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一点体会:从尼斯到钛5.4(兼谈纳米OC、OC-CR)

我要练球 2008-7-5 14:47:00

 

大家好!  [em222]ffice:office" />

    因为近来比较忙(即上个月在2手区出掉那把残破的尼斯之后专心学业),没怎么打球(没了称手的兵器,一直处于可打不打的状态),直到上个星期一时冲动入手了块纳米OC,结果试打之后令人无比失望,奈何手瘾上来了,多费周折用其换到了块口碑不错的ti5.4,结果开打之后感觉甚好,趁着手上热乎劲还没过去,将这种感觉记录下来,以飨读者。

 基本情况介绍:尼斯之前用了近3个月,近来换用到钛54(打了3次),期间纳米OC(打了3次),以前买的OC-CR也经常没事拿出来打打。以上均为直拍:尼斯(81克)、OC-CRpenace 72克,手柄缠吸汗带后增重至80克)、纳米OC83克)、钛5.476克)。本人打法:左手直拍弧快打法+反手推挡兼横打横拉(防守时以推挡为主,由守转攻后变为横打横拉),,水平参见业余6-7级。常用配置:正手-灌用40度省狂,不灌多用39度省狂(没时间,刷2遍即贴上),反手-sriver-L 2.1mm

 粗谈纳米OCOC-CR和钛5.4主要都是采用了当年OC的经典Limba(淋巴)+Spruce(云杉)+AYOUS(阿尤斯)+Spruce(云杉)+Limba(淋巴)结构,尼斯虽属于5+2碳结构,但stgia制作时将这2块碳层埋的较深,不同于一般的碳素结构的拍子,很靠内,轻微撞击和摩擦表现出的是表层纯木的吃球和稳定手感,而发大力打的时候又有碳素的感觉和速度,很不错的稳与凶的平衡式结构;而钛5.44层非固态的钛层与5层木板构成,stgia制作时将钛的粉末与独特的粘合剂混合,取代了原先叠加多层钛的方式,这一特殊技术保证了整个底板面的坚固性,并且使底板更富有弹性、更轻。两块拍子都是WRB的镂空柄结构,都是:5.2MM(实测钛5.4为5.2mm,尼斯为5.4mm)。新科技技术的运用,在务求保留5木弧圈板的特点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球速,可谓是弧块打法的利器。而回过头来,弧圈打法的球友最熟悉不过的OCOFFENSIVE CLASSIC)就不得不提,这块拍子正手强反手软的强烈反差,不知让多人又爱又恨,但又欲罢不能~之后作为改进版先后出现的OC-CROC-OVERSIZE、纳米OC,不论是CR的所谓的拍面紫外线照射的特殊处理以提高弹性和增加球速,还是OVERSIZE的所谓加大版面,使触球时球受力更集中、出球更迅捷,再到如今最新的一下将拍子加厚到6mm的纳米OFFENSIVER WOOD的所谓超强提速、发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出球弧线骤然降低,出球速度大幅提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撕开对手的防线。以上种种噱头,到底有无给旧的OC经典系列带来质的飞跃,请看以下实战记录对比:

正手攻球:尼斯吃球时可感形变,较震手,但力量发散不明显,较集中,脱板速度不快不慢,出球质量还算稳定,球速中等偏上;钛5.4吃球时稍感形变,微微有点震,脱板速度最快,需注意控制好拍型,不然较易出界,但上台后出球质量最好,球速最快;OC-CR和纳米OC,吃球时拍子还是软了,形变时间太长力量都发散掉了,脱板速度很慢,尤其是纳米OC,个人认为还不如OC-CR,很容易下网,需调整拍型及早于平时的击球点击球,上台率才高,但球速不理想,不突出落点变化的话,依旧是一大软肋!

