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击球有理(上) 李晓东谈击球的五个环节

北海 2008-3-10 16:07:00

击球有理()
李晓东谈击球的五个环节
  击球的五个环节:判断、击球位置、击球时间、击球距离和调节球。这个内容我的师傅岑淮光以前讲过,《乒乓世界》也发表过,但这么多年我还是有一些新的体会。我和他讲的题目一样,但讲的东西不完全一样。这是一些打乒乓球的基础性道理,希望能够对选手潜力开发、加强理论知识有所帮助,我希望大家不要完全凭感性打球,而是用来打球。
 判断不好,踩着凳子也压不下去
 
第一个环节是判断。

 
判断的生理机制是,当我们把对方打球时出手的方向、球的旋转以及球的位置判断清楚,这一系列判断的信号就会通过眼睛传导到大脑,如果大脑得到很清晰的信号,就会发出指令到你的四肢。信号越强,指令越清晰。
 
专业选手通过条件反射做出的判断比较多,这些判断转化到动作上相对准确,也容易放松。如果判断转化到动作上相对准确,也容易放松。如果判断的信号模糊,指令也不清楚,就容易产生紧张、僵硬。所以大家开玩笑说接弧圈球时,看人家拉得转,就开始架肩膀、架肘,最后又抬脚尖,那时候给他一个凳子踩也压不下去(球),因为这跟判断有关。
 
 
判断有两种,一种叫预判,一种叫盯球。预判是根据自己打出的球,在落点和线路有质量保证的前提下,根据对手击球的习惯做出的判断。这样对方回过来的球基本上在你的服务区里头,下一板就比较容易按照事先的设想去击球。但如果你打的是板肉球、怂球,可以任对方随意回击,那你的套路就形成不了。
 
举个例子,原来日本队有个打直板两面攻的选手叫河野满,打过男单世界冠军,他打球挺奇怪,力量不重,但正手上完步还能再侧身。当时我看不明白,心说这步伐太快了。后来再看时不然,河野满基本上是两条直线打得好。打起对攻来,反手一板直线,又快又直,对方很难再回直线,然后正手双带对方一个直线,对方也只能回斜线,两板后他几乎闭着眼睛侧身就能打。他得线路清晰,所以预判就容易。
 
预判可以找一些规律。如果我发球发得很转,对方根本挑不了,那我下一板就准备拉下旋或台内挑。如果我发侧上旋,对方很难暴挑,只能轻挑,那就可以集中力量准备下一板打上旋。再比如我发球,对方回来也是长球,如果我还站在原来打短球的位置上,则说明预判没有跟上。预判是击球质量的保证,有质量保证的球打得多就会形成自己的技战术套路,甚至自己的技战术风格。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云天施雨收夏色 木叶摇风动秋声

22条评论

北海 楼主 2008-3-10 16:08:00
再说盯球。顾名思义,盯球就是盯对方击球,盯球触板的一瞬间。但盯球里边我们也存在好多问题。比如盯对方动作的全过程时,受对方假动作的欺骗,或者回球吃转,这是盯球方法有问题。
 
平时有的人打球比较懒,不盯球,总按照自己的习惯落点和固定线路打,你让盯球,结果比不盯球还慢,其实是因为没养成习惯。最开始盯球的时候可能动作慢,几个月后形成习惯就不慢了。
 
盯球的方法,主要还是盯对方出手的一瞬,盯对方对球摩擦的方向、旋转和快慢。以盯发球来说,首先要盯对方击球的位置。举个接高抛球的例子,以前北京队和浙江队打比赛,浙江对有个运动员叫何志文,那时他的高抛发球扔得特别高,一起手就扔。他扔的时候,我们的眼睛也跟着他的球出去了,一直从上往下瞅下来,当他球拍触球时候,觉得特别突然,根本看不见发的什么球。后来我琢磨,虽然他扔得那么高,但他发球的位置没变, 我就盯他球拍触球的这一下,眼睛平视,只盯触球。用了这种方法以后,马上就有用了。这说明盯球要盯位置。
 
