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我的球友(系列5) 刘兴建

安居乐业 2008-6-21 11:42:00

 
  
  07年12月底,中国乒协在北京举办了《中国移动杯老年挑战赛》,我刚好50岁出头,将将有资格报名参赛。比赛共分男子50-59,60-69,70以上3个级别,女子50-59,60以上2个级别。我在小组赛中3战全胜,进入复赛后,32近16时涉险过关,16进8时,轻松晋级,但在8 进4时,遭遇强敌,此人就是在16进8时淘汰了(精英北京网友俱乐部08年春节公开赛40岁以上组亚军得主)刘宝玉的刘兴建。
  
  刘兴建,55岁,中等身材,微胖,右手直握球拍,生胶,没受过正规训练,动作不是很规范,但是他能打倒一大批动作规范的选手,理由一个是他的胶皮与众不同,再就是他的一板绝杀相当了得,要不人们怎么送给他“刘一板”的绰号呢?
  
  与他比赛的情景,我在《我的年末收官之战》中曾做过描述:

 

      前两局,我0:2落后,这时想到32进16时的比赛,(对手也是生胶,当时采用高吊弧圈来对付,效果还是不错的,)是不是对刘兴建也应该尝试一下高吊弧圈呢?果然奏效。扳回1局。不过,第4局,对方为了防止我正手拉球,拼命压住我的反手,侧身总感觉来不及。好不容易侧身拉过2次,均被对方将球回到右角空当,没能得分,反而失分。只得靠反手与其相持,因为推球时的板形与平日对反胶选手时的板形不一样,所以相持球我明显下风,又输2局,1:4结束比赛,无缘半决赛,与其他3名选手并列第五名。 
  
  而刘兴建在此后的半决赛中,又淘汰了(08年北京市乒协举办的迎春杯50岁年龄组冠军获得者)刘昌艺,冲进决赛,最后惜败于大名鼎鼎的孔文建,获得亚军。
  
  俗话说,不打不相识,通过打比赛,我们相识,顺便问了问他平时在哪里打球,被告知闽龙俱乐部。
  
  我家住在东四环,而闽龙俱乐部就在三环与四环之间,距离也就是5、6公里,开车最多10分钟的样子。一天,我去探营,硕大的球馆,宽宽松松地只摆放了16张球台,左右间距之阔,就是以侧身攻见长的柳承敏来,也够用;前后间距之长也许对于丁松这样超一流削球手略显不足,但对于一般的削球手应该说绰绰有余,而对类似我这种近台快攻打法的人来说,简直是一种奢侈,一种浪费;天棚很高,据目测足有5米左右。有爱好放高球的,到这来,保你能过足了瘾;照明似乎也是专业配置;地面是红色朔胶,我感觉整个环境与设施大概不亚于业余体校的训练场地。

 

    当时,刘兴建正在与他人切磋,寒暄过后,他介绍我与别人过招。不一会工夫,连续战了4,5个人。其中有《精英网北京俱乐部07年5.1公开赛》40岁以上年龄组的亚军得主赵元贵,《邱钟惠08年迎春杯》50岁组亚军得主刘宝玉,这两位的名字对我来说,都是如雷灌耳,这天,托刘兴建的福,能与之交流,真是荣幸。这里硬件设施一流,会员水平也不低,离家还挺近,没有理由不入会。

 

    入会后不久参加了俱乐部举行的月赛,我再次与刘兴建遭遇,恰巧那也是8进4的一场比赛,在《侥幸夺冠记》中对这场比赛我写了如下文字:
  
   
16进8的比赛,我战胜对手后,状态几乎达到巅峰,而老刘也是携小组赛连斩3将,(其中包括最终获得亚军的李军)之余威。16进8时,又是高奏凯歌,3:0取胜。

 

  这样, 8进4时,我俩果然“冤家路窄”,撞个满怀。而此战,老刘也许因腰部旧伤复发,似乎没能充分发挥出真实水平。

 

  第一局,我与他对推纠缠过多,而他推过来的球下沉得厉害,造成我不断地回球下网,输掉。
  
  第二局,我基本不给他反手位球,逼迫他使用相对不太擅长的正手,虽说来球较高或较长时,他能发力置我于死地,但球较低或较短时,他那生胶不能提拉,而抽打则容易失误,撩拨又造成回球质量欠佳,让我扳回一局,1:1。
  
  第三局,他也改变战术,直接向我正手发下旋长球,急而沉,回球不是下网就是质量不高,陷于被动挨打,勉强应付的局面,我1:2落后。
  
  第四局,我调整好心态,用高吊弧圈来应对他的下沉球,而且落点在端线边上,老刘好像不善于退台,而这种落在端线的高吊弧圈不退台是没有办法有效地反击的。我又扳回一局,总比分2:2。
  
  第五局,老刘略显疲态,要知道他今年55岁,比我年长4岁呐,我乘胜追击,拿下决胜局,进入了半决赛。算是捡了一个大便宜吧。

 

    这次,刘兴建腰伤在身,发挥欠佳,而我却超水平发水,战而胜之,此后也是越战越勇,最终侥幸获得冠军。其实,在与刘兴建的日常交手中,我负多胜少,绝对劣势。
  
  刘兴建待人诚恳、随和、不较真,他是国家级乒乓球裁判员,与他打计分赛,你根本不用费脑子记分,想知道比分时,问一句即可,绝对不会计花账。他在生活上很有些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他的乒乓装备,从器材到服装,没有一件名牌,他甚至穿着10几年前留下来的高腰“回力牌” 篮球鞋活跃在乒乓场馆。这打扮,也许让当今的时髦年轻人讥笑为“老土”,但依我看,业余乒乓,玩的是个乐,比起穿戴,技术更重要,赢球才是硬道理。
  
    不久的将来,我将与刘兴建一起作为闽龙俱乐部50岁以上年龄组成员参加北京市乒协主办的《北京首届乒乓球俱乐部联赛》,从对手到同一战壕的战友,这难道不是缘分么?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安居乐业者,有公寓住,就不奢望别墅;有乒乓打,就不希罕烟酒;有“天籁”当步,就不追求“奔驰”;有贤妻在,就不拈花惹草。 日常生活,三点一线:居所—单位—球馆,循环往复,悠哉乐哉。

0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