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zs730712聊乒乓系列】229、为什么会出现“手比脚快”的现象?推荐一个简单有效的步伐训练方法

zs730712 2014-4-30 09:47:00

 

  关于步伐,我此前写过几个帖子,今天针对成年人打球再写一个帖子,讨论一下“手比脚快”现象的原因及是否有“简单有效”的步伐训练方法(毕竟大家不是专业运动员,没有那个时间精力)。

 

  当然,真正意识到步伐重要性的时候,你的水平应该还可以了,否则,对于一个初学者,动作都不协调,手上动作都没定型,和他谈步伐,无异于对牛弹琴[em1004]。

 

  认识到步伐重要性之后,问题又来了:我也专门练了步伐呀,但是一到上台打球就用不上!那些步伐种类那么多,究竟该怎么下手呢?[em1006]

 

  说到底,这个阶段的朋友更关心的是:简单有效的步伐训练方法!就是上台打球时能真正用上的步伐。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非常有必要说清两个问题:潜意识、下意识

 

  首先,说一下潜意识。

 

  任何一个人,只要你是正常人,上台打球时当来球不在身体附近,都会有一个“潜意识”去尽可能迎着球去击球

 

  这一点你必须承认,我不相信会有人从准备姿势开始就在心里默默地给自己下死命令:脚固定在原位不动[em1005]。

 

  所以,就单步而言,几乎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大家在潜意识的驱动下都学会了。

 

  但是,为什么当来球较远时会出现用手去够球的现象呢?

 

  这就要说到下意识了。

 

  这个时候虽然你潜意识里要迎过去击球,但是你的下意识是用手去击球,或者说手上的动作比脚的动作要快。

 

  换句话说,你手上的动作是下意识,而脚的动作是潜意识

 

  从生理学、心理学上来分析也是对的:下意识是一种习惯,是一种条件反射,而潜意识需要外界条件的触发,自然前者要比后者快。

 

  就像我们吃饭拿筷子,这就是一个下意识的动作,不需要做什么酝酿准备工作。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你前期练习手上动作所花时间远远多于练习脚的动作

 

  所以,脚要动起来确实是有这种潜意识的,但是“动起来”的下意识却比手上动作的下意识要慢,从而造成:手快脚慢,移动击球时手脚不协调。

 

  这个时候的感觉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em1004]!潜意识想要让脚动起来,而实际情况是下意识的动作跟不上潜意识。

 

  搞清楚这两个问题,解决之道也就有了:让潜意识和下意识合理地结合起来

 

  换句话说:潜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只要你是正常人),不需要专门去训练。而我们要做的无非是让我们的脚步移动成为一个下意识动作,让两者“同步”起来,避免出现潜意识和下意识不合拍的情况。

 

  而这个过程可以笼统称为“步伐训练”。

 

  步伐训练的方法很多,每个人采用的办法可能也有所不同,下面,我就谈谈我个人认为比较“简单有效”的方法:摸桌角

 

  具体方法是:在球台侧面,用持拍手先摸一侧桌角,然后移动步伐去摸另一个桌角,然后再移动步伐回来摸原先的桌角,反复做这个动作

 

  喜欢看教学视频的朋友应该对这个方法不陌生,好像柳承敏的步伐训练中就有这么一个内容。

 

  通过我个人实践体会,这样训练,比单纯的去训练步伐要更实用,更接近于实战,也就是说上台打球时更用得上(我原先帖子中就说过这个问题:步伐训练的关键是要“动起来”)。

 

  结合我上面说的问题,就是能让下意识和潜意识结合起来:当来球较远时,潜意识里自己想着要去迎球,而下意识里会立刻通过脚步移动达到目的。

 

  至于训练场地,倒不一定非要有一张球桌,只要有一块相对宽敞的地方就行。

 

  至于训练时间和次数,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由慢到快。

 

  因为如果你真的快速进行几十个来回,还是相当费体力的。

 

  至于移动中采用的步伐种类,无所谓,你可以用小碎步甚至交叉步移动,但就我个人体会,用得最多是并步和跳步,而且这两种步伐在比赛中也最实用。

 

  顺便科普一下并步和跳步:前者是离球远侧脚先发力蹬地迎球,后者是两只脚几乎同时发力蹬地迎球。

 

  说到这里,我再稍带说一下步伐的“合理性”。

 

  原先我在帖子中谈到步伐训练的关键之处在于“动起来”,如果没有“动起来”这个下意识,谈什么并步、跳步、交叉步,那就是胡扯[em1005]。

 

  当你建立起“动起来”的下意识,再来精雕细琢,再来研究步伐的合理性,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而什么是步伐的合理性?

 

  是不是有人认为的越复杂、越多,就越高明呢?[em1017]

 

  非也!

 

  恰恰相反,越是简单、越是节省体力、步数越少的步伐,才越是“合理”的步伐(前提是达到同样的效果)。

 

  我们单位有一位球友,号称“满场飞”、“打不死”,因为学生时代是足球队主力,特能跑,后来打乒乓球,技术动作毫无可取之处,但是就一个优点:能跑。

 

  这种人有步伐吗?

 

  不能说他没步伐(要不也不会得到“满场飞”、“打不死”的雅号),甚至可以说他的下意识和潜意识结合得还很好![em1002]

 

  但是,他最大的问题就是步伐缺乏“合理性”!

 

  从锻炼身体这个角度倒是不错[em1005],但是从比赛这个角度,就另当别论了,所以他的水平多年来就只能处在较低层次。

 

  而我上面推荐的这个“摸桌角”训练方法,一方面能让下意识和潜意识结合起来,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只要你用心琢磨,自然会逐步让自己的步伐更合理。

 

  好了,关于“手比脚快”现象的原因及“简单有效”的步伐训练方法,我就谈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em100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4-30 10:18:30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2条评论

渴死的鱼 2014-5-2 20:02:00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ei647414510 2014-5-2 15:30:00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平子 2014-5-3 20:57:0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青皮楞手机认证 2014-4-30 12:12:00
太好了,马上练习。呵呵
http://www.pingpang.info/uploadfile/201612018193084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pillar手机认证 2014-4-30 16:45:00
学会用身体打球
☆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 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 不见已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王者徽章迷友 2014-4-30 20:18:00
就是这个问题,脚太慢,马上学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bin 2014-5-8 16:26:0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hlaoben 2014-5-20 15:55:00
好啊!受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平子 2014-6-15 17:29:00
跳步,并步摸两边桌子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