其次就是盯对方发球时球拍的板形。比如说对方发不太转的球,板形肯定要立一些,发转的下旋球板形肯定有点躺。再就是盯对方用力的方向,触球这一下到底往哪儿使劲?侧着使劲是侧旋,往下使劲是下旋。发下旋时,有人手上动作是先往下走,再向上挑,可能第一下是假的,第二下是真的,也可第二下是假的,第一下是真的。这个时候一定要盯住,看他的手到底往哪个方向使劲。
 
再次是盯球速。转球与不转球相比,转球速度快,是直钻的;不转球由于前进的阻力大,显然就慢,球是有点飘的。当然反过来说,高手练发转不转可以把不转球和转球的手法十分相似,这样发球的隐蔽性就比较大,在判断上也不容易。
 
真正打比赛还要盯球出不出台。举个例子,韦晴光打球很会动脑子,不管到哪儿比赛,他到是比赛的地点先看球台的反弹性能。看对方发球的第一跳或打球到哪个位置会出台,打到哪个位置不出台。
 
就判断来说,既要盯球又要有预判,两者要结合在一起。盯球在第一位,预判在第二位。虽然打球强调以我为主,但不盯球的以我为主是睁眼瞎。判断要养成习惯,这是一个软功夫。
 
选手训练中判断如练得不好,比赛时吃发球了,经教练场外一指导,就会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接发球上。这样即使接好了发球,第二板也不会打了。所以说平常在判断上就要打下一个好基础,就像散步一样。养成习惯以后你判断对方打球的旋转和线路变化就容易得多,很多精力就可以去考虑战术的问题,水平自然也会提高一大块儿。
 
在训练方法上,我主张打球别只用一个动作、一种旋转、一个落点和一种节奏,连续打五、六板甚至七、八板,比赛中没有这种球。我比较提倡在练习中要发力,因为发力以后必须要还原,然后下一板才能继续打,增加击球难度。发力会产生变化,有变化才比较真实。
云天施雨收夏色 木叶摇风动秋声
北海 楼主 2008-3-10 16:09:00

 站位不要太近,取位多用小碎步
 
第二个环节是击球位置。

位置包含两个问题,一个是站位,一个是取位。
 
 
站位就是击球的人与球的位置、人与球台的位置。打球要根据不同的打法、不同的身高,在最舒服的位置上击球。
 
就身高说,王励勤1.86M,他可能站在离球台较远的位置,上去来得及,后退也方便。在这个位置上他击球最舒服,用得也最多,这个位置不是他击球的基本位置。像邓亚萍,矮一些,站得就更近一些。因为她如果站远了,短球可能上不去。
 
除了身高,基本站位还要看选手的打法特点和一些习惯。比如发力较多、跑动比较好的选手,可以站位稍远;自己发力比较弱,但借力球好的选手,站位就略近些;跑动范围不大,侧身较少,正反手两面实力比较均衡的选手站位就靠中间一些。
 
站位是要有调节的。比如现在有许多人认为,人站得离球台比较近,可以加快速度。这是片面的,它没有想到如果对方来球较拱,击球顶板,站位太近容易发不上力。这务必要退出来。
 
为什么和大家谈这个?我教学的例子成功的多,失败得也多。比如北京队有个打直板正胶的,很好的球就是赢不了。后来还是我给他看出问题----站位太近了。站近了会怎样。
 
人在移动的时候, 往前移动的速度是最快的,横向移动的速度其次,最慢的是由前往后跑。站位近了以后,被人家的球顶住就是由前往后跑,整个移动就慢了。所以说,站位不能为了图快而太靠前,一是失误较多,二是发不出力。
 
