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正手攻球的“动作模型”

迷乒华 2007-2-8 15:29:00

教几个成年朋友打球,从正手借力攻球开始。

受其模糊认识及过去错误动作的影响,耸肩,大臂动作过大,手肘前出,手腕翻动。

于是乎停下来,打个比方:面前有一小孩,肩放松,肘贴住腰不动,小臂放平,转腰带动小臂,打他的“耳光”,是个小孩,还不能太狠——这意思是说用三四分力就行了(当然这只是个比方,可不是怂恿虐待儿童),可不是用“直拳”冲他的面门。

这个比方使之稍有起色。

当然打比方总是有其局限性,我以为比较恰当的“动作模型”应当是“拨浪鼓”:手持的那杆儿可比作是人的中轴,鼓面可视为人的躯干,那绳子和豆儿可看作手臂和球拍;捻动杆儿就是人打球之前转动人体中轴,鼓面(人的躯干)转动,进而带动手臂击球,鞭打式发力倒是很形像。

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此时手臂的动作还是简单些为好,可用咏春拳练功的“木人桩”为模型:立着的木桩围绕中轴转动,横向附在其上的木棍就好比人的小臂,此时大臂可视作已贴在躯干上不随便乱动。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世人皆各有所好,我自迷乒不自拔。“糙”常发挥超常少,胜败都付一哈哈。

12条评论

小济南 2007-2-9 23:40:00
呵呵,感觉比较抽象啊。
zyq 2007-2-9 14:16:00
楼主能不能用其它的比喻方式,打小孩我可是不敢想的。
[img]http://www.pingpang.info/ bbs/ UploadFace/ 20455_200751110132310733.jpg[ / img]
eyesonmewp手机认证 2007-2-9 12:15:00
汗……为了练球模拟扇小孩耳光! 想必国手的孩子不听话会很惨的吧……习惯性的一个暴冲……………………[em06]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9 12:16:01编辑过]
精英十八年——纵是暂时离开,只要仍旧热爱,终究还会回来。
InnerforceZLC+NEO狂飙2(39,2.15)+雷神T
InnerforceALC+NEO狂飙2(40,2.15)+毒液48
yuming5676 2007-2-16 14:06:00
哈哈
我觉得非常形象啦
njfic 2007-3-16 10:40:00
扇小孩耳光这个比方不提也罢[em06]
银河K4 正手:729sst郝帅 反手:超越2 打法:胡拉乱打
迷乒华 楼主 2007-3-26 07:52:00
相当佩服楼上,能找到这两玩艺儿的图片。
楼上的见解一语中的,足见楼上对拙文的关注,在下深受鼓励。
“木人桩”当然比较呆板,但在初学者来说,矫枉过正,限制其大臂乱动,形成动力定型还是不错的;
“拨浪鼓”作为中高级水平的模型,其实到了这个程度,应该是进入了“自由王国”,灵活一点是无可厚非的。
对于还原事实真象,一切比喻都是苍白的,只能是通过比喻描述事物的一个或部分特征。
世人皆各有所好,我自迷乒不自拔。“糙”常发挥超常少,胜败都付一哈哈。
gong_chen 2007-3-26 08:22:00
楼上的说的好!

初学者就应该学习简单的模型,便于步入正轨。一上来就搞复杂的,只会增加学习的难度,多走弯路。

到了水平提高阶段,逐步体会一些较高级的东西,才能获得进一步提高。
好的器材只能给你更多发挥的空间,而不能代替你发挥。
ZJK 2007-3-25 16:18:00

拨浪鼓太活,木人桩又太呆,两者能否综合一下呢?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pizitian 2007-3-21 21:42:00
拨浪鼓模型挺好的。我赞成。
QQ:179616832 QQ群:3167955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