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谈谈加转弧圈球和前冲弧圈球体会

sbbzl 2004-1-30 16:53:00
谈谈加转弧圈球和前冲弧圈球体会 一、正手拉加转弧圈球(一)特点和作用加转弧圈球稳健性好,强烈的上旋有助于制造更好的弧线,在来球下旋力很强、很低,或位置不合适时,用加转弧圈可比较容易地将球拉过去,比较保险。加转弧圈球还具有一定的威胁性。在对方不适应强烈上旋或控制不好的情况下,常会接出高球,甚至直接失误。另外,由于上旋弧圈速度较慢,球出手弧线的弯曲度较大,球落对方台面后迅速下滑,所以,它还可起到变化击球节奏的作用。(二)动作要领 1、引拍阶段:左脚在前,右脚稍后,两膝微屈,身体略向右扭转,腹微收,髋稍向右后下方压转,手腕略向后拉,球拍低于来球。 2、击球阶段:右脚掌内侧蹬地,稍伸膝,以腰、髋的扭转带动手臂由后向前挥动。击球瞬间,快速收缩前臂,击球的中部或中上部,撞击后迅速转为向前上方的摩擦球,击球时间为高点期或下降前期,拍形与台面垂直或稍稍前倾(与台面成80度左右)。为提高拉球的旋转和速度,直拍选手的中指(横拍选手的食指)应加速手腕在触球瞬间的甩劲。 3、结束动作:球出手,因惯性作用球拍至头前才渐停止。身体重心随之移至左脚。此时,应迅速还原,准备下次击球。(三)错误动作及改正方法 1、只用手臂发力,无有腰、髋、腿的配合,拉球很费力,但旋转不强,而且难于连续拉。改正方法:首先在思想上明确拉弧圈球时腰、髋、腿的用力极为重要,然后专门观察优秀选手在拉球时这些部位的动作,再仿之进行徒手动作的练习,记住有关部位的肌肉感觉,上台练习时、有意体会上述感觉。 2、引拍时,手臂伸得过直,球拍沉得很低,拍形过分前倾,整个动作向上为主,缺乏向前的力量、造成击球时间晚、上手速度慢、易漏球和难发力等弊端。改正方法:应明确上述动作已经过时,现特别重视由后向前的迎球动作。让运动员握拳为球,教练员做先打后摩的示范,运动员体会教练员打手时的感觉,并力求将这种感觉在自己拉弧圈时打出来,与此同时,再让运动员在引拍时手臂保持自然弯曲,球拍不要下沉大多,适当增加向后引拍的动作,减小拍形的前倾角度。 3、拉球时不用手腕,导致拉球的速度、力量和旋转都受到限制。告诉运动员,在引拍时手腕要有一个向后伸的动作,在触球瞬间才会有一向前打向上摩擦球的爆发力。 4、只能摩擦球动作,蹭球大薄,但发不出力,拉球不转,易下网;或撞球过多,摩擦球大少,也不会产生强烈旋转。改正方法:明确只有摯蚰结合,以撃为主,才能拉出强烈的上旋球。练习徒手动作时,可由教练员用两个手指夹住一球,让运动员练习加转弧圈的动作,教练员可根据自己的感觉及时纠正运动员的动作,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多球练习。二、正手拉前冲弧圈球(一)特点和作用前冲弧圈球,飞行弧线低、速度快、前冲力强,落台后弹起不高、急向前冲并向下滑落。在一定意义上,可起到扣杀的作用。(二)动作要点 1、引拍向右后方,身体重心比拉加转弧圈球时稍高,球拍与来球同高或稍低于来球。 2、挥拍击球时,身体重心、前臂、手腕应向左前方发力,击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击球瞬间,应先向前撞球,再向前摩擦球,直拍选手的中指应有一顶拍动作,横拍选手的食指应有一向前甩的动作。击球时间为上升后期或高点期。 3、反冲时,少或不向后拉手,球拍与来球同高,应善于运用腰、髋和腿的动作,以身体重心来控制击球弧线,拍形稍前倾,击球时间为。上升期后段或高点期,前臂稍用力,触球时自己发力和摩擦都比快带多一些。(三)易犯错误及改正方法 1、引拍低、身体重心低,易拉球出界。改正方法:观看拉前冲弧圈的正确动作,特别留心其引拍的位置,自己上台练习时有意提高引拍位置。 2、不能根据来球旋转变换动作,一种动作打百样球,失误多。改正方法:明确拉前冲弧圈应视来球变化,适当调整动作。如来球下旋,应触球中部,拍形与台面垂直;来球不转或略带上旋,应拍形前倾,触球中上部。还应提高对来球的判断能力。用多球练习,供球者多变化球的旋转和高度。 3、单纯用上肢发力,无有腰、髋、腿的配合,拉冲无有前冲力。反冲时,只重视前臂和手腕的动作,忽略了用身体重心来调节击球的弧线,大大影响了击球的准确性。改正方法可参照拉加转弧圈球的相应部分。 4、撞球过多。有人认为,撞球多就能使球前冲力大。其实不然、撞球过多弧线不好,旋转不强、球的前冲力也小。改正方法:先端正认识,再做徒手动作和多球练习,着重注意体会摩擦的感觉。
[此贴子已经被风刀霜剑于2009-10-15 10:06:43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34条评论

mhthappy 2004-1-30 21:49:00
怎么没人回阿?我学习,多谢!
lcmhi 2004-2-10 15:50:00
学弧圈球半年了,有些东西还是无法体会.不过已感受到弧圈球的威力.文章写得好!
finish3608 2004-2-9 11:14:00
好贴子啊!
nnsbh 2004-2-12 12:15:00
要是带上视频就更好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2-12 12:15:42编辑过]
弧家刀法 2004-2-11 14:52:00
这篇文字引用的是一本好像叫做《乒乓球的教学与研究》的书里面的原文,书作者好像叫苏胚仁。作者在这本书中的最大语言特点就是“无有”这两个字,当时就在想他怎么不干脆全用文言文来写,把这两个字夹杂在其中,读来特别拗口。

据说苏老师又出了本新书,叫《现代乒乓球的教学与研究》,但无有看到过。
马林迷 2004-2-11 16:59:00
精品,强烈建议置顶。
hybird 2004-2-6 19:24:00
有谁在`
hybird 2004-2-6 19:30:00
还应该注意的是:
我们应该多注意球的第2速`
就是因为旋转而产生的速度`第2速的暴否完全取决于你的摩擦`
关于摩擦那位仁兄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出手的时候要考虑就是摩擦问题`摩擦好的话,自然暴,且有时会下沉``
lxllxllxl 2004-2-23 12:29:00
非常感谢,对老大的景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em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