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接发球时的战术

bihai100123 2013-3-22 07:58:00
宗旨:破坏掉对方的发球抢攻或抢拉。<br/> <br/>  二、2、2、1、接发球时正手或侧身抢拉弧圈球<br/>  <br/>  迂对方出台或半出台的发球,最好争取用正手抢拉弧圈球或抢攻回击,让他产生心理压力、思想负担。如在重要比赛中或是他不善于发球的变化,一紧张就手硬,技术肯定变形;不知怎么样发球才好!<br/>  多年前,笔者在一场团体赛决赛中,将在预赛中把我打的直放高球的对方一号,用此招打懵啦(叫他先上手我就又完啦!)!简直就发不出球来!二十一分的比赛,他要连发五个;全被我抢了。当时对他太难熬啦!我是直落两局,报了“一箭之仇”!(年轻真好!)<br/>  国际乒联改只发两球,就是对付中国人的!要不中国人发球和接发球都好(发球不好,接发球也好不到哪里去。),叫洋人们真是没着没落啦!<br/>&nbsp; &nbsp; 使用方法是:要对发过来的球有预先判断,在对方出手时侧身或上步设定击球点;早了,就暴露我方意图了。对下旋球用加转(高调);对上旋球用前冲。成功一半以上就成!<br/>  <br/>  塞弗就是在接发球时先准备抢拉,不行再换招。<br/> <br/>  二、2、2、2、接发球时反手拨、弹<br/><br/>  <br/><br/>  迂对方不出台的左路或中路发球难以实施接发球抢攻或抢拉时,争取用反手长胶拨、弹回击。如有把握,就发力;如吃不准,就用中等力量。方法是:拍形直立,90度于台面迎击;如是上旋,拍面稍前倾,往前下方击球的中上下部;如是下旋,拍形稍后仰,往前上方击球的中下部。其角度视来球状况适当调整。如来球是侧上、下旋,还要调整拍面方向以抵消其侧旋。<br/>  如能加撇或拧的击球动作更好。邓亚萍常这样干。好榜样!<br/>  如果能倒板用反胶拉、打或直板反胶横打,那此时的战术组合就太多啦!<br/>  <br/>  二、2、2、3、被动接发球时(难接发球时)的战术<br/><br/>  <br/><br/>  笔者认为我们长胶选手有几种发球难接:<br/>  a、横板的正手近网短球<br/>  人体学决定了横板在正手台上打不出直板选手那样击球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及威胁性;更何况我们这些纯业余的“二把刀”!我也是常用此招对付别人。报应啊!<br/>  此球最好是用正手挑打。不转或上旋,用此招较容易(下旋,我是打不了。),如不行,就抹或轻拉对方的反手,但第四板要被动。若是下旋,用正手反胶搓近网短球或搓加转长球到对方底线,这样第四板可能不怎么被动。也可以移动步法用反手长胶磕、拱、撇、撩、拨、刮(刷)等方法回接,如果落点的变化好,可以打乱对方的作战意图,变被动为主动。若对方有准备,那我方反手的空挡就有失手的危险。<br/>  如果能用正手长胶(横拍倒板或直板正面)抹、挑、打作为配合反胶的接此发球,那可是上档次、上水平啦!<br/>  b、横板中路的长而转、平而快的球<br/>  直板的板面可以永远迎向来球,左、中、右的击球转换不大。而横板的中路麻烦大啦!<br/>  接这样的发球,要向左或向右移动步法,用正手或反手回击,以达到主动上手的目的。但作起来很难,要有“眼、脚、手”的紧密协调,步法太重要啦!我现常在此“掉下马来”!<br/>  c、反手位长的、低平而又快的、又有旋转变化球<br/>  如果有人会一整套、高质量的这样发球,配合正手或侧身抢拉弧圈球或扣杀,又熟悉长胶的特性,那对我们业余长胶选手来说,这世界可就是太黑暗啦!我们反手长胶控制弧线的能力,击球的力量和稳定性及方向性,都不如反胶,难以对此球进行侵略性的回击。<br/>  接这样的发球,最好反手倒板(或直板横打)用反胶,争取用弧圈球回击。但此招的板形是前倾,而反手长胶的击球板形多为直立或后仰;两者的配合太难练啦!需要长期的磨炼!我想练、炼此套路!真理的入口处就在地狱的入口处!不行,用磕、拱、撇、撩等干扰性方法回接,设法控制回球的高度和落点,尽量不让对方打出接发球抢攻的暴打、暴冲;再有,退后一步削它,削球手不怎么怕这种发球,看来我们也得学习一下老邓(老毛说他: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有时退一步要比“死顶”强!另外,也可稍退后撩对方正手底线大角度,并要防备他第四板的进攻。实在没招,干脆弹打回去。横竖是一个“死”,与其等死不如拼死,没准而后生!<br/>  搓是没有出路的!(当然,国手打我们,光搓,咱们也赢不了!)我好象没看过邓亚萍、福原爱搓!要是长胶对手跟我搓,看准了我就给他一大勺子(既侧旋的前冲到对方的右大角)!<br/>  <br/>  如果能自如运用两面不同性能胶皮(倒板或直板中的不倒板)转换击球,那就太好啦!对付出台长球,以反胶回接为主。对付台上短球,以长胶回接为主。在接发球时,首先设想对方要发长急球(奔球),准备用反胶拉打;若对方不是发长急球(奔球),而是发短的台面球,我方也应该来得及改用长胶回接。这样,可以有备无患。既能发挥反胶回击长球时的力量、旋转,又能展现长胶在台面球上的鬼道、怪异。可长可短,可重可轻,可快可慢,可转可怪;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作的好,象lorazhu大哥所说,真可以让对方感到是“冰火两重天”!胜利的天平一定会向这样的长胶选手倾斜。<br/>  <br/><br/>  反正,接发球就要能打则打,否则也不让对方随心所欲地打出接发球抢攻。象刘国梁所说:宁肯自己不舒服,也不能叫对方好受啦!按我们那嘎哒孩儿时的讲话:打不过你也要擤你一身鼻涕!<br/><br/>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0条评论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