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提高弧圈球技术2

lpsswgs 2012-10-15 11:31:00
<p><font face="Verdana">提高弧圈球技术2</font></p>
<p>从弧圈球的风格上来讲,目前主要分为欧洲派和亚洲派。欧洲选手拉弧圈球的时候,撞击的成分比较多,因此球在飞行的过程中速度快,力量大,弧线低;亚洲选手拉弧圈球的时候,摩擦的成分比较多,因此球在弹起后的过程中速度快,旋转强,弧线低。随着弧圈球技术的发展,目前各国选手都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因此并没有十分明显的风格区别,而是根据不同的球运用不同的技术。 <br/><br/>弧圈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并不难,但是要想拉好弧圈球必须要勤学苦练,才能是自己的技术有大幅度的提高。如何掌握基本的弧圈球技术呢?(以右手握拍选手为例) <br/><br/>一、技术动作分解 <br/><br/>1.准备动作: <br/><br/>拉球之前,站位一定要合理。一般来说,站位距球台边缘1.5米左右。左脚前,右脚后,两脚间距略比肩宽,右脚尖于左脚脚窝的位置平齐,以两脚前脚掌内侧着地。两腿弯曲,含胸,重心放低,身体与球台边缘的夹角大概为45度左右。 <br/><br/>2.拉球: <br/><br/>拉上旋球时,右肩略微下沉,同时横向转腰,右臂自然放松,靠横向转腰动作完成引拍的过程。此时,以右脚为轴,重心放到右腿上。然后,右腿蹬地,腰部横向回转,并带动右臂,注意此时右臂仍为放松状态。待腰转到基本与球台边缘平行的时候开始收缩前臂,击球。重心由右腿转移到两腿上,两肩持平。击球时,要找好击球时间。击球时间分为上升期和下降期,上升期是指来球即将达到最高点的时候,下降期是指来球从最高点刚刚下落的时候。一般来说,来球位于右腹部前方一尺多的距离时击球感觉最好,可以发出力。击球时,要注意摩擦球,主要向前发力。击球后要注意大臂、小臂立刻放松,还原。 <br/>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br/><br/><br/>关于击球部位,对于以拉打为主和摩擦为主是有区别的。 以拉打为主的选手,击球的部位一般为B点或B、C点之间。以摩擦为主的选手,击球部位一般为C点。 <br/>拉下旋球的动作要领与拉上旋球基本一致。只是拉下旋球时,右肩沉的更低一些,击球的部位一般为B点,且用力的方向向上多一些。 <br/><br/>3.步法 <br/><br/>拉球时,要根据来球的位置,时刻跑动来调节击球的最佳位置。跑动时要保证重心尽量平稳,身体不要乱晃。 <br/><br/>二、高吊弧圈与前冲弧圈 <br/><br/>高吊弧圈一般是针对拉下旋球而言的。高吊弧圈以旋转见长,但是弧线略高,速度较慢。高吊弧圈的击球部位一般为B点,甚至是A、B点之间,这要根据来球的旋转而定。拉高吊弧圈,右肩下沉的较低,用力方向向上的比较多,先要制造一个高过球网的弧线,然后用力方向向前,再制造一个向前的弧线。如果一味的向上硬拉,则球很容易出界。 <br/><br/>前冲弧圈速度快,力量大,但旋转稍逊。拉前冲弧圈,击球部位一般为C点或B、C点之间。右肩略微下沉,用力方向向前比较多。若来球的下旋旋转很强,则必须增加转腰的幅度和前臂收缩的速度,以增大对球的摩擦力。 <br/><br/>三、台内弧圈球技术 <br/><br/>台内弧圈球的技术难度比较大。首先要判断来球的位置和高度,根据来球的高度来决定引拍的高度。拉台内弧圈球,一般引拍的高度较高,往往与台面高度持平,甚至高于台面。击球部位一般为D点。由于摩擦球的部位很薄,因为对于下旋非常强的台内球,处理起来难度很大。而对于不太转的下旋球来说,台内弧圈球给对方造成的威胁还是很大的。拉台内弧圈球,要注意用力方向向上多一些,继而向前,要把弧线拉短。 <br/><br/>四、套胶与弧圈球 <br/><br/>进口套胶与国产套胶的性能不同,对于拉弧圈球的风格有一定的影响。 <br/>欧洲人拉球多为拉打,因为欧洲的套胶胶皮黏性差,海绵偏软,但弹性好。使用进口套胶,球在接触到拍子之后,海绵被挤压的程度较深,海绵被压缩的行程长,这样就削减了来球的大部分旋转和力量,因此采用拉打的手法可以很好的控制来球,加之欧洲人身高马大,爆发力非常好。这样的拉球威力不小。 <br/><br/>亚洲人拉球多摩擦,因为国产的套胶,如狂飙系列套胶,胶皮黏性强,海绵弹性非常实在,非常大。在球接触拍子的时候,胶皮给了来球很大的阻力,而海绵被压缩的程度也不大,这样就造成的脱板速度很快。因此只有多摩擦,以旋转克旋转才能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所以使用国产套胶对拉球的技术要求较高。 <br/><br/>随着乒乓器材的发展,国内已经生产出很多新产品,兼具了国产与进口的很多优点,对于众多的乒乓球爱好者来说,又多了很多的选择。 <br/><br/>五、拉球的常见问题 <br/>1. 重心后坐。 <br/>重心后坐,自然使腿部力量不能发挥出来,使手臂的走向多为向上,削减了拉球的速度、力量和旋转。 <br/>2. 手臂僵硬。 <br/>引手的过程中,肌肉僵硬,大大降低了控制球的能力,并锁住了力量。击球后肌肉僵硬,使力量不能全部发挥出来,并降低了还原速度。 <br/>3. 转腰不够。 <br/>只靠手臂拉球,速度、力量、旋转都有很大的损失。 <br/>4. 抬肘、抬肩。 <br/>使腿、腰、手不能协调一致,当力量从腿、腰传到手的时候,能量中断。 <br/>5.步法迟钝。 <br/>等球,使击球点太低,使全身的力量用不到球上。 </p>
<div class="details float-r">
<div class="value-block  ">
<div class="value-block-inner">
<div style="DISPLAY: none" class="value-tip">赞同</div>
<div class="value-num value-num-fixed">6</div></div></div><span style="LINE-HEIGHT: 26px; VERTICAL-ALIGN: baseline" class="v-split">|</span> <span style="LINE-HEIGHT: 26px; ZOOM: 1; VERTICAL-ALIGN: baseline" id="comment-link-97455516" class="comment-link">评论(2)</span> </div>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0条评论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