 
再说取位。取位按要求来说,身体要倾斜,尤其是正手的动作,球、手、身体基本上要成三角形。如果成为一个弧面的话就很难打,发不了力,身体也没有重心。
 
一般教练教球是的第一句话就是要让我们身前击球,不能身旁击球和身后击球,因为不符合击球原理。另外一点,打球时不能离身体太远,那样容易失去重心。一般只有处理台内短球时,手与重心才有分开的可能,剩下大部分的球、重心和手应该是一体的。
 
出手的时候,重心和手要有同一性:同一时间和同一方向。球打得越好、越高级的人,同时也打得越简单。因为她重心和手的方向是一致的,非常协调。再如侧身挑打,谁能够脚下悬空,没有支点把球挑出去。
 
再从取位的步法上来说,专业选手的大部分步法问题不是很大,但大家比较容易忽视的是小碎步(垫步)。许多人都怕对方往自己的中间位置来一个又短又高的球,动都不会动,等正手侧过身来,球已经很低了,没法打。所以往往随便用反手乱一板。这些其实都靠小碎步调整。小碎步用得最多的情况是向前、后以及斜上、斜下方的移动。
 
蔡指导举过一个侧身以后赶正手位的例子。正手侧身以后(以右手为例),重心压在左脚上,很多人从这一步就开始往正手位赶,但这时他的重心离球台特别远,看上去非常狼狈。比较好的方式是,侧身以后应该先用小碎步调整,垫一下后再动,一边上步一边转体,非常舒服。如果侧身后重心压死在左脚上不还原,没有小碎步的意识,就做不出后面的动作。
 
再讲一下取位时重心的问题。一个人打球重心应该往 下压,利用地面的反作用力,脚上受到这种反作用力,就像踩弹簧一样,从下往上顶出来。像王励勤这点做得就比较好,他拉球就能拉住劲,就在于利用了这种反作用力,腿由后往前蹬出,身体的力量也释放出来了。这样打出的球就比原来快了一点点,不然等到球来了之后再往下压重心,力量就不能完全出来。在这个环节上我教了25年错球,这几年才算比较清楚。

云天施雨收夏色 木叶摇风动秋声
南山 2008-3-10 18:15:00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海在2008-3-10 17:56:00的发言:

哈哈!前阵子睡不醒,眼目前又春困,总没什么大精神,比较惨呐!

以后争取严格要求自己,多多击球!

这次政协没进常委会,郁闷所致吧。
砥砺品学 勤修不倦 信义仁勇 精进惟行 QQ:79568360
南山 2008-3-10 18:06:00

春困的时节已经来临,打盹的季节离我们不会太远啦。

打自己的哈欠,让别人失眠去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10 18:09:48编辑过]
砥砺品学 勤修不倦 信义仁勇 精进惟行 QQ:79568360
北海 楼主 2008-3-10 17:56:00
QUOTE:
以下是引用南山在2008-3-10 17:48:00的发言:

最近一直没有见到“北海”大姐的“击球位置”了。。。。。。

哈哈!前阵子睡不醒,眼目前又春困,总没什么大精神,比较惨呐!

以后争取严格要求自己,多多击球!

云天施雨收夏色 木叶摇风动秋声
南山 2008-3-10 17:48:00

最近一直没有见到“北海”大姐的“击球位置”了。。。。。。

砥砺品学 勤修不倦 信义仁勇 精进惟行 QQ:79568360
老史 2008-3-11 13:40:00
QUOTE:
以下是引用lee-1001在2008-3-11 4:11:00的发言:

谢谢北海大姐!

刚刚通篇看了一遍,稍后再看第二遍、第三遍~~~~~~~

也期待下文`````````````

好久不见了,近来可好?
lee-1001 2008-3-11 04:11:00

谢谢北海大姐!

刚刚通篇看了一遍,稍后再看第二遍、第三遍~~~~~~~

也期待下文`````````````

lxz8888 2008-3-10 20:01:00
讲解精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