拉冲(速度、旋转、力量):拉冲是OC系列的绝技,但综合速度、旋转、力量的话,4块拍子高下立分:尼斯吃球手感最通透(发足力吃透木层厚接触到碳层后加速弹出的感觉很清晰),稍震,起下旋容易,拉出的球速度较快,弧线中等,不是很低平比较正统,触台后旋转较强且沉,有点顶,尤其退台(多至中台,极少到远台)后比较明显,但震手和发空的感觉也随之加大;钛5.4虽然脱板最快,但手感并没有很大的减弱,起下旋容易也不差,稍差与尼斯,但拍型稍做调整后拉出的球一速最快,弧线低平,触台后旋转稍稍减弱,但二速仍然很快(一下就弹台而出),台内冲快如闪电,退台后没有尼斯不但没有尼斯那种发空感觉,相反底劲不减,异常扎实,球速不减、弧线不但低平而且还很长;由于尼斯和钛5.4都是WRB镂空柄的缘故,拉冲时候利用拍子中心提前的那块重量的惯性出来的鞭打效应非常明显,随着来球在台内长短的不同,适当改变拍子击球点的位置,在身体稍未完全到位的时候,依旧通过手臂的调节拉出相当质量不错的球,这也是我比较喜欢WRB柄的原因,虽然因此牺牲了一点手感,钛5.4的鞭打效果还稍好与尼斯。再到纳米OC和OC-CR,形变就更大了,手感阻滞,没有了吃球后喷射出去的那种快感,反而有点吐半天才出来的感觉,弧线偏高,球速一般,没前2块拍子那么突出,旋转和球的力量感完全要靠自己发力产生,球的质量就得看你自己了,比老OC没有明显的提高。

台内小球控制(撮、摆、挑):虽然受限于镂空柄,但尼斯手感最清晰,摆短最好,球过去较快,旋转也很不错,撮削质量也可以,挑打的话,比较好上手;到钛5.4,摆短需要适应,收力要快,不然稍易冒高,但也还算过得去,撮长就比摆短好多了,球速较块旋转不差还带点飘,对手比较别扭,挑打的话控制好拍型,一板暴挑简直是让对手没什么反应,就是失误率也高,要讲手上功夫;到纳米OC,摆短 我觉得这是较OC的一大改进,就是没那么弹了,摆出的球低、转,但速度也慢下来了,撮长还是中规中矩,挑打还是少用,容易下网;最后到OC-CR,摆短最差,拍子较弹故过去的球易冒高,撮长一般,挑打一般。

反手技术(正面推挡):尼斯推挡最好,能集中发力,出去的球快而沉,可长可短,推挤和切转球的时候,吃球也很好,唯一不足拍子薄还是震手,但球质不减,毕竟有那两层深埋的碳层的支撑;到钛5.4,推挡就一般了,发力效果不明显,稍易下网,但利用起脱板快的特点,以借力为主适当发力,控制落点,过去的球效果也不错,但不宜和对手纠缠,应适当的改变拍型推挤推切,推出的球弧线低长,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再到纳米OC和OC-CR,纳米OC反手肉的不行,比我这块OC-CR差远了,自感这块OC-CR和市场上其他的OCCR个体差异比较大,反手硬朗了不少,单从加力推上还好于钛5.4一点,但可能不具共性,还是那句话:反手不宜纠缠,否者吃亏的是自己。

反手技术(反面横打):首先尼斯,横打横拉及侧拧均易上手,手感较好、吃球时间充分,可调节性及容错性均较高,出球旋转和速度都不错;再说钛5.4,脱板较快,需控制拍型,上台后球速快,弧线长,质量很高;最后是纳米OC和OC-CR,前者横打横拉均不错,吃球深,可磨可打,出球速一般,后者吃球时间比前者短一点,球速稍快一点,其他中规中矩。(受技术所限,对比比较肤浅)

  未完待续,见2楼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打仗,打球~

101条评论

颤抖 2008-7-7 17:28:00
非常好,感谢!
apple77手机认证 2008-7-7 17:09:00
纳米OC不会这么差吧
sirsday 2008-7-7 12:53:00

业余6,7极是什么概念?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吹过、不管是李宇春、还是曾轶可、都是我的哥!我的哥!!! 征红颜知己一名,29岁结婚携子的女性优先!
gong_chen 2008-7-7 13:51:00
支持原创!
好的器材只能给你更多发挥的空间,而不能代替你发挥。
cwchenwei手机认证 2008-7-5 22:24:00
jiajing 了?顶
手机认证 2008-7-6 08:48:00

好啊!正想看看5.4里,就写出来了,真是谢谢

 

直拍横打,stiga-oc-wrb-cr,正:Buttfly-sriver-el,反:Pillao-HK1997,QQ:251665305
笑看风雨 2008-7-6 10:23:00

业余七级很厉害了啊!顶一个!

我要练球 楼主 2008-7-6 10:01:00

昨晚又去打了打ti5.4,爽~

狂王都不想留了,ti5.4大有取而代之之势~

打仗,打球~
乒来乓往手机认证 2008-7-6 15:58:00
手感要看你配置什么胶皮哦!
握拍——顺势顺序 适中兼顾 同一--上肢下肢 同时同向 轨迹--相对一致 局部微调 重心--帮助发力 更助还原  引拍--松而不晃 紧而不僵 步法--旱地拔葱 行云流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