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讨论]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风萧水寒 2007-2-7 13:31:00
想必球友们都会发现这样一个怪现象:乒乓球是一项非常个性化的运动,结果,全世界近一亿的球友,却只使用两种拍子!--直板和横板。而一些新拍型推广起来似乎不尽如人意--以笔者为例:即使在使用枪拍和自己设计的拍子打出相当不俗的成绩,并缩短了训练周期(现在能和我抗衡的一般是在20年以上球龄的业余高手,可笔者改用新拍不到4年!),可球友还是觉得另类和不服,对新拍子仍然抱怀疑态度!
  而服装、手机这些彰显个性的东西却花样百出,个性十足!
如果说,这是自然淘汰的结果,呵呵,这对要出成绩的运动员还可以理解,但对以打球为乐的业余球友,为何却要东施效颦,委屈自己刻苦训练让人去适应器材呢?
  所以,我是大力支持类似三维这样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也在他们思想的启发下,设计了一些专利球拍--就因为:全世界只使用2快球拍实在太匪夷所思了!
  抛砖引玉,请球友聊聊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5条评论

sanwei 2007-2-10 09:32:00

楼主的问题提的很具深度,也说出了在异性拍发展中所遇到的本质问题。

首先说,这是一个思想的惯性以及思维的惰性。做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竞技运动。长期以来,对称性设计的直横球拍的分别代表的是东西方文化以及人体结构的差异。 “求新、求变”在任何领域当中永远是少数的,乒乓也不会例外。但也是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存在。对于事物的发展他们起到了推动的作用,甚至可以决定或改变发展的方向。

从另一个角度讲,异型拍遇到的是,推广的力度问题,简单点说就是“肯不肯花钱”。在乒乓这个领域中,或者说在竞技体育中,任何事物的兴起都是要以钱作为基础的。竞技体育为龙头,乒乓球做为中国的国球,从基层到国家,已经形成了一个典型的“金字塔”结构。塔尖部分是靠钱的堆积而形成的,也是千挑万选比出来的,这就是为什么这批人的素质为何非常的优秀。

对于异型拍。不但要求训练者(幼儿学员)敢吃螃蟹,还要求其父母敢吃,教练敢吃。三方同时都敢吃方能决定的事情,这样的概率就小之又小了。尽管球员是一个人,但从一开始就注定学球不是一种个人行为。教练不敢教,父母不放心,孩子最后就是有兴趣也变成了不敢碰。

换句话说,一个乒乓球拍的新发明,其推广及运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是成功的。更值得注意的是,榜样的力量。塔尖的人能够用取得好成绩使得下面的一呼百应。在一个世界冠军、国家冠军、甚至是省级冠军都在使用的传统直横拍所形成的氛围中,他们的选择就决定了大众的兴趣取向。

所以,对于异型拍的发展,不要急于求成,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包括三维苏总——枪拍之父在内也只能是寄托于未来。

邮箱:1808820120@qq.com QQ:1808820120 电话:010-80106502/17
风萧水寒 楼主 2007-2-11 22:26:00

就在发帖后的这几天,情况有了一些好转:周围球友开始要求预定我的专利球拍--包括我公司的第一高手和一个一直和我唱反调的XD。呵呵,我总结了一下,可能有几个原因: 1、战绩作保障--我忍受了经四年的质疑和战绩不稳定,坚定地打异型拍,终于初步具备挑战公司第一高手的实力; 2、我认真思考了一下,很多异型拍没有推广开,除了惯性思维外,这些拍子本身确实也存在一些问题:我查阅并研究了国家专利局的专利球拍发现,这些专利往往是提升了一方面的性能,但同时也降低了另一方的性能,而非整体提高。只是做了一个细分市场,适应一些细分人群,不具有普遍意义。就连三维的异型拍,恕我直言,虽然整体构思先进,但在细节上还存在很多应该改进的地方--笔者就将枪拍改进了很多。 笔者发明的新款球拍,虽然目前觉得很完美,但随着实践,一定会在更高层次上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 所以先行者一方面要坚定自己的方向,一方面也要不断听取别人的正确建议,不断改进。 3、在宣传推广中,正确的营销策略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因为工作的原因,在战略策划、营销策划等方面等到一些专业训练和实践。这时,反观一些新球拍的营销策略,觉得思维、方法有些落后于时代了。 随感而发,欢迎拍砖

