纬理念提出了乒乓球全部可能的四种击球方式,它们分别是,撞击,纬向击球,经向击球,和经纬向击球。

    本书通过旋转经纬论的理念,提出了拐背与迎面击球技术,以及正向和反向技术以及它们在实战中所起到的作用。

    本书把旋转经纬论的理念在控球和攻击技术中的应用作了许许多多有益的探讨。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实例,结合图片进行解析,便于读者理解其中的奥秘。

    本书还有许多有趣的观念,约定,结论,等待读者去赏析。(了解更多可去Q乒乓奥秘群看看)

    旋转经纬论终于完成了。然而,可以预料,由于这个思想引起的涟漪会一圈一圈向外散开。人类探索这个世界的奥秘,始终有着无穷尽的动力,当揭开一个谜团,更多的谜团就会出现,它永远在前方等着我们去发现。旋转经纬论是个自成体系的定性理论,由于它的出现,一定会有更多的谜团等着我们去发现。人们总有机会给自己提供一个教训,就是承认自己的不足。我毫不否认,旋转经纬理论只是棵幼苗,是粗糙的,肤浅的,甚至还有可能是错误的。但它毕竟是自己经历了整个最炎热的酷夏,不断耕耘的收获。春天的田野里有鲜花和小草,鲜花美丽,招人喜爱,小草低矮但不卑贱,杂乱却有序,它也无愧于这个伟大的世界。

    旋转经纬论,不是一个常规的思考,而是一个超越性的思维得来的结果。它不屈从于传统见解和常识,也不满足于经验。它用开放的精神对传统的见解进行了批判,不唯唯诺诺,人云亦云,成为流行见解的附庸。它有创造力,能使我们对驾驭旋转得到最好的演绎与发挥。

    旋转经纬论的出现,至少在探索乒乓球旋转的漫长道路上有了些许前行,离全然揭开乒乓球旋转规律及其如何驾驭旋转的谜团的终极答案将会越来越近。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0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