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李隼:绝招就是把每一板最简单的球练到“极致” !

assdss 2017-4-7 20:59:54
李隼,国家女一队教练员。

21年执教生涯中,他带出了王楠、张怡宁、李晓霞和朱雨玲等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是当之无愧的“大满贯”教头。

1.jpg

东京奥运周期,李隼再一次执起教鞭,踏上了新一轮的征程!


把每一板最简单的球练到“极致”
——李隼

我来国家队正好21年,从一个没有什么运动成绩的年轻教练,到现在已经是一名老教练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对这个队,对乒乓球好像更加依赖了。现在有时静下来想想,是乒乓队给了我现在的一切荣誉,我为能在这个集体中感到骄傲和自豪,我已经把自己完全溶入到这个集体当中了。

现在当我看到很多年轻教练都走上教练的岗位,在欣喜之余,自己也感到了一种责任,我能不能也像老教练在当初帮助我一样去帮助他们呢,这也是我要为乒乓球队应该做的新贡献。

充分利用换球的契机,改变思路勇于创新

目前女队员因为长时间在技术上一直保持领先的位置,造成了队员不愿意冒险创新,虽然也知道改变可以拉大优势,可以登上顶峰,但一旦遇到困难时总是怕失败,侥幸心理严重。

随着乒乓球的变革,球的旋转在下降,对能力的要求不断加重,靠一些传统技战术打法,已经不适合目前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但我个人认为不是改了球以后我们要面对变革,其实是乒乓球这项运动已经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后就应该是这样,如果现在还用38mm的小球,技战术打法上也应该发展到现在这种程度了,只是女队员的思想没有跟上而已。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在的机会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新。力争做到全台无死角的进攻,而且要具备强强对攻的能力。这也是我们女线今后的努力方向,也是我们完成东京奥运会的保障。

2.jpg

性格与打法的关系

在性格上:男子相对开放、外向、主动,易于互动、沟通、把控;女子相对内敛、含蓄、被动,指导需要把握时机、讲究艺术。

在态度上:男子相对自我强势、争强好斗,大多喜欢比赛;女子相对依赖强势、怯战怕输,心底不爱比赛而安于训练。

在运动能力上:男子相对素质能力更强,大多开拓进取、释放能量而追求威胁;女子相对运动能力不如男子,因此大多立意以准取胜、实力制胜或稳中求胜。

在球势上:男子相对大气、宏观取势,大多崇尚进攻、变化,甚至不惜代价;女子相对务实、多顾眼前,为求结果过于功利,大多注重相持实力而保守求稳。

在对抗上:男子相对有气势、有激情,兴奋点发动快、时间短而表现强烈;女子相对有耐心、有韧性,兴奋点发动慢、为时长而表现平淡。

在发挥上:男子相对态度积极,大多先发制人、率先发动;女子相对态度消极,大多不愿冒险、按部就班。

综上所述,在认清男女之间的区别之后,再加上所训对象的起点、能力、习惯不同,因此在女子技术男性化的过程中,是需要因人制宜区别对待的。为达目的,有以下三个重要步骤:

1、女子意识男性化

认知产生意识,意识决定行动。在实现男性化的过程中,女子首先就要打破性别、性格的局限性,并力图在:立意追求、思维方式、对抗意识和宏观取势方面,引进男子的理念和元素,实现女子的意识男性化,将是第一位的,将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它比一味地追求力度、威胁,则重要得多,实用得多!实践中,如能将男子意识的优势与女性认真、细腻和坚韧的特点相结合,则定能高人一筹,成为队伍中的核心人物。

2、刻意挖掘,提高能力

运动能力决定着击球质量和打法威胁,它是男子的优势,也是实现打法男性化的物质基础。欲达目的,则需要掌握世界乒坛的发展趋势,学习、引进男子的先进技术,并通过体能训练,以期加大击球力度、加强运动能力、提高对抗能力。在此过程中,既要追求质量威胁、打法先进;又要切合实际、因材施教、量力而为。切忌因过于理想化而贪功冒进!

3、打法与性格的统一

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作用、促进,才能达到最高境界!由于个性的差异,在打造中则要扬长避短、扬长补短、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在实际操作中:对于胆大开放的人,可发展其以威胁取胜的凶狠型打法;对于聪慧睿智的人,可发展其积极主动、快速多变的打法;对于性格坚韧的人,可发展其以力取胜的实力型打法。只有如此,才能两者结合相得益彰。

3.jpg

挖掘与给予

我认为在培养运动员的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去挖掘运动员的潜能,要比一味的灌输,效果可能更好,更能形成运动员自身的特点。所以我从来不说我去打造谁,因为那些冠军本来就具备常人不具备的各种成为冠军的素质,只是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挖掘出来而已。冠军和真正的特长技术是很难靠教练打造出来的。

我认为在乒乓球队这个优秀的集体当中培养一,二个冠军并不难,但如何把每个队员的潜能都挖掘出来,能使运动员自己的运动生涯中少留遗憾,才是我们教练员真正要达到的一种境界。

在我们指教过程中总会遇到个别天才运动员,一但这个运动员达到一定水平,我们往往会按照这个运动员的培养模式来培养以后的运动员。忽略对运动员自身特点的培养,造成适合教练模式的运动员成长很快,不适合的运动员就很难提高,造成很多人才浪费。所以说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能给予运动员正确的指导固然很重要,但如何有效的挖掘运动员自身的潜能是我们今后训练中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宏观就是对乒乓球的发展有一个预期,当你培养的运动员要在几年后去拿这个冠军,我们要预感到当时技术应该发展到什么程度,千万不能完全按照现有的冠军模式去练。要有一个多年的训练计划和全年计划。而且一定叫运动员清楚她们要想成为冠军,在技术上要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每年要有落实,看是否达到了要求,如没能完成要让队员知道是什么东西制约了她们的发展,这样在多年的训练中不管是教练还是运动员都很清楚,就是最后没有打出来,队员也明白在哪个坎过不去了。

微观就是每一个技术环节,这是我们的根本,每一板球的质量都决定着今后的整体实力。通过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我感到如果每天只注意练单一的技术,把我们的训练计划都过一遍,而忽略和整体技术的衔接。就容易出现今天这项技术不好练这个,明天那个技术不好练那个,练了一圈又回到原地了。所以说训练也应该是至上而下的,要在宏观思想的指导下,扎扎实实的练好每一板球。总有人问我你培养那么多冠军有什么绝招,其实我始终的训练宗旨就是把每一板最简单的球练到“极致”。

我来国家乒乓球队已经21年了,对这个光荣的集体有着深厚的感情。是这个集体给了我现在的一切荣誉。我对这个集体的热爱不变,对乒乓球的激情不变。现在经常有人问我,你带的哪个队员你觉得最好,我真的说不清楚,但在我心理总有那么一种感觉,下一个可能会更好。

——节选自李隼竞聘报告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2条评论

tc23手机认证 2017-4-7 21:43:51
顶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罗罗素手机认证 2017-4-8 11:24:32
思辨能力真是很强啊,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