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练球心得之横板组合训练

凤城乒乓 2010-12-21 06:51:00

    业余弧圈选手往往有这样的两个通病,一是正反4手结合不好,有些正手攻防俱佳,可对反手甚至会被直拍推死;还有些反手技术不错,可正手技术总是差强人意,往往吃不住别人压反手再变正手,很多直拍的加力推变直线意识很强,相当难缠。 二是拉冲结合不好,总是一味图凶,想一板拉死对手.
    一.正反手结合

    就我个人而说,我过去相当怕别人一板推/弹我直线,经常是一板下去我就该放高球了,这个假期,我是一直在努力练习两面结合,反复的多球练习反手~正手。要说单一个上手后连续拉吧,谁都有几手,可要是说正手/反手上手以后接着用反手/正手拉球的话就很困难了,我自我感觉,横拍无论如何练习都很难在近台有直拍那样的衔接速,度究其原因是直拍选手在正手进攻时,肱三头肌会在击球后的还原中起到相当大的作用,直拍选手在正手击球后,由于生理结构的优势,可以依靠肱三头肌的快速收缩加快还原速度,而横拍选手由于握拍后的生理结构不同,肱三头肌不能发挥多大作用,因此横拍在衔接上会显得比直板差。

要快速弥补正反手衔接不好的弱点,就必须根据不同情况来改正。一般的说,正手较好的可以强化回反手敲/推一板直线的意识,这一板要着重加强速度性,目的很明确:决不和对手在反手上进入相持,绝大多数人在面对正手快、急的直线球会下意识的回一板斜线,因为对这种有一定突然性的球,回直线要冒很大的风险,这就可以加以利用,形成对自身有利的正手相持;而对反手较好的横拍则比较麻烦,因为想要弥补这样的缺点只能加强正手一板变斜线的能力,这一板要求不是特别高,不要求你有较大的力量,但这一板角度一定要出来,只要你角度大了,就是你打不死对方,对方只要稍微有点头脑就会想着“调右压左”而回一板直线,而且因为你这一板角度大,这一板质量不会很高,再进入反手相持还是很容易的,这个寒假我就着重练了这个套路。因为我反手拉、冲上手比较占优势,只要能够先上手,对方对我还有威胁的只有一板加力推变直线了,我练习就是照着练意识的方法,让教练喂我的不定点多球,练习全台反手拉,只要有球变到我的正手,我就用“小拉”的动作将球猛一个反带到正手大角度,有时还用侧旋弧圈的动作加大角度,现在觉得这个办法是最适合我的,以前我一旦正手、反手连续拉起来以后收不住手,还老把身体斜过来在正手位用反手拉球,或者是强行侧身,失误太多了,现在这个缺点改正了许多,正反手结合至少到了我比较满意的程度。

    二.拉冲结合

    直板业余选手的反手挡球、特别是下意识的挡球往往能够左右十一分的战局:往往连续几板完美的暴冲对手却绝对出人意料的挡回来,不仅是比分上的,对你的心理打击绝对是要命的。所以,上手第一板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还是先拉高吊为好,相信大家也都有体会,加转弧圈球拉起下旋球如果弧线控制得当,杀伤力也不小,绝大多数直拍选手相比到反手位的前冲弧圈,更令他们头疼的还是旋转很强、运行较慢的加转弧圈球,因为这样的球前冲不强,他们推挡不容易借上力,再加上上旋很强,较容易出半高球。业余选手要想练成反手连续拉,必需有很好的高吊技术。大家看希腊高手格林卡虽然反手连续冲堪称一绝,但看他再总决赛时面对反拉反撕能力超强的波尔、庄志渊两人,用连续的反手高吊弧圈稳稳的放慢了节奏,可见反手加转在相持中的作用。
    到这里再说一说格林卡的反手技术,我初次见到格林卡的录象完全是被这样的反手技术惊呆了,经过长时间的琢磨练习,现在也算是有了一些感受。一般的反手拉球发力基本都是从下向上发力,而格林卡的反手发力却是从左往右横着抡的,一开始我练横向发力总是对不上点子,下网的极多,想着人家世界级选手肯定有人家的厉害地方,咱就不学了。可后来有一次我和一个人练球时发现,对手的快拨技术很特别,他快拨就是横向发力,轻轻的一抹,挡弧圈球时总是能把弧线控制的很短,而且有些向外拐,当时我就很受启发,后来就从这样的横向快拨发力开始练起,当初只是为了能够在相持中控制好弧圈球,可渐渐发现了横向快拨的好处,一开始还只是泄力挡弧圈控制的不错,后来发现可以随意的发力反拉,拉出的球弧线略有拐弯,直斜两条线控制的得心应手,比向上发力的拉球在对拉方面要好很多,但再起板下旋方面难度要大一些。

    无论是正反手结合,还是拉冲结合,关键是节奏的控制只有在节奏控制下注意练习组合技术,才能成为我们的必杀技.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24条评论

apperking手机认证 2010-12-21 09:36:00
感谢凤城乒乓兄的分享。我的体会是反手小臂四分之一圆从左肋起、右眼止是基本的发力框架。
红双喜96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tracy0531 2010-12-21 09:33:00
好帖子,有加精的潜质 [em1001]
主板:YasakaYE 7 Power+天弓三+729天翼;副板:银河金星V1 + 银河水星 + 729天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kwabc 2010-12-21 09:24:00

孔令辉教学片里反手也是横拨的方式,这样运动很符合身体结构。 

 

“一般的反手拉球发力基本都是从下向上发力” 个人以为这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健身娱乐,交结朋友! 底板:VIS 正手:NEO省狂3 39度 反手:铂金JO 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txp1224 2010-12-21 13:11:00
不错不错,赞一个!
交易过的朋友:hsy8660689、刘南奎、黄金贾、我真穷啊、 suodapeng、刘翔靠边站、a528021、ronggang、高航、体育爱好者、 jinn_007、yin8566、洗洗睡了、笛韵、荣哥、飘泊的梦、小杨乒乓、对冲基金、波波橙、小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angxudong 2010-12-21 12:47:00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s730712 2010-12-21 15:18:00
[em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iredphoenix 2010-12-21 18:43:00

看来反手“横”着拉(应该说横向或向后引拍,减少向上发力,更多地向前发力),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这样练。原来传统教学片上最常规的拍子向下本来就是迁就正手、反手发力不足的做法。

 

看看王励勤看看孔令辉,他们的反手控制、击打、防挡多于反拉,根本就算不上两面拉选手。看看波尔、格林卡(虽然这家伙小球不强、名次不高、年龄很大,但直到现在,绝大部分中国选手遇到他,很难4:0大比分赢他,连4:2都打得很艰难),那才是真得两面强攻。不是说反手控制战术就不好,——老瓦本质上属于控制型选手,佩尔森的超强攻击也干不过他,无数世界超一流选手都干不过他——但看如今的时代,在反手有时空发力的时候,有发力强拉的能力,这才算真的新一代的两面拉一流强手。

红鸟正蓝省反敏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天木 2010-12-21 16:27:00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我喜欢外表动人 弧线弯曲有致 握持弹性好 能清晰感觉到颤抖 摩擦有快感又咬得住 挺得住相持 经得起发力 且有点野 妖艳都行 总还能控制得住 允许多一些选择 不行就霸王硬上弓 红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iufuliang 2010-12-21 16:42:0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