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握拍法

zlhzlh 2007-5-14 02:12:00
握拍法


        乒乓球是一项具有多种类型打法的运动项目。由于类型打法不同,其
基本技术也有所不同。
        基本技术一般分为单项技术和结合技术两种。单项技术是指各种单个
的技术动作,这是初学者必须认真掌握的,结合技术是指各种单项伎术的结合运
用,这是战术训练和运用的基础。
        握拍方法与击球动作有密切关系。每个击球动作,都是由手臂、手腕
和手指相互配合用力来完成的。因此,较好的握拍方法既要适合自己打法的特点
,又要不影响手臂、手腕和手指的灵活运用。
        握拍方法有直拍和横拍两种。这两种握拍法又由于打法特点不同而在
具体握法上有所差别。

      一、直拍握拍法
      (一)快攻类型握拍法
        快攻类型(包括左推右攻和两面攻两种打法)常见的握拍方法有以下
三种:
           
      1.球拍柄右侧贴在食指的第三关节处,以食指的第二关节压住球拍的右
肩,食指的第一关节自然向内弯屈,拇指的第一关节压住球拍的左肩(拇指与食
指之间的距离要适中)。其他三指自然弯屈斜重叠,以中指第一指节托于球拍背
面,使球拍保持平稳。
        这种握拍法,手腕比较灵活。可以在发球时利用手腕动作,发出动作
相似而旋转、落点不同的球;也可以很灵活地打出斜、直线球;对台内球的处理
也较为有利,由反手位用反手击球后再打正手位的来球,以及由反手位用反手击
球后进行侧身正手攻球时,有利于正、反手两个技术动作的协调结合。对中路追
身球,手腕可以自然下垂,通过手腕来调节拍形,对来球进行合理的回击。用这
种握拍法进行正手攻球时,拇指与中指协调用力,食指相对放松,无名指微离中
指,指尖轻托球拍背面,以保
      持发力时球拍的稳定。进行反手攻球或推挡球时,食指和中指协调用力,
拇指相对放松。用手腕发力时(包括正、反手击球).以中指发力为主,拇指和
食指保持拍形的稳定,同时作辅助用力。
          2.握拍方法与第一种基本相同,但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较大(钳
形较大)。
           
      这种握拍法有利于上臂和前臂的集中发力。因此,中、远台攻球,正手攻
球,扣杀球都比较有力。但由于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较大,握拍较深,对手腕
的灵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对处理台内球、转球、推挡球和追身球差。
           
      3.拍柄右侧贴在食指第二、三关节之间,以拇指和食指的第一关节压住
球拍的左,右两肩,两指间的距离适中(但比第一种握法要小一些),以中指的
第一指节左侧将球拍背面托住,无名指和小指斜叠在中指之下,用无名指辅助中
指托住球拍背面,使球拍保持平稳。
        这种握拍法为部分两面攻的运动员所采用,其优点是进行反手攻球时
,提起前臂后拍头朝上,有利于反手高压打球,使打出去的球快速有力。这种握
拍法,由于沉手时拍形下垂,因此在进攻中路迫身球时比较协调。由于拇指与食
指之间的距离较小,手腕比较灵活,因此易于处理台内球,对突击加转球也较好
,其缺点是对正手离身球因拍形下垂而难以高压击球。同时因手腕比较灵活,拍
形不易固定。
          (二)弧圈类型握拍法
        直拍弧圈型的握拍有两种:
           
      1.握拍与快攻型第一种握法相同。它在正手拉弧圈球时,拇指、中指和
无名指协调用力,中指和无名指略微伸直(不是完全伸直,仍有一些弯屈),以
利于出手击球时较好地保持拍形的前倾。
          这种握拍法的优点是手腕比较灵活,正、反手和推挡的结合比较容易
,处理台内球也较好。缺点是拍型不易固定,对正手大角度球和扣杀较高的球较
难处理。
           
      2.拇指贴在球拍左侧,食指轻轻扣住拍柄,形成一个小环状。中指和无
名指较直地以第一指节托住球拍背部,小指自然紧贴在无名指之下。这种握拍法
,很自然地将手臂、手腕和球拍联成—条线,拍呈横状,扩大了右半台的照顾范
围。在正手拉弧圈球和扣杀时,容易发挥手臂的力量。正、反手结合运用时,主
要靠前臂带动手腕作回旋动作。缺点是手腕不灵活,处理快攻球、台内球,追身
球及反手近台球比较困难。
          (三)削球类型握拍法
           
直拍削球型的握拍是拇指自然弯屈,紧贴拍柄左侧,第一指节用力下压,其余四
指自然分开托住球拍背面.这种握拍法削球的照顾面较大,正,反手削球时以手

      的转动调节拍形。削中转攻或推挡时,食指要迅速移到前面,第二指节压
住球拍右肩;拍后三指则改为自然弯屈托住拍底.

