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从球拍的厚度来谈单桧

mahous 2007-9-16 23:31:00

SP套胶在灌胶的时候居然被撑裂了,没办法,这五天,我又拿起了以前的CL

刚换CL.感觉其就像是玩具拍!这款斯迪卡风向标式的硬拍,让我感觉推挡毫无力量,攻球挑打于单桧相比差了2个档次.更不敢想OC和YE到我手里会是什么感觉.百般无聊开始拉弧圈,我配的是天极2,妈呀,弧圈球速度也不行,而且以前一直认为弧线低平的CL,拉的弧圈球咋这么搞,到时球很转,二速很快,什么CL,简直比OC还OC!

关于吃球:       没办法,就这样闭着眼拉,淌淌汗算了.但接下来的情况有点出乎意料,有几次很短很低很转且刚出台的下旋球胳膊一带就拉起来了.自从用个单桧以后已经很久没这样的感觉了.精神一振,开始发力(本人发力很好,力量很大,打到现在球没见过有人正手比我力量大)拉出的球上台后下降明显比单桧快,说明球更转,球转说明球在拍子停留的时间更长,总之一句话:就我的技术而言,CL比单桧吃球(实在没有勇气全盘否认单桧的'吃球深',怕大家拍死我).更要命的是没上台的球砸在后面的墙上反弹回来的距离明显平均比我用单桧远30--40公分.

关于技术的容错性:     记得以前大家对CL的认识:一只手感非常清晰的球拍,但要求你的技术动作非常规范.如果你的技术有一点的瑕疵,便会被其加倍的放大.总结一下就是:一只手感清晰但容错性差的硬拍.练了一会球决定打比赛.大家都知道,业余选手的步伐和专业队比不单单是慢,更重要的是步伐技术的不细腻.即步伐到位;引臂动作做出后,才发现并不是最佳击球位置.有2次我侧身,发现球向我的肋部奔了过来,来不及想,本能的拍子靠近身体,用腰一带,居然被我拉过去了,这要是单桧,我肯定做不到,还有一次,我劈长的球,紧接着侧身,才发现对方回过来的球较短,没办法,拍面一压,胳膊平着一拉,球就过去了,而且还很暴.看着对方拣球的背影,我自己都不好意思.感觉就像是一个作弊的学生.容错性啊容错性,这哪里还是CL.分明是YE.

球拍厚度的秘密:       玩了三天CL,那天在俱乐部和一个50岁左右的半老小子练球.那人以前是市队的,动作很规范,我问他用的是什么拍子,他走过来把拍子拿到我面前,"以前的729""那时的东西质量好"我抬举道,我俩决定换拍练练,一上手我就发现他的拍子出球特快特稳定.比CL强多了.他用的我的拍子拉,我两眼紧球的飞行路线,发现线路拉长了,球比刚开始时转了.两下过后,他走过来,准备对我说话,我突然张口而出:我的拍子比你的吃球,他最一张:对哦.接下来他告诉,他的这块729以前被他把拍子的表层弄坏了,他自己把最外面的一层打掉了,换了一块板."换了一块板?"我一惊,"你从哪买的那一块板?""就普通的三合板"他回答的很轻松."那胶水呢?"我更惊讶了."两块钱一小瓶的白乳胶"我从截面一看他的拍子,果然是的,整拍的厚度至少有八毫米.我忽然想的了那些高级的做球拍材料,什么阿尤斯啊,什么桧木啊,......以及那些弄的人云里雾的高科技.我不敢说他们都是瞎扯淡.但是那些厂家所宣传的卖点对一个好球拍的影响到底用多大---我深表怀疑.也许从纯理论的角度厂家能够拿出经的起大众评审的硬道理,但是我看着眼前那超过8毫米,表层为三合板,出球超快的球拍我也得出一个结论:厚度才是硬道理.

我到底想说什么:   写到这里我忽然发现自己说的全是废话,因为在网上早就流传着一个6毫米界限的定律:即6毫米以上的球拍是快攻拍,6毫米以下的是弧圈拍.如YE5.8 .CL6.3.广大无产阶级球友通过社会主义唯物论早就得出的结论,居然也让我这条小泥鳅折腾了半天.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但随之我的问题来了:看着自己手上那10毫米的单桧,它真的像传说的那样,撞击拍厚底劲足,摩擦时桧木的特殊性能用能保证其足够的持球时间吗?它能打破6毫米定律吗?它真的是一个快攻和弧圈兼顾的全能王吗?很遗憾,我不是权威,我的手感不能代表所有人,或许我的知识结构体系还谈不上完整,我也找不到证据.我更不想把单桧从神坛的位置上拉下来,所以希望有识之士来说说单桧适合弧圈的道理(适合撞击我相信大部分球友和我一样都体会到了).不要说飘渺虚无的手感;不要说单桧有什么样的历史,也不要说那些晕天黑地的理论.希望能本着社会主义唯物观从木材本身的结构特点,运用咱老百姓都能听的懂的语言,进行深层次的剖析.

