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今天放了20000响鞭炮

顺其自然 2007-3-14 23:10:00

今天过年,三十时犯困,12点时不想动了,没放炮;

大年初一去门前,匆匆放了一挂,夫人抱着儿子在一边看着,竟然没什么反映,奇之;

初五去北京,又没放炮;

十五恰逢雨雪,找不到一块干地,得,又放不成了;

今天“填仓”,再不放这春节就算彻底过完了。下班到家,搬出4大盘2万响鞭炮,一通足放,把小区的汽车都震神经了……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2条评论

顺其自然 楼主 2007-3-14 23:11:00
今天是农历正月廿五日,也就是俗称的“填仓”(不知道是不是这两个字),是正月里的最后一个节日。如果说“腊月廿三”是春节的开始,那么“填仓”就是春节的尾声了。 
    “填仓”,意思就是填满谷仓。相传北方曾连续大旱三年。赤地千里,颗粒不收,可是,皇家不管人民的死活,照样征收皇粮。因此连年饥荒,饿殍遍地,尤其在年关,穷人更是走头无路,冻饿而死的不计其数。这时,给皇家看粮的仓官守着大囤的粮食,看着父老兄弟们饿死,实在无法忍受,他毅然自作主张,打开皇仓,救济灾民,把皇家的粮食让人们抢运一空,救了一方灾民。但他向皇家不好交差,就在正月廿五日这天放火烧仓,连同他自己也烧死了。后人为了纪念这个无名氏仓官,每到这一天,就用细炭灰或柴草灰在院内外打囤填仓,以示对仓官的怀念。据有关史籍记载:正月二十五日为填仓日,作面汤蒸饭食之,平明以细灰散布门庭内外诸处,作囤形,谓之打囤。分置五谷少许于囤中,覆以甄瓦等物,谓之填仓。 
    因此,旧时北方民间人家,每当填仓之日,清晨,上年纪的人用簸箕或木锹铲上筛过的炭灰、柴草细灰,在门前用木棒敲打,撒成一个圆圆的囤形相粮仓,有的还镶上花边、吉庆字样,以及上粮囤的梯子,并在囤中撒以五谷,象征五谷丰登、粮食满囤,来表达人们填满谷仓救仓官的深情厚意。这样,填仓佳话就世世代代地流传了下来。 
    各个地方在庆祝这一节日上的习俗不尽相同,但都与饮食相关,只是各地的食物不同。其他地方了解得不多,就只讲讲天津的习俗。 
    在天津,填仓又称打囤。天津过春节有在门窗上粘贴“吊钱儿”的习俗(即一种用红纸刻画的类似窗花样的东西)。在正月二十五这天清早,各家要把贴在门窗上的吊钱儿揭下来,用它包裹着一些五谷杂粮放在头一天画好的小圆圈内,再压上一块砖,象征粮仓已经填满,就这样保存一个白天的时间,最后把吊钱集中在一起烧掉。也有的将揭下来的吊钱儿直接包好了,并在里面夹裹一些零钱,然后放置在柜角、床下等不经常会碰到的地方,存放一年的时间,等到来年填仓,再用新揭下来的吊钱儿替换。 
    并且,在这一天要吃用新鲜鲫鱼熬的汤,配以米饭,取其鱼米满仓,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还要蒸一大锅的馒头,馒头内佐以豆沙、山楂等不同的馅料,外形则捏成刺猬、老鼠等可爱的造型,还要用绿豆、红豆给它们加上一双小眼睛,蒸好的馒头生动鲜灵,不亚于一件工艺品。 
    填仓,其实更多的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肚子是人的食府之仓,吃饱了,喝足了,力气足了,精神好了,心气儿也高了。过了“填仓”,出了正月,一切工作就要步入正轨,开始一年的辛勤劳作了,让我们打足精神,一起迎接丰收年吧。
夜深沉 2007-3-15 08:52:00

好贴!

长学问,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