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zs730712聊乒乓系列】225、想发球旋转更强、手腕爆发力更强吗?手腕的“橡皮筋效应”

zs730712 2014-4-17 23:35:00

  不少人平时打球时见到发球好的人,不由羡慕无比:哇,太棒了!

  随之而来的便是琢磨这个人的发球,模仿他的发球。

  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不幸的是这个时候往往会误入歧途:盲目模仿外在动作。

  这就有点舍本逐末了,要知道动作都是外在的,而要想自己的发球有质的突破,光模仿动作是不够的,因为你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形似而神不似”。

  即便是专业运动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一套动作,不可能千篇一律。

  所以,发球的感觉是内功,而动作是外功。

  你真正要练习的是内功,而不是盲目模仿动作,只要你真正具备深厚的内功,再去模仿那些外在动作,实际上是很简单的事情。

  而我这说的内功就包括:身体的协调性、球拍触球瞬间的摩擦感等等。

  说到球拍触球瞬间的摩擦感,就不得不说到手腕的爆发力:触球瞬间的手腕爆发力对于发球质量高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讲这个话题之前,我们来看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弹橡皮筋。

  小时候玩过弹弓的人都深有体会:一根橡皮筋软趴趴的,但是拉开之后再放手让它弹回去,这根软趴趴的橡皮筋就极具杀伤力。

  有人会问:这和手腕爆发力有关系吗?

  很有关系!所以我自己给这种现象命名为“橡皮筋效应”[em1005]

  下面具体说一下:以横拍发下旋球为例。

  一般我们在发下旋球时,为了充分利用手腕的力量,会在引拍时手腕外展,然后在球拍触球瞬间手腕内收。(所谓外展、内收,好像也没啥统一说法,也有人称为内屈等等,我在这说的外展指手掌撇向大拇指,内收指手掌撇向小拇指方向)

  结合上面说到的“橡皮筋效应”,我一般是这样做:引拍时手腕并不外展(甚至有点吊腕或内收),当挥拍至“将要”触球时,“突然”手腕外展(就像突然拉开橡皮筋),然后在球拍触球瞬间“突然”内收

  这个动作从外在看,有一个“抖动手腕”的动作。

  要想有好的手腕爆发力,一定要注意上面说的“突然”。

  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一是发下旋球时旋转更强,二是更具迷惑性,因为我可以通过用球拍上部碰球让球变成不转球,让对手判断失误。

  悟性高的朋友看到这,应该基本看懂了,我也就不多讲了,如果没看懂,也没关系,说明你的发球水平还有待提高,老老实实练习基本的上旋、下旋、侧旋吧。

  因为发球这东西很重要,但确实是要靠悟性的,急是急不来的,练好基本的上、下、侧旋永远是最重要的。

  何况我上面说的这种“橡皮筋效应”,要求身体协调性较好,触球前身体,尤其是前臂和手腕要极度放松,如果水平不到这个份上,很容易伤着手腕

  该讲的已经讲完了,只是我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em1003]








  捎带再啰嗦几句:

  一是发球的核心是两点:旋转要强、动作要有迷惑性。而动作是外在的,与其花那么多时间精力去模仿那些外在动作,还不如耐住寂寞、老老实实去练习摩擦的感觉。而如果领悟了这个“橡皮筋效应”,对于增加发球旋转,提高动作迷惑性,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二是有人总觉得逆旋转不好发,结合上面我说的“橡皮筋效应”,反思一下你在发逆旋转时:手腕爆发力是否够强?是否利用了“橡皮筋效应”?是否是在球拍将要触球时才开始拉动手腕,而不是过早摆好架势在那等着去摩擦球?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9条评论

silverfox1 2014-4-18 07:15:00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angpeter 2014-4-18 05:37:00
   说得好一切就在那不言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为爱孔木 2014-4-18 01:24:00
不错,有道理
AE*2,EG*2,OC,OCC,纳米OC*2,黑檀五,玫瑰五*2,枫木五*2,极强纯木*2,VPS*2,Ti5.4*4,CL*7,CLCR*4,CLCC*2,红黑*3,SENSE7.6*2,黑檀七,
孔木*3, 老科*5, 李菊, 郭跃,
小提琴*7, 大提琴, 木吉他*4, R5*3, 刘国正, 小鸟*2, 大鸟*4, 红鸟*3, NP700,
奥恰, UP*5,
黑萨*2, 云木
狂王, 龙二, 龙三, 龙五*4,506*3,
TBS*2, INNER ZLC, 超级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enzi3 2014-4-18 09:07:00
good!受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老虎乖 2014-4-18 14:59:00
正在苦练横拍发下旋,楼主讲的对我启发很大!
我今天的发球体会是:要用拍头下檐摩擦球,而不是我以前认为的拍子中部下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平子 2014-4-22 15:15:00
[em10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pillar手机认证 2014-4-22 12:00:00
有点意思,学习一下

谢谢分享,现在还没有练习发球的紧迫感,太自我满足了
☆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 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 不见已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半痴书者 2014-4-22 11:45:00
这种发球,比赛时我也经常使用,旋转是强点,我是吊腕向右后上方引拍,在接触球的瞬间,手腕外展然后向左下方斜砍,手腕内收顺势上钩,这样有上下旋的迷惑 ,就是比较容易失误。不知道是功夫没到还是什么原因? 
[img]http://www.pingpang.info/bbs/data/attachment/forum/dvbbs/2014- 12/20141214940863349.jpg[/im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pillar手机认证 2014-4-22 17:50:00
击球之前再引一下,这个好,再来丁页
☆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 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 不见已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