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弧圈球速成的16个个不等式(续2)

迷乒华 2006-11-17 14:15:00

9、手腕外展>内收

前面笔者强调的是击球时间,至于击球位置,当然是在身前,触球的部位,在来球的中间或者偏上一点。笔者希望,业余选手掌握了拉弧圈的基本动作之后,要加强发力之前,须注意一个问题:无论直横板,引拍快要引到往前挥的时候,手腕要有一点外展的动作。这一点,只有你拉得慢的时候才能练。即使在专业训练中,我们也不能用上旋球给孩子练这个技巧。注意,不是甩动的外展,而是在你引拍的过程中,手腕渐进地打开到相应的角度上。不要过早练这项技术,否则只能事倍功半。只有引拍、挥动都比较熟练了,节奏比较稳定了,击球部位比较稳定了……再练这一下。近台这样出去的球,也是中国选手的看家本领。你看国手的动作,看上去非常统一,哪个是甩着手腕去拉的?但你要是看他们的训练课,教练就告诉他了,你要把力量传到拍头上。怎么传?一定是靠手腕和手指。横板靠的是手腕和食指。直板靠什么?食指放松,拇指和中指辅助,中指往前顶多少、往上摩擦多少,这里面很有讲究,根据来球的不同,或者根据你想拉出不同的球而定。想更多往前冲?那么顶的成份多,往上成份少,但一定是个融向前向上一体的综合动作,除非是近网高球。至于向上多少、向前多少,没法术语量化,靠大家自己在练习实践中摸索。要想找到这种感觉,第一你要循序渐进,第二一定是慢引拍练出来的。每一次的动作,希望大家都百分之百地去完成,再拉下一板。你的动作必须有个完整的过程,还原要充分,拉出去也要充分。不能第一个球摆动百分之百、挥动百分之八十,为了下一板球更快,摆动变百分之八十,挥动百分之六十……三个球之后,了球的质量可想而知,比赛再一紧张,再一打折扣……为什么业余选手击球质量不行?原因就在此,则一上手慢节奏练的时候,动作完成得不充分,所以质量不够。这里也有内在感觉的问题,只有引拍和挥拍都是百分之百,才能体会到连续感。很多人为了追求摆速,忽略了动作的完整性。所以,陪练方的喂球也很关键,比你能掌握的速度快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足矣,不能推着你走,不能“赶”你。

10、正正手>侧身位

开始练弧圈,陪练方最好给你正正手的下旋球,而且你一定要先拉斜线。一方面,这条线容易上手,另外,这条斜线最易于你体会重心交换。不像侧身那条线,不仅是撇着拉的,而且重心全搁右脚还不灵,左脚还必须撑一下。换句话说,侧身拉没法提供彻底的重心交换的感觉,所以,还是先练正正手。

如果对方发的多球稳定稳定了,你可以要求,发过来的下旋球要刚出台,这时候你可以练一板拉加转,往上摩擦多一点,弧线稍微高一点,稳定一点。然后,可以让对方发不太转的球,比之前的球稍高一点、长一点,这时候你练前冲。一定要有对方的手段做保证,你才能练出你要练的球。假如对方发的球离底线半尺不到,又高又不转,你也没法练。反之,如果刚出台,比较低,即便不转,你都能练习拉加转。业余选手普遍的心态,都希望你给我挡,我暴冲侧身这条斜线,半个钟头都不觉得累。没用,至少效果并不太好,太盲目。我们还是提倡,练习要有目的,要有的放矢。

甚至可以过渡到对搓,慢搓,搓两板,对方变一板到你的正手,你拉斜线。以后,可以再变到侧身身斜线。这板侧身斜线,你手腕外展的感觉会多一点,引拍时的重心完全交换到右脚的感觉不如在正正手强烈,左脚要撑着点,而且往前的感觉要多于正正手斜线。练完侧身斜线,你甚至要以用多球练这板侧身直线。站位要平一点,不能前后差太多,否则不容易拉出有质量的直线,而且容易身后击球。如果有条件,可以再练正正手直线,纯粹属于手腕要打开的动作,也可以说这是一种手段——以正正手直线的练习为手段。但一定要晚练,一定要先有斜线再练,一定要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

正手斜线、正手直线、侧身斜线、侧身直线,这四条经,笔者的理解,难度比较大的是正正手的这板直线,因为身体限制住了,对拍形的控制要求比较高。但即使你只会拉两条斜线,一样能打,只要质量够,不用练那么杂,少而精就行。

11、连结>发力

通过前面的练习,你的同伴可能也会发多球了,可以再给你发些普通上旋球,稍微有点摩擦就行,不要加转,弧线别太高。这时你注意两点:第一,在近台拉几乎不要拉下降期,全在最高点触球,因为这是上旋球;第二,更强烈地体会一下先撞再摩擦的感觉,挥拍的方向是往左前方多,不要过于强调往上。而且,你身体重心和引拍的位置,比拉下旋球时都要高。高多少?无法量化,需要你自己摸索。接触球体的中部或偏上一点,千万不要打到中心偏下,否则就成卷过去的球了,可以说不称其为弧圈了。

有了两条斜线做基础,你可以步入对练阶段了,搓、推、拉,这就开始牵涉到步法问题,所以,起初一定要慢。甚至,你可以就练一板,推,推,慢慢推,合适了侧身拉一板。回不来?拿住球,再来。当然,最理想的是有人喂多球。比如三个球一组,同伴站在近网位置,发斜线球,两板下旋,你搓,都搓斜线,第三板他还给你斜线,你侧身拉一板,然后又是两板搓、一板拉……或者两个一组也行,但你可能会觉得准备不充分。如果三个球一组来不及,你也可以四个球一组,搓三板拉一板,没有硬性规定,只求彀最好的效果。你甚至可以跟同伴商量,一直给下旋球,什么时候感觉可以了,拉一板,再搓。然后转成普通的上旋球,推或快拨时不要发力,只要意识到了、动作有了就行,主要是为了练连接,两板不行拨三板,然后侧身,“嚓”一板拉球。前面说的引拍、重心交换都要有,在这个基础上再提高速度,再经过比赛实践,你就会觉得,哎,这球打得有点意思了。看着慢,但效果是实在的。

12、变化>加转

专业训练中有“高低手”的说法。以多球为例,两个球一组,第一板你可以拉点加转,“嚓”地拉起来,这时你的还原、重心和摆手的位置都要比刚才那弧加转弧圈高,因为再回过来的球肯定是上旋,所以陪练方喂球就要模仿直板推挡或横板快拨过来的球。笔者建议,为了加深对于拉下来球和上旋来球不同“高低手”的体会,业余选手不妨这样练,第一板不冲,拉高一点,拉转一点,拉慢一点;第二板撞击多一点,摩擦少一点,快一点,动作往前多一点,充分体会快慢节奏和“高低手”的的不同。不怕慢,就怕断。练的不是第一板球拉得多么转,而是连结的变化。

节奏太重要了,所以笔者希望大家不要把节奏看成太神秘的东西,而要及早建立这项意识。老瓦为什么好?绝对速度他不是最快的,但他慢的时候你慢不过他,他快的时候你又赶不上他,他的节奏拿捏得特别好,总让你找不到点。 (待续)

[em05]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世人皆各有所好,我自迷乒不自拔。“糙”常发挥超常少,胜败都付一哈哈。

0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