        二、横拍握拍法
        横拍攻击型(包括快攻和弧圈两种)和防守型(包括削、攻结合)的
握拍方法基本相同。但可分为浅握和深握两种。
        浅握以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拇指在球拍的正面轻贴
在中指旁边,食指自然伸直斜放于球拍的背面,虎口轻微贴拍。
           
      深握与浅握的握法基本相同,但虎口紧贴球拍。这两种握法,正手攻球时
食指要用点力,也可将食指往上移动一些帮助压拍。反手攻球或快拨时,拇指要
用点力,也可用拇指往上移动一些帮助压拍。正、反手削球时,手指基本不动。

           
      浅握的优点是握拍较松,手腕灵活,对台内球的处理方法较多,既可用拉
,也可用”撇”、“摆短”等方法回击。进攻时,对低球起板较容易。左右结合
较灵活协调。削球、搓球,发球时,搞旋转变化动作小,对方不易判断,缺点是
攻击时,上臂、前臂的力量较难全部集中到手腕上,因而发力略受影响。削球时
,因手腕较活,拍形不易固定,特别是削弧圈球较难控制。
           
      深握的优点是握拍较紧,拍形比较固定。进攻时上臂、前臂的力量能集中
到手腕上,发力比较集中。拉高吊、前冲弧圈球比较转、凶,扣杀球比较有力.
弧圈球比较好控制,加转削球有力,旋转强。缺点是由于握法紧,手腕不够灵活
.对攻时左右结合的灵活性稍差一些.处理台内球比较困难.正手贴身球比较难
打.削球时对中路靠右的短球比较难处理.削转与不转球动作差别较明显,易被
对方识破.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6条评论

zlhzlh 楼主 2007-5-14 11:41:00

[转帖]

直握球拍时,前面的拇指和食指主要用于调整拍形、转换击球方式,而后面的三个手指则起到辅助和支撑作用,缺一不可,否则就可能球拍乱晃、拍形调节不便、发力不集中。

其中,中指是将击球力量作用于球的主要传递者,发力瞬间必须用力顶住拍背面。同时中指又是协调控制拍形的支点:当正手攻球或拉弧圈时,拇指压拍,食指相对放松;当反手攻球或推挡时,拇指相对放松,食指压拍。早期许多优秀直板运动员的球拍背面,都被中指顶得深深凹陷进去,甚至表面的木层也被磨穿,可见中指用力的重要性。

采用直握法,应注意避免中指顶拍的位置与拇指压拍的位置过于接近,否则会造成两指用力互相抵消,影响手指之间的配合。并且,为了保证握拍用力支点的敏锐,拍柄背面应*在虎口的食指根部关节上,而不是*在虎口中间,否则会令整个虎口把拍柄“握死”而影响灵活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4 11:43:19编辑过]
逍遥天使 2009-6-14 12:25:00

晕,一句话高吊、前冲的时候深握,对攻台内球的时候浅握,可以自己调节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dy987654321 2009-6-14 11:30:00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dy987654321 2009-6-14 11:54:00
楼主辛苦了,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阿光1手机认证 2009-6-14 18:03:00
QUOTE:
以下是引用逍遥天使在2009-6-14 12:25:00的发言:

晕,一句话高吊、前冲的时候深握,对攻台内球的时候浅握,可以自己调节的。

握拍是始终保持固定的姿势,还是根据不同的情形不断调整?如果不停的调整,会不会产生手型不稳定的问题呢?

 

直板横打门派,底板马软碳,正面狂3反面G6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rcqs手机认证 2009-6-15 09:07:00

一、直拍握拍法 (一)快攻类型握拍法   快攻类型(包括左推右攻和两面攻两种打法)常见的握拍方法有以下三种: 1.球拍柄右侧贴在食指的第三关节处,以食指的第二关节压住球拍的右肩,食指的第一关节自然向内弯屈,拇指的第一关节压住球拍的左肩(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要适中)。其他三指自然弯屈斜重叠,以中指第一指节托于球拍背面,使球拍保持平稳。……用这种握拍法进行正手攻球时,拇指与中指协调用力,食指相对放松,无名指微离中指,指尖轻托球拍背面,以保 持发力时球拍的稳定。

(二)弧圈类型握拍法   直拍弧圈型的握拍有两种: 1.握拍与快攻型第一种握法相同。它在正手拉弧圈球时,拇指、中指和无名指协调用力,中指和无名指略微伸直(不是完全伸直,仍有一些弯屈),以利于出手击球时较好地保持拍形的前倾。 这种握拍法的优点是手腕比较灵活,正、反手和推挡的结合比较容易,处理台内球也较好。缺点是拍型不易固定,对正手大角度球和扣杀较高的球较难处理。

 

说得非常清楚!!!终于明白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15 9:09:16编辑过]
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