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是冷血机器,不是乒乓大师

安居乐业 2007-6-7 10:48:00
偶览搜狐网论坛,看到一个关于乒乓球比赛后,中国运动员冷漠如机器人的帖子。现转发。希望我们俱乐部的会员能从中体会到一些东西。以前都是跟贴,这第一回转贴还不知道能否成功。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安居乐业者,有公寓住,就不奢望别墅;有乒乓打,就不希罕烟酒;有“天籁”当步,就不追求“奔驰”;有贤妻在,就不拈花惹草。 日常生活,三点一线:居所—单位—球馆,循环往复,悠哉乐哉。

21条评论

安居乐业 楼主 2007-6-7 17:23:00
俺们俱乐部的各位大侠,虽球技不如国手,但球品可要比他们高才好。俺倡议:平常打着玩,握不握手,不必强求。但是正式比赛,比如月赛,年终总决赛等等,不管输赢都要积极主动同对方握手、寒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么。
安居乐业者,有公寓住,就不奢望别墅;有乒乓打,就不希罕烟酒;有“天籁”当步,就不追求“奔驰”;有贤妻在,就不拈花惹草。 日常生活,三点一线:居所—单位—球馆,循环往复,悠哉乐哉。
牧民新歌 2007-6-7 12:11:00
什么也看不到呀?
快乐乒乓
lee-1001 2007-6-7 12:16:00
很有同感。对这个现象,我也发过帖子一通痛骂。哈哈。
没转过来呀,辛苦再发一下吧,咱看看。
lee-1001 2007-6-7 16:55:00
好!顶一个!
安居乐业 楼主 2007-6-7 16:29:00
果然还是没能掌握发铁的方法,抱歉,真是网盲。只好贴在下面了。

转自搜狐网

是冷血机器,不是乒乓大师

柳承敏和波尔的1/4比赛结束后,获胜的柳承敏和沮丧的波尔握手时主动微笑着说了两句什么。很欣慰。难得看到了一场完整的球赛:有激情,有拼斗,还有互相尊重。   可惜,这一幕我从我们的国手那里看不到。多少年了,中国球员不管赢、输,在和对手握手时,都是敷衍了事地碰一下手,甚至眼睛都不看对方。不是我特别盯着这个细节,只是这个细节确实扎眼。体育比赛不是冷血机器的对决,我很奇怪两个有血有肉的高手,费尽心力鏖战之后,不会惺惺相惜吗?   郭跃和李晓霞的女单决赛一波三折很精彩,她们是鞍山老乡,是双打搭档,从蔡猛口中又知道她们是一个宿舍的好友。但结束后一样:欢呼雀跃的郭跃,匆匆和低着头的李晓霞碰了碰手,没一句话一个眼神的交流,我看不出她们是朋友,甚至同是中国选手。场上对手,场下陌路,如此而已。记得波尔曾经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说,他非常渴望和中国球员交朋友,但好像他们不爱说话不爱交流。   除了胜负,就没有风度了?马琳淘汰萨姆索诺夫时,出现了一幕“擦边球争议”:马琳坚决要求录像回放,裁判维持原判后,老萨故意把球回下网。不能说马琳较真就不对,但在老萨有风度地回球下网时,马却一点表示都没有,网友评价他“不大器”不算过分。乒乓球于中国人是国球,乒乓国手就是国士,我看不到国士之风。   周末我也喜欢打乒乓球,每次和球友汗流浃背打完一局,我们都会习惯地握手说声:谢谢。对业余爱好者这是起码的礼貌,职业球员对礼貌的理解不一样吧。刚到NBA,姚明曾经要把倒地的对手拉起来,结果遭到队友暴跳如雷的阻止,因为这是美国体育,这是血肉横飞的NBA,不需要友好,不需要同情对手。但,只限于场上。鸣哨终场后,巴克利会喘着粗气深情拥抱乔丹,大个子邓肯会把小个子纳什紧紧揽在怀里。   的确,赛后的握手本来就是礼仪性的、不强求的,但同样一张网,隔不断阿加西和桑普拉斯两个天生对手赛后的微笑安慰,乒乓球就这么寡情?竞技比赛是残酷的,场上离不开搏杀与角逐,但场下同样离不开平和宽容的对视、一笑泯恩仇式的真情拥抱。这是对对手的尊重,更是对这项运动的尊重。   乒乓球从发明到现在100多年了,但我遗憾地看到这项运动在世界范围始终脱不出小众的圈子,甚至她本身的魅力也在减弱。的确,很难想象一项人文精神缺乏的运动会长盛不衰。就算中国,金牌拿多了终会审美疲劳,我们乒乓举国体制训练出来的选手都是胜负高手,没有乒乓大师。有句话说得好:“2008奥运会,我们缺的不是硬件,更不是金牌。缺的是一种气度,一种真正让所有选手享受比赛的氛围和气度。因为在我们这个国家,金牌和金钱都太重要了。”   各种肤色,各种打法,各种风格,小小乒乓球理应包容无数的精彩内容——马琳就算夺冠,获得的掌声不一定有老萨故意回球下网的掌声多,信不信?虽然国家队“乒乒乓乓,天下无双”的MV还会唱下去,但乒乓球,真的不是只有“乒乒乓乓”。   没错,我是在苛求。我是在苛求一个母鸡既会下蛋又会梳妆。我错了。 (原载《扬子体育报》)