gxbilly 2007-7-18 21:22:00
我对楼主的说法有些不同看法。
    首先,楼主有些过分强调你的新式球拍的威力。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玩过CS吧?(现在玩电脑的基本上都知道是什么游戏吧)对于M4A1和AWP到底谁强呢?关键在于使用者。所以我认为到底拍子是不是新式的,起不了关键作用。
    再说,楼主所说在改用新拍不到4年后,和自己抗衡的都是20年球龄以上的业余球友。我认为,应了这句话,拳怕少壮。而并不是因为你使用了自己设计的球拍。
    然后,从你实力的提高应该看的出来,想要提高实力,还是应该以坚定不移的打法配合刻苦的练习,无谓剑走偏锋,去追求从外部因素的改变来提高自己,而忽略了自身的因素。
    就我个人来说,因为工作需要(小学体育老师,所在学校是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而要从事乒乓球训练工作。因为我在大学里学的是足球专业,跟乒乓球可以说没有关系,所以要从头学起。在学校老教练的帮助下,从基本功练起,以陪练技术为主,主要练习喂球和推挡单球陪练,偶尔打一打比赛。经过大半年的努力,现在和那些经常来学校球馆打球的那些球龄大概在20到30年左右的球友打球,也能做到有输有赢,当然还是输多赢少。学校张老师经常说(刘国栋的启蒙教练),年轻人学东西快,只要下功夫,水平提高的非常快。
    所以说,我认为楼主水平的提高应该跟自己的努力有关。但楼主过分的把精力放在了异型拍的研制上,反而会影响了楼主水平的提高。
    最后说一点,对与楼主说的“笔者发明的新款球拍,虽然目前觉得很完美”这句话十分的反感,楼主过分的自大了,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完美的。就乒乓球器材和技术来说,是在不断的发展更新的,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技术的发明都不能称为完美,更不用说你设计的球拍并没有得到大部分专业人士的认可的情况下。
    传说中剑法的比较高的境界是身边的一草一木都能当做剑来使用,而不是靠什么神兵利器扬名天下,乒乓球也是一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18 21:23:04编辑过]
sanwei 2007-8-8 16:46:00
呵呵,这个话题很好,很值得大家探讨,而且也反映了很多问题。
    不光在乒乓球拍,所有的新事物刚一出现的时候都是要经过很多考验的,一般情况下,时间和实践会给一个相对客观而正确的评价。
     尤其在竞技体育项目中,运动员所使用的任何工具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不违反比赛规则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帮助自己发挥到最高水平,而正因为这些工具都是由每个不同的人来使用的,所以在共性中又存在不同。说白了也就是一个适合个人的问题,所以我们经常说什么东西都没有最好的,并不一定贵的就是好的,也并不一定名牌的就是好的,标准只有一个——掌握在使用者手中,那就是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也正因为这样,这个行业才有更多的未知领域去探索,去发展,也才有竞争,有生存下去的动力。
邮箱:1808820120@qq.com QQ:1808820120 电话:010-80106502/17
风萧水寒 楼主 2007-8-11 12:59:00

