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征文:三度乒缘——我的银球故事(陈洪桥)

新闻发言人 2007-11-22 16:44:00

三度乒缘——我的银球故事

 

我是一名很普通的乒乓球爱好者,不过,今天在这里也很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乒乓球故事。记得应该是六三年的时候,我刚刚上初中,那时侯是沈阳地区乒乓球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其重要标志之一是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完成了从自发开展转向了有组织进行的原始积累。沈阳地区内的中小学多数都建立了乒乓球校队或训练网点。很多学校还把乒乓球运动作为体育课的教程内容。甚至有的学校还在校外聘请了专门的教练员进行较专业的辅导。当时,不少的同学书包里几乎都装有乒乓球和球拍,学校里有计划的训练开始了起步。由于我是校田径队的百米冠军,所以有机会和乒乓球队接触,当时花了八毛钱买了个拍子。每天放学田径队训练后,就和乒乓球队简单的进行训练。由于本身就是运动员出身,可能是有一点运动天分吧,两年之后,我在区里的比赛意外的拿了个单打亚军(有两名实力强的没有参赛)。

   初中毕业后,我考取了丹东市的一家中专学校,学校里遇见了几位不错的同学兼球友,其中有一位大连籍的同学曾经在辽宁省内拿过少年单打第二的好成绩,要不是赶上文革,他就是省队的苗子!在我记忆的当中,他当时的基本功非常扎实,是我当时见过的任何一位运动员都不能相比的。在对打,推挡,攻守的对练中,他连续几十次,上百次地击球而动作不变,落点不变,极少失误。直板两面攻,也属于当时比较先进的打法技术。尤其是他的步法移动,动作相当合理。每天除了上课,我们几个同学就在一起打球,去鸭绿江游泳,那时有些年少轻狂的我们还游泳去过朝鲜(当时抓到是叛国罪的)可以说是无忧无虑。那几年我的乒乓球技术也进步了不少。这样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了,到了毕业分配,伤感的日子也就随之来临了,我们一大批同学被分配到朝阳(归辽宁管辖,在辽西,当时叫支援三线。有一些同学当时家里有点门子,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到了朝阳之后,我们这些同学被分配到纺织厂,热电厂,毛纺厂等等。我到了纺织厂后,不少同学又陆续回了沈阳,我申请了几次,单位不放人,心中不免有些失落,那时侯我学会了抽烟和喝酒,加上工作挺辛苦,乒乓球就很少打了。这一期间,我也结了婚,七六年,我的儿子出生了。

  大概是在八五年的时候,单位车间里买了一副球台,我在工作闲暇时间就带儿子去打球(那时侯我已经是车间主任),儿子挺聪明,进步也挺快,在这期间我还得了一次全厂的单打冠军,奖品是一副球拍,时间也挺快,随着孩子考上初中,我怕影响他学习,所以就没有再让他碰球拍!我也没有接着打下去!

  去年吧,我儿子从外地回来看我,在家中闲着没事,儿子说看到家附近有一处乒乓球馆,要跟我比划比划,我笑道:“你不是我对手!”儿子说:“我在单位总打,加上你现在有“将军肚”速度肯定不是我的对手!”“走吧!”我笑了。到了球馆,和儿子交上手我才知道厉害,儿子的先进打法,弧圈特别转,他还是左手,我也别扭,加上自己这些年总喝啤酒,有啤酒肚,速度也跟不上他的节奏,总之,输的太惨了!儿子对我说:“爸,你得锻炼了!”临回沈阳时,他给我买了一副球拍,告诉我给我办了张年卡,让我没事就去打球锻炼锻炼。于是,我每天早上五点起来到球馆打球,一直坚持到了现在。经过了一年的锻炼,我减了将近四十近的体重,并且在球馆结交了很多的球友,这次你们搞活动的事情我也告诉了他们,球友们一定会参加你们的活动,同时也希望你们的活动越办越好!

  这就是乒乓球和我的三度球缘,我相信乒乓球以后将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如今的我把烟酒统统的都放下了,还要感谢乒乓球!自从再次打上乒乓球,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整个人都精神起来了(有广告嫌疑)!哈哈!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条评论

lijun0509 2010-3-29 15:18:00

0.0  误入此贴....路过...顺便支持楼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3-29 15:21:23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