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一年的时光流逝---生胶菜鸟的乒乓球学习过程

bihai100123 2013-4-30 10:24:00
直接说过程。本人系体育迷,爱好各种体育项目,上班十年,足球、蓝球、健身从未间断,乒乓球小时候爱好,瞎打过一阵,没有经过系统训练,上班以后没有氛围,所以也就一直没有拾起的打算。
<p>过程:</p>
<p>1、07年九月,地区单位举行乒乓球赛,输的一塌糊涂,其时只会正手击打,不懂拉球,反手只会搓,不会打。从此上瘾,着迷,。</p>
<p>2.07年十月开始,每周去当地少年宫两次,和一帮儿童一起练习多球基本功,本人今年三十,不过学无止境,也不觉得有啥难看的,只是有些家长觉得好奇,本人坦然面对。</p>
<p>3.08年一月,觉得去少年宫太远,两小时车程。于是自己做了个多球架,每天和一个同样爱好的同事一起互相发多球,每天两到三小时。同时改练反手生胶,当地一高手建议:业余如果拉不出高质量反手弧圈不如反手改颗粒用来出其不意。</p>
<p>4.08年三月,已熟练常握正手拉高吊,拉一板后衔接一板击打;反手不好,只会搓,生胶必会的拨球和弹击既没有意识也没有命中率。</p>
<p>5、08年四月,强迫自己提高反手弹击和拨球,尽量少搓,能打能拨的尽量不搓,坚持多球练习,比赛时不在乎输赢,减少搓球,强迫自己多用反手</p>
<p>6、5月,已能在接发球后搓一板后,衔接一板反手弹击,因为生胶搓一板后对方回球一般都不转,那时弹击比较空易出机会,但仅限于中台弹击不转球,下旋和台内小球依然只会搓或强行侧身用正手。</p>
<p>7.6、7两月,正手掌握了前冲弧圈的一些基本技术,可以冲弱下旋,或不转,但向上力量多,向前力量少,意识到这个问题,但不正确的习惯动作一时半会无法改变。所谓的鞭打作用不明显。</p>
<p>8.8月,无意中可能用反手生胶挂起出台弱下旋,但也仅限于此,正手前冲发力问题仍无法改善。</p>
<p>9、9月,在生胶版看到有人介绍大维388C,于是将563-1换成大维388C配GP3薄海棉1.5,突然发现在正手突击弱下旋方面,388C的稳定性要强于563-1,此后一段时间一直在适应大维388C,慢慢能做到反手中台突击弱下或不转稳定,相比以前只能突击不转感到是一个进步,</p>
<p>10.10月有点走火入魔,过份依赖反手突击,甚至球到正手位时依然反向侧身用反手,很转的台内下旋也用反手突击,失误自然增多无法做到流转自如,正反手转换生涩,反手无法做到突击和搓球相结合。</p>
<p>11、11月慢慢意识到,不能强迫自己用反手或正手,应该根据来球的方向和旋转自然而然的合理利用正手拉打,反手搓、拨、弹,过份的依赖一种技术会使自己走向误区。同时慢慢改变自己正手前冲力量向上多向前少的缺点,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能冲出质量相对以前稍高的前冲,。</p>
<p>下一步目标,1.合理使用各项已经掌握的正反手基本技术,加强正手台内挑球练习和使用</p>
<p>2.每天一小时反手弧圈练习和正手生胶击打练习,以便于倒板,偶尔使用!</p>
<p>一点体会:1.多球练习必不可少,每周最好能做到两到三次,一般一月左右可以初步掌握一种技术,但是消化这种技术则需要很长时间,即合理的在最恰当的时候利用这种技术.</p>
<p>2、意识很重要,薄弱环节一定要强迫自己多用,多练,输赢只是过程不是目的</p>3、全面自然流畅是最终目的,不能过份依赖某一种技术.把自己掌握的每一种技术在恰当的时候自然而然的使用,才是最正确方向!!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0条评论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