我对楼主的说法有些不同看法。 首先,楼主有些过分强调你的新式球拍的威力。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玩过CS吧?(现在玩电脑的基本上都知道是什么游戏吧)对于M4A1和AWP到底谁强呢?关键在于使用者。所以我认为到底拍子是不是新式的,起不了关键作用。 再说,楼主所说在改用新拍不到4年后,和自己抗衡的都是20年球龄以上的业余球友。我认为,应了这句话,拳怕少壮。而并不是因为你使用了自己设计的球拍。   --很高兴看到gxbilly化这么大篇幅来讨论这个问题。我也继续提点自己观点供讨论: 1、M4A1和AWP到底谁强呢?关键在于使用者。所以我认为到底拍子是不是新式的,起不了关键作用。  首先,我从来不认为武器是“关键”因素--请看我通篇从未宣扬过这样的观点。  但,武器有着“促进”作用!  先说远的: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会比仅仅拥有常规武器的国家更有发言权;  拥有飞机大炮的美帝国主义比仅仅是小米加步枪的更难打--这几点应该不用论证了吧?  回到乒乓届:世界球星也在不断试用新武器以提高战斗力--盖亭将底板换成了碳素的,进一步强化了他快弧的能力,为其夺冠起了辅助作用。法国爱卢瓦用小提琴形的球拍,将重心前移,拉出的弧圈球差点将王涛打落马下!  如果说用什么武器都无所谓,那为何他们死活不换呢?  改大球后,刘国梁本想换大颗粒胶皮以加强摩擦,被乒联禁了,实在打不好,只好挂拍。  大球时代,各国手几乎纷纷换武器以适应形式变化。  这些难道不足以说明武器对实力的促进作用吗?  难道我们能说有了飞机大炮的解放军的战斗力等同于小米加步枪的?如果这样,我军不断进行现代化军事建设不是在浪费钱和精力吗?  难道说用10多元胶合板的王大力仍然可以和波尔等人抗衡?  这样说,是否过于强调人的主观因素,过于唯心了?  那么同样,使用了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武器,是否会更能促进人自身实力的发挥,从而提升了自己的战斗力呢?  从实践看,本人发明的新拍子由于将传统的“点接触”升华为牢固的“面接触”,且握感舒适,大大提升了攻击威力。怎么不能说是一种进步呢?而且做到了基本和传统兼容--目前至少有三名国家二级运动员试用过新拍子,第一次试用就保证了原有水平不丢,而且正反手攻击力明显加强--从球速和弧线可以明显看出。  我与20年球龄的业余高手过招,原来最惧怕他的正反手弧圈球,现在依靠武器的先进性,直接和他正反手弧圈对拉,还逼得他先变线!这还不足以证明新武器带来的提升吗?  一位几乎不会打球的新手,用直板和我几乎过不了一招,试用新拍子,能打几个来回了--他自述:握起来很舒服,感觉很顺。  “ 传说中剑法的比较高的境界是身边的一草一木都能当做剑来使用,而不是靠什么神兵利器扬名天下,乒乓球也是一样。”   可是我们要注意,这只能是“传说”而已,而非事实--更多的事实是:好马配好鞍!

 2、 “笔者发明的新款球拍,虽然目前觉得很完美”这句话十分的反感,楼主过分的自大了   --请注意:我始终说的是:“虽然目前”!--只是说“目前”认为很完美!而非认为终极,这是四年改进的厚积薄发,是个持续改进、创新过程,   请再注意笔者后面的话:“但随着实践,一定会在更高层次上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   非常清晰阐明了笔者永不满足,不断创新的理念,   这和”就乒乓球器材和技术来说,是在不断的发展更新的,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技术的发明都不能称为完美,”   完全气息想通!   也就是因为坚定地认为:就乒乓球器材和技术来说,是在不断的发展更新的,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技术的发明都不能称为完美,   才使我有了楼顶的观点和感叹--乒乓届过于保守了,对新事物有些苛刻。  但这段时间,已经有网站要求免费发布我的发明以提高点击率,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机构主动来电协助融资,《中国发明家辞典》免费入编我的发明并公布。这些,说明了只要是确有价值的东西,就会逐步被社会认可和接受。  最后,我还要强调:这个发明只是开始,不是终点!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http://lfjt.blogcn.com/diary,2573105.shtml 上面有我对产品比较详细的介绍,同时欢迎学术性讨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11 22:35:24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