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归去来兮----------我与乒乓的姻缘

金谷 2006-11-20 22:21:00

看了牧民兄的传奇人生,惊奇发现本人经历也颇为相似:喜欢体育。中学时代我是海南省的撑杆跳高冠军、110米高栏季军;大学时代体育更是全能选手,游泳、排球、足球、田径、体操样样都玩得上手。我的蝶泳获得过学校游泳大赛的亚军。田径除了400米以上长跑较差外,其他项目在学校运动会上都能进前六。其中撑杆跳高获得过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的季军,体操获得过广东省大学生体操赛团体冠军和全能第三;同时,又很喜欢文艺:中学时代学过口琴、曼达林(八线琴),下乡时代和是农场宣传队的吉他手,大学毕业到北京工作后单位搞了一个乐队,我还是吉他手。在大学我原本是要当系体育部长的,但我要当体育部长了那文艺部长就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了,所以我就当文艺部长了;另外还同样插过队(一北一南,我在海南)、 同样是79年上大学);但我还有一些爱好不知牧兄是否还有:摄影和收藏。我参加过一年的中国摄影函授学院学习,现为中国华侨摄影协会会员。还担任过中国收藏协会的邮品专委会副主任(因较忙,前两年就不干了); 不过我打乒乓球是1983年到北京工作以后的事。那时我刚到北京,因为没有什么活动场所,单位里只有一张乒乓球台。我们一批单身汉没事就打球,看到别人打我也就跟着打。刚开始我用直拍打,打了一年多,感觉难以进步,尤其是反手球,只能推挡,根本就没有攻击力。单位里打球的人有十几个,他们过去都打过球,开始我都不是他们的对手,但一年后我基本上都能叫上板了。但有一位叫林健的,跟我同一年到单位,是北京农大毕业的,他在乒乓体校学了多年乒乓球,打得很不错,在单位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高手了。他的发球,有点象凯旋门,我就很难接得上。后来我改学横拍,觉得反手能用上劲,感觉还不错,就下决心准备好好提高提高,就花了30多元买了一块流星牌的拍子(当时每个月只有50多元,真是咬牙了)。但是买完拍子没多久(估计也就一年左右),1987年我们单位就从西四般到农展馆南里了,新的办公地点根本就没有乒乓球台,从此乒乓球这一放就是十几年,那块花了30多元买的拍子也从此放到箱底被压到现在。不过我的姻缘也是在这段时间里完成的。找对象在大冬天很麻烦,没地方去,对象来了(就是我现在的夫人)也不能老是泡在办公室里,因此我就建议她跟我一起打乒乓球,一来二去打多了,单位里就有人议论了,说:“这两人一出来打球,大事就算是定了”。到现在我去打乒乓球这帮人还在说,“一板定乾坤的来了”。

从1987年—2004年,共18年,我就没有摸过球拍,那时也以为与乒乓球就再也无缘了。1995年,我从机关调出到事业单位,又兼任公司法人,既搞管理、技术、又搞经营,几年下来,人也累的不行了。直到2004年末,感觉身体毛病越来越多,活动都感觉有些困难了,才觉得再不运动锻炼身体可能人就要废了。于是开始在晚饭后散步0.5—1个小时。散了一段时间后感觉收效不大,到04年下半年干脆就买了个年卡到健身房锻炼,主要是在走步机上走,完了再作器械。走了几个月,从每次能走1000米到4000-5000米,虽然有进步但感觉太枯燥无味。当时看到健身房里有人在打乒乓球,也就去跟人一起打了。从箱底把压了18年的流星球拍拿出来使用。另外,这段时间我们单位与另一个单位合并,这个单位原来就有几位球友在西四跟我是一个大单位的,那时他们的水平就比我略高(我从西西搬走后,他们在西四这么多年还一直在那里打球)。合并后我们打了几场赛,我基本都排在最后面。在健身房打了几个月后,我的水平在健身房就几乎是从最后的一下子就排在前几位了,因此兴趣大增[但此时我感到原来的流星牌拍子偏重,于是重新买了一个拍子--------两层普碳的729,加上套胶共500多元。感觉比流星拍子灵活多了。这个729拍子用了半年多,到精英俱乐部后与各位精英们一对阵,我感觉它弹性还不够(其实是我的反应速度较慢),又买了三层普碳的锐科特+爆破套胶,弹性真足,加起来才200元整。目前感觉这个牌子还不错,现在一直用它]。但我想如果不再找更高的选手就很难再有提高了。于是我在网上查,终于精英俱乐部进入我的视线。今年的1月22日我就正式加入了精英北京俱乐部,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活动后在网上的留言:“今天我第一天到俱乐部活动,还挺有运气,碰到李想也光临,和大家都打了一局,我也不例外和高手交流一局,虽然输了,但也很高兴,这里高手还真不少,以后可以多多请教了。到我是固定会员啦!自我庆祝一下”。就这样,只要我在北京,我每周日下午都参加俱乐部的活动。原来我以为自己水平提高的差不多了,再提高一点估计就可以和专业队打几下了。但通过在俱乐部的活动,我才知道自己的水平有多低。尤其是和到俱乐部来的嘉宾打过几场,才真正明白:高手的对阵,球在台上一来一往,看上去来往好像很一般化,但是球的旋转却是变化莫测,而球的旋转变化,其结果是球在空中线路的变化和落点的变化,还有就是高手的控球能力和抓对手空档能力,因此我们与高手对阵,都不用人家打,自己就因对旋转和球路落点判断失误而导致下网或出界了;因此,有待要提高的空间还大得很,也就是说,有待我们玩味的东西多着呢!牧民兄说:希望将来能当北京60岁以上年龄组的冠军;而我的希望是:能够在60岁之前打败牧民兄。当然这就需要zball、凯旋门、所长以及各位弟兄们更多的帮助我才行。