个人感觉单桧的好处:     由于单桧脱板快,容错性差,大家练基本功的时候用单桧还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它对技术动作的要求非常苛刻.这样对步伐和基本动作都有帮助.另单桧的弧圈球要求你在脱板很快的情况下完成摩擦,对你的摆速,以及向前的意识提出了要求.(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这可能就是那些打单桧的运动员个个身手敏捷的原因).但如果以后有机会打比赛,我更相信CL.

注:一段时间以来用单桧苦苦而又找不到摩擦的感觉,始终没觉得它用传说中的那么好用.归根揭底的问题就是一个撞击和摩擦关系的问题,普通夹板厚的撞击好摩擦就必定差,薄的拉球转推挡侧肯定软,这里涉及到动能转换(物理三大定律)和形变率的问题,单桧到底凭着什么样特性能够掀翻这一定律,我找了很多资料,包括乒乓世界关于这一核心问题都是一笔带过,难以让人信服.故望高手解惑!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主战配置:Darker90(特厚)+克拉克SP 40 2.3 备用:Butterfly韩金

129条评论

kevinyu 2007-9-17 10:15:00

楼主很用心的写出自己的感受,绝非没有道理。但是要有实际器材数据搭配文章才能更详尽的一起探讨解答。我想知道的是:

首先楼主突然又拿起CL ,所用的胶皮是不是狂飙3?几度呢?

之前楼主用的单桧底板是吕林?sp胶皮搭配是几度?

其次摩擦的时候楼主是先打后磨?还是先磨后打?

这些具备之后相信这是个很值得大家一起交流的话题

QQ:295186416 欢迎单桧球友交流之!
kevinyu 2007-9-17 12:33:00
楼上说得在理!
QQ:295186416 欢迎单桧球友交流之!
kite 2007-9-17 11:01:00
我要说的是容错性和威胁大小是成反比的,所以你要自己决定要容错性还是要威胁。这世界上很难十全十美。
90在手 别无它求
peterhsu 2007-9-17 10:18:00
楼主的文章很有个人见地,我觉得很好。
http://uploadfile.pingpang.info/2008-1/2008129281586864.jpg 糹工 又又 喜喜 力口 ≡由 口阿
schnittke手机认证 2007-9-18 15:59:00

太奇妙了,楼主的经历与我有惊人的相似。自从放弃单桧重回甲板之路后,发觉自己的拉球比以前打中直时候上了一个档次,拉的球很轻松就上台了,虽然速度慢了,但是旋转很强。

闪光-8 2007-9-18 15:10:00
理论越来越强了!!值得学习的好贴!
kevinyu 2007-9-18 10:46:00

建议楼主在测试的时候两款球拍都使用相同的胶皮作比较更会体会得深。

Anyway, cl夹板的吃球是单桧比不上,这是任何使用过的选手都知道,浅显易见的实在不需要分析,但单桧的撞击推挡能弹死对手,夹板很难做到,既然单桧有此优异弹性, 相比之后认为单桧吃球咬球不佳又岂能强求, 熊掌与鱼岂可兼得?

用过darker 90的人基本都同意Darker 90是单桧里面很容易吃球咬球的单桧底板,但是搭配sp 40度对部分业余选手而言,打了一阵子有时会产生有点硬造成的咬球不易,这是进步成长过程的一种调整与反应,我也常有一些感觉的变化,可将胶皮更换调整稍软一点的再去试打体会,继续享受器材调整所造成的成长与能够克服一些因为技术成长造成对现有器材的不适应,相信这就是乐趣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8 11:56:33编辑过]
QQ:295186416 欢迎单桧球友交流之!
shijian 2007-9-18 11:26:00
高手之间的探讨!听来很爽。请问K兄,“撞击推挡能弹死对手”,我用吕林配SP39度,2.3,在发急长的奔球和不大转的侧上时,对手推过来或挑过来的球,我再推挡时,感觉借不上力,球总爱下网。是对手的球没劲儿,还是自身有何问题?
kevinyu 2007-9-18 11:53:00

如果你发的球对手吸得好,让回球没有力量的时候,自然借不上力容易挂网,推挡加力基本能借力最好,万一借不到力的话,自然对手的球速也不会很快了。咱们就得改变战术改用正手或加强反手弹击力量。

QQ:295186416 欢迎单桧球友交流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