安居乐业者,有公寓住,就不奢望别墅;有乒乓打,就不希罕烟酒;有“天籁”当步,就不追求“奔驰”;有贤妻在,就不拈花惹草。 日常生活,三点一线:居所—单位—球馆,循环往复,悠哉乐哉。
珠江 2007-6-7 15:11:00
没错,每次比赛结束后,不管输赢,中国运动员总是面无表情地和对手“意思”一下,很假,看上去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样子,即使是面对自己人也是毫无表情,不知为何?看看国际网球比赛,几乎所有选手在比赛结束后都会走到网前(有的甚至是一路小跑)和对手很自然和亲切的握握手、拍拍肩膀并礼节性寒暄两句。难道乒乓球就是这个传统?
球打得臭就一个原因,基本功差。
牧民新歌 2007-6-8 12:04:00
珠江揭示得非常到位,确实如此。除了这一点以外,可能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与我们这些国手们的成长轨迹有一定的关系。泱泱大国,乒乓球爱好者数以百万计,从一名小小少年开始学打球,最后要打进国家队,恰如“中原逐鹿,唯高才疾足者先得焉”,其竞争之惨烈可以想象。也因此,咱们的国手们中,在青少年时代能正正经经把全日制中小学上下来的恐怕没几个!小小年纪就高强度、大运动量的集训了。能够像其他同龄孩子一样享受到“让我们荡起双江,小船儿推开波浪”的欢乐时光的能有几个?
    记得两年前我曾有幸和八一工商银行女队的某少年选手打了一局指导球(当然是她指导我哦),我以2比11落败,那两分还是小女生故意放水。事后她讲,如果打11比0,教练会“训人”的。总之小女生的球技没得说,确实棒。据她们的教练讲,曹臻在八一工商银行队时也常不敌这位小女生,呵呵。不过在赛后聊天中我发现,这位小女生除了乒乓球以外,聊其他话题时几乎都接不上话,只能很勉强地问一句答一句。换而言之,除了乒乓球以外,在其它领域,这位小女生的知识结构比同龄孩子们可要差着一截哪!因此,如果一定要给出个综合评价的话,那恐怕就是:球技非凡,知识滞后。
    当然话又说回来,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即使是一般的孩子们,欢乐的童年时光也越来越少啦,呜呜……
     我们的国球体制造就出了不可胜数的金牌,但值得反思的地方也委实不少,其中,国手们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就是一个应当提到议事日程上的问题。比如热情含蓄、握手致礼的问题,比如文明健康、不爆粗口的问题,比如张弛有度、尊重裁判的问题等等…… [em06][em06]
快乐乒乓
安居乐业 楼主 2007-6-8 10:13:00
咱这小网,那些对国手们的成长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国球领导者以及教练们大概是不会光顾的。所以,牧民大哥,你在新浪网或其他更有影响的网上如果有注册,请你发个转贴。也好让他们倾听倾听民声,以便“痛改前非”,向世人重展我中华5千年礼仪之邦之风采。
安居乐业者,有公寓住,就不奢望别墅;有乒乓打,就不希罕烟酒;有“天籁”当步,就不追求“奔驰”;有贤妻在,就不拈花惹草。 日常生活,三点一线:居所—单位—球馆,循环往复,悠哉乐哉。
游客400D 2007-6-8 09:27:00
好!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