恢复打乒乓球一年多,感觉水平有了一些提高(原来单位里能赢我的对手,现在我能够很轻松的赢他们了,上周在第一健身俱乐部举行的建店五周年活动-------乒乓球比赛中,还我击败所有对手,夺得冠军,奖品是半年的免费锻炼时间),应该说进步还是比较大的。总结起来,我有以下体会:

1、坚持常打球。作为业余爱好者来说(特别是中年人),打球是一种运动量适中、运动部位最全面的的锻炼好项目。而要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就要学习更多的打球技术和技巧。提高打球的技术和技巧正是打球的趣味所在。通过学习打球技术和技巧增加对打球的趣味,有了趣味自然就愿意去打球,愿意多打球也就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我就是这样每周基本上有四天左右去打球,每次平均打1个小时左右。球打多了,水平自然就有可能提高了。

2、坚持勤学习、勤琢磨、勤模仿。前面讲了要常打球,但是如果只是机械地打、为了一般的胜负去打,完全不去学习领悟其中的球理、球性、球路,水平也是很难提高的。特别是打到一定的水平之后更是如此。

3、坚持不迷信器械。有人认为自己水平不高或提高不快主要是自己的拍子或胶皮不好(不够高级或不够贵)。我开始也有这种想法,但经过一段时间后,特别是我自己换拍的实践使我已经改变了这种想法。我在第一健身的一哥们,开始与我水平不差上下,后来他就换了一块1200多的拍子,加上胶皮共1600多(比我换拍早),但后来一直就没有什么进步,现在跟我打基本是不过5。以我们目前的水平来说,拍子的重要性远远比不上技术和技巧的重要性。对我们业余爱好者来说,拍子和胶皮相比较我认为胶皮可能更重要。另外有条件的还应当多换不同的拍子使用,这样你更能体验不同拍子的性能和差异,同时也能使你体会不同球拍对球技的不同要求。

打了一年多的球,体会不深,加上本人才疏识浅,文章也不成样,供大家笑谈。但我想我与乒乓的缘分也许从此就将固定下来了。我将通过打乒乓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加深与各位弟兄们的友情,通过与大家的交流,提高自己的球技和水平,使自己更加热爱乒乓。让我们为大家的友谊、为精英俱乐部的兴旺共同努力吧!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50条评论

