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做到这三点,你也能用“重心”打球

卓头 2015-11-26 10:29:48
打球时“重心”是否合理,这一点太重要了。此前我多次提到身体“重心”的重要性,目的就是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但是,一说到“重心”,很多朋友潜意识里往往认为这是一个高大上的东西,应该属于专业训练的范畴。

其实不然,“重心”的运用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高深。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简单归纳为3点(下沉、前倾、调整),只要你能做到这3点,就会发现打球过程中合理运用“重心”并不是件很难的事情。当然,至于运用熟练程度就看个人悟性和训练量了。

一、下沉

下沉,即重心下压,可通过含胸收腹,双膝微屈来实现。重心下沉,是快速移动的重要前提。

平时打球见过有些人站在那像个棒槌一样杵着,这样不好,如果碰到经验丰富的对手,他光靠落点就能把你玩死。

二、前倾

重心光“下沉”还不够,要适度“前倾”。前倾,即收腹保证身体稍前倾,这一点可通过把身体重量压在前脚掌实现。

业余打球中常见的一些毛病都和重心是否“前倾”有关,比如拉球身体后仰、抡大臂打球、球磕拍边等等。

以抡大臂打球为例,因为身体过于挺直导致引拍空间不够,自然很容易通过拉动大臂来获取足够的引拍空间。

在我看来,从某种意义而言,“前倾”比“下沉”更重要,因为能做到重心适度“前倾”的同时,自然就能保证重心适度“下沉”。

三、调整(交换)

调整/交换,可简单理解为身体重量分配在两个前脚掌上的比例变化来实现。相比较而言,“下沉”和“前倾”指的是“静止”状态,而“调整”则是“运动”状态。

前两者可以在“静止”状态(比如准备姿势)下体会并逐步养成意识和习惯,而后者则需要在“运动”状态下体会并逐步找到感觉。

以发球而言,有些人总感觉没法用上身体的力量,恰恰是因为缺少身体重心的交换(身体重量在两只脚之间的比例变化)最终导致只是依靠手臂的力量来完成发球;以正手拉球而言,因为缺少身体重心由右脚向左脚的交换,导致击球质量不高;等等等等。

相比较“交换”而言,“调整”的幅度较小,但是同样重要。重心的“调整”,往往是通过“垫步”来实现,很多人感觉自己的击球动作无法做到像职业运动员那样“连贯”,恰恰是因为每次击球之前缺少垫步调整,导致出现所谓的“旱地拔葱”式的击球动作。

重心“调整/交换”,几乎贯穿于整个打球过程,也是一位球员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水平越高的话,他的重心调整/交换能力就越强。

当然也有例外,我见过一个外号“机器人”的业余长胶高手,很多受过专业训练的人都怵他,只是这老哥动作真心不好看。之所以不好看,就是因为他打球时缺少重心的调整/交换,动作看上去僵硬,才得了“机器人”这么一个外号。不过这老哥手感奇佳,加之用的是长胶,所以在业余届也能通杀一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0条评论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