joymzh 2006-11-22 11:59:00
金谷PK牧民,有意思的组合,严重期待。
金谷兄的流星成品拍是86年买的?当时就花了30多块钱?正反手胶皮是813、813-1还是835的?是813-1的没准有那么贵,要是813可能不会超过20块,配835的会更便宜。方柄还是圆柄?
想我在84年左右买了一块红双喜成品拍,是当时"成文堂"里最贵的标价为八块一毛二,狠狠心拿下了!
其它产品一概没有高过它的,包括友谊、流星、双鱼和盾牌什么的。此后经过DIY后我多年的配置一直是红双喜底板+流星白海绵+729单胶皮,在当时算得上是不错的配置了。
随心而行、率性而为
南山 2006-11-22 19:23:00
“阿木”的友情加入就成了三国演义啦。
砥砺品学 勤修不倦 信义仁勇 精进惟行 QQ:79568360
joymzh 2006-11-22 21:51:00
“阿木”可以当助理裁判,现正在家里忙里偷闲翻阅有关裁判书籍呢。主裁判非南山莫属。
随心而行、率性而为
所长 2006-11-21 07:16:00
没想到金谷兄也是个玩儿主!严重支持金谷兄的观点!
优秀是一种习惯 生命是一个过程
南山 2006-11-20 23:30:00
“金谷”大哥对乒乓球的一片痴心、对俱乐部的一片热心、对球友们的一片爱心,深受大家的尊重。[em17][em20][em25][em23]
砥砺品学 勤修不倦 信义仁勇 精进惟行 QQ:79568360
精英手机认证 2006-11-20 23:22:00
金谷兄是我很敬佩的人之一![em17]
手机看乒乓,还是精英网。
牧民新歌 2006-11-21 10:51:00
读完金谷大哥的“归去来兮”,惊喜异常!怎么也想像不到金谷大哥曾经是省撑杆跳的冠军!!另外,像蝶泳的亚军呀,110米高栏的季军呀,体操的团体冠军和全能第三呀,更不要说还同时玩儿转口琴、曼达林(似也叫曼陀林)和吉他,真让人佩服到无话可说。唉,不说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您说,不佩服造物主,行吗?! 当然,金谷的“一板定乾坤”更是让人艳羡噢! 另外,金谷大哥的三点体会也是寓意深远,而其中第三条体会更是发人启迪。我就常被拿一块四边磕得百孔千疮的破拍子的主儿“蹂躏”,而我的一位很要好的朋友,尽管手持千元的“蝴蝶王”,但还是不断败在我的200元“双鱼”的拍下,呵呵。补充一点,对于咱们大多数的普通业余爱好者来说,对“灌胶”的追求似乎也是大可不必的。倒不是说“灌胶”没效果,而是“灌胶”所提升的那点弹性对咱们普通的业余爱好者来说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与之相反,段位越高,对“灌胶”似乎就越依赖。王励勤要是不灌胶就上场,世界排名得跌出前20还不止!昨天看了一个柳承敏的乒乓球教学片,他说自己平常训练时只刷两遍胶就应付了,但大赛临上场前,那就刷得多了去了。他讲,要是新胶皮,刷十遍都不止! 为了进一步提升参加乒乓球运动的积极性,金谷大哥给自己定了一个阶段性的目标:“60岁之前打败牧民兄”,哈!以我个人的观点看(而且肯定和大家的观点相反!),这个目标定得还委实不算低哟。为什么?因为“牧民”也是属于“长球儿”那一拨儿里的。平常爱打乒乓球的人们大体上可分成四拨儿。第一拨儿是健身休闲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的下降,球技也渐次下滑;第二拨儿是休闲加勤练,球技可保持比较稳定的水平;第三拨儿是勤练加动脑,球技稳中有升;第四拨儿就是“酷爱族”了,痴迷加实践,球技自然会有明显提升。我目前是削尖了脑袋在往“酷爱族”里挤,所以金谷要想顺利实现预期的目标,恐怕要很费一把子力气哟!哈…… 最后,关于金谷大哥提到的另外两项爱好——“摄影和收藏”,我倒是也都很喜欢,但摄影是“纯业余”,所以拍出来的照片实在太一般化。所长用四个字就全归纳了——“有失水准”,哈!至于收藏,受条件所限,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什么收藏。我倒是酷爱看大片,尤其喜欢好莱坞的电影。过去是VCD时代,我买了一大堆VCD,现在改DVD了,我又买了一大堆DVD,当时看着特喜欢,掏钱就买,买到家了,所有权落实到个人名下了,似乎立刻就踏实了,可您买完倒是看哪?看?是真没功夫看。于是“收藏”了一大堆,没什么合适的地方搁,全堆在抽屉里了。赶紧轻声地问一句:这算“收藏”吗?[em01]
快乐乒乓
金谷 楼主 2006-11-21 11:47:00
牧民兄的“于是“收藏”了一大堆,没什么合适的地方搁,全堆在抽屉里了。赶紧轻声地问一句:这算“收藏”吗?”只能说有“收藏”表现,但不能算收藏。因为“收藏”是一种较深入的爱好,至少要对所收藏的东西有所研究,有较长远的目标,有较希见的藏品;
球胜新妾 2006-11-21 12:53:00
金谷兄说的很对,偶对VCD/DVD的“收藏”就是一种较深入的爱好,并且对所收藏的东西都有所研究,不仅有较长远的目标,而且绝对是较希见的藏品——买和卖